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主要以问题的提出作为主要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将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促进小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学习 措施分析
引言:合作学习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基础,同时将提出的问题作为主要核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集中小学生注意力,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老师整体教学水平。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的分组
合作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就是科学分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有效合作的基础。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使用的分组方式有:一是运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教师要按照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促进组合起到优化的作用,这种分组方式存在较大的时效性。所以能让学生优势互补,让班级所有小组的学习资源都较为均衡,还能积极发挥学生在组内的作用,帮助学习困难生;二是将学生结合学习状况分为优良、中等以及学习困难等相关等级进行小组学习,这种方式在分层教学中经常用到。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序地分组
首先要明确规范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任务,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制定相应的合作要求,给与充分的时间,让小组之间的交流能实现有序开展。教师要对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给与明确,让学生知道只有小组成员的每个人任务完成了,才能算整个小组任务完成,也就是小组成员在正确个人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其他小伙伴共同完成任务,对自己小组的成员要有负责的态度,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语文课堂开展的小组合作形式能为学生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还能懂得如何欣赏他人的优点与特长,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实现优势互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将勇于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处理好,另外教师要积极地参与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题
对于问题而言,它不仅是小学生热爱学习活动的启动器,同时也是其动力源。学生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只有孩子获得言论自由的权利,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让其创造力有效发挥。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探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那么就会阻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不懂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语文课“学什么”的问题。如果学什么让学生自己定,就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也进一步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主要由于小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中的因素构设矛盾。教师要想对这现状进行改变,就应该对他们的大胆质疑和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培养,这样就能拓展学生思考。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紧扣文章的写法,从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出发。正常情况下课文应该对邱少云的内心活动给与描述,但是为什么课文里没有邱少云的内心活动,却写出作者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结合这一中心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小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让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教师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首先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行制定;其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默读形式,这样能促进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最后要培养小学生养成善于动笔、动脑的好习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笔画下感悟深的句子,还要对其进行简单的批注,或者理解得不透彻的地方也要做个记号,促进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有效合作
在新课改背景下,比较注重学生合作学习方式,对其提出比较强的针对性。由于在合作民主互动的氛围中学习,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就应该将以下工作做好:一是将小组的组织工作做好,这是创造合作学习的主要前提条件,小组成员在构成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成绩好与坏的搭配,同时还要分析其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等,组内各个成员要保证分工明确;二是要对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效结合,大多数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比较强,但是合作能力较为匮乏,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要教会学生善于倾听别的意见,同时怎样才能把别人的意见进行归纳,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等;三是教师要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作学习的积极开展和有效落实。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性,另外还要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开展,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语文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蓓娟.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小学课堂管理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王燕,方龙.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师的要求[J].中小学电教,2013(09):36-37.
[3]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7):29.
论文作者:王翊翔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方式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