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操作技能培养之浅见论文_方瑞兰

技工院校学生操作技能培养之浅见论文_方瑞兰

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 吉林 白山 134300

摘 要:操作技能的培养是技工院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方面,提高职校生操作技能是技工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通过对操作技能的概念,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过程和特点的分析,提出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操作技能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因此,教学必须遵循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特点并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遵循技能形成规律教学

1.知觉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认识所要学习的技能。感受技能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示范使学生了解某项工作任务(操作技能)的工艺步骤、技能要领以及关键事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某项工作任务(操作技能)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工作任务(操作技能)前了解操作的全过程,像操作要求、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量具,工作方式和方法等内容,同时,应了解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2.强化阶段。学习者应通过大量练习,加强关键点和难点的训练,让学生把技能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操作过程中心智技能也发挥了主力作用,增强了“肢体”的感知力,整个过程实现了协调联动。学生慢慢摆脱了对分解、局部技能的孤立片面认识,从而转化为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即项目总体技能。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完成技能整体链接。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就是正确引导学习者完成程序化的工作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以防止错误动作养成习惯,影响整个操作技能的形成。经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学生就会形成系统化动作,进而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增强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使动作品质不断提高,程度不断熟练。

3.定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分解、局部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高度熟练化。此阶段教师应当是学生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导师。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要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完善的操作技能。阶段训练中,训练任务要具有典型性、完整性,质量要求要高,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训练的多样性、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为整个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整个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整,一般可以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案来检验,这样会对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职业资格标准。首先,教师要吃透相关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对其中的应知应会要求要了如指掌,以便明确操作技能培养的目标导向。对目前还没有职业资格标准的职业,各级职业学校可因地制宜,自己制订有关标准,或请有关行业的专家与学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制订。标准明确后,在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教师可对一些技能的标准通过理论教学来进行渗透,教学中可能要牵涉到一系列概念、规则、公式、定理,要求学生运用长时记忆中的具体案例对现有问题进行诠释,并在具体的操作运用中来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对一些抽象的、细微的、不易观察的(如电子芯片、集成电路等)标准件做直观化、形象化的演绎。考核时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执行。通过学习与考核,不仅要使学习者对某一专业技能包含哪些步骤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而且要对操作步骤中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纠正。另外,教师所传授的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注意与具体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习者不仅有理论性的感知,还有实际性的感知。

2.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协调。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的协调互动配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愿望,也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并认真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各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不断进行个别指导。在操作技能的练习中也应注重训练效果的反馈,多次的练习与反馈能使学习者汲取练习的经验与教训,使每次练习都有收获。

3.重视校企合作。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使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为依据,制订培养方案、确立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加强技工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为经济社会提供有效服务,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技工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共建、共赢和共享,把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王俊英 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2]单美贤 马万全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03,(9)。

论文作者:方瑞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技工院校学生操作技能培养之浅见论文_方瑞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