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公租房户型设计方法初探论文_黄博洋

中铁房地产集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摘要:近年来我国为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规划建设大批量的公共租赁住房,在未来几年依然将发展公租房作为保障型住房的建设重点,保证数量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公共租赁住房的品质。同时基于越来越严重的大环境要求,住宅建筑也在积极引导选用绿色建材,稳妥推广装配式、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本文以大量的装配式公租房建设实践为依据,结合政策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合理设计分析公租房户型设计要点,系统的研究了设计方法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公租房设计;模数协调;模块化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为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成3600万套公租房的要求,在未来几年依然将发展公租房作为保障型住房的建设重点,数量逐年增长同时也必须保障公租房的住房品质。同时,我国的建筑能耗在全社会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出于节能与大环境方面的考虑,将大面积兴建的公租房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能耗,控制能源也是一个大趋势下的发展方向,自2010年起国家与各地区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与技术措施用以推广装配式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3〕1号文件第8条《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快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设计、集成、基地及示范试点建设的要求;北京市也相继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动及奖励政策,京建发〔2010〕141号《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京建发〔2012〕359号《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任务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32号《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中均针对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应的政策鼓励与兴建试点工程,为保障性住房奠定基础并提供相对成熟的技术支持。应用装配式技术手段建造的公租房具有积极的意义:大环境层面,当前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30%,迫于环境压力建筑业应发展新型环保住宅来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政策层面:政府是装配式公租房的建设主体,在建造过程中定位统一,通过标准化的建造方式将公租房进行相对统一的分类,为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奠定基础;成本层面:装配式公租房的建造有效的控制了成本,节约材料、节约人工、缩短工期。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发展背景,针对装配式公租房户型做法示例进行研究,在公租房设计方案初期将产业化思想融入,归纳出公租房户型的系列做法,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呈现优势的同时也将对此类项目的建设与推广奠定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1、公租房户型产业化设计原则

(1)装配式公租房设计原则

装配式公租房建设最合理的主体结构形式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公租房建筑空间功能性、灵活性、可变性前提下,保证结构设计合理,规整合理的布置剪力墙、核心筒及管井的位置。遵循产业化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公租房平面布置不宜采用不规则的布置形式,悬挑结构外延长度宜控制在1.5米范围内。

公租房的性质是政府为中低收入等住房困难者解决居住问题的住房,各地针对公租房出台的建设标准在套型面积上有严格的控制,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内,并按照“单居套型、小套型、中套型和大套型”四种类型核定标准化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分别对应30㎡、40㎡、50㎡和60㎡的套型建筑面积。通过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设计原则确定户型的开间、进深方向的尺度及固定模块所包含的厨房、卫生间、核心筒的尺寸,以上述原则为基础设计出不同套型标准模块。

产业化公租房是住宅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设计方法与商品房无异,布局紧凑、流线通常、洁污分区、食寝分离,但是由于套型面积的严格控制,更应增加针对小户型住宅特点的相关设计关注收纳空间,精细化设计,户型灵活及可变的可能性,多样化组合建筑空间,最大可能的适应全生命周期的要求,空间有限但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另外公租房应按照户型面积标准进行功能空间配置。

(2)装配式公租房设计手法

模数协调标准模数是公租房工业化生产与部品部件集成统一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模数协调可以有效减少预制构件、部品部件尺寸关系,优化组合形式同时达到设计、生产、施工、安装精确简单的配合,使土建、机电、内装等环节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同时应用模数化设计还能够使预埋的管线、点位、钢筋网之间形成合理的排布关系,避免产生交叉与碰撞。

公租房户型产业化设计中可应用模数数列控制平面尺寸,同时对建筑层高、叠合楼板、预制外墙和内墙也进行了限定,厨房与卫生间的内部空间做完完成面后的净尺寸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优先选用的尺寸、净面积及平面净尺寸应符合《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和《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可插入M/2(50mm)或M/5(20mm)。

套型设计

公租房户型产业化设计在确定面积指标与功能空间配置的前提下,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公租房户型与标准层平面由标准模块、可变模块、核心筒模块组成,以交通核(核心筒模块)为中心,科学有序拼装各功能模块(标准模块+可变模块)。从产业化及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公租房宜利用较大的结构空间来满足多个功能空间的联动,对差异性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功能空间与内装修处理来调和,从而实现产业化公租房户型标准化设计中兼顾个性化需求。

①标准模块:

产业化住宅户型设计之所以工业化程度高出一般住宅主要在于将户型规整后调整出部分开间、进深尺寸相同的功能空间,,模块外部宜装配式剪力墙构建起相同规格的外墙承重结构,模块内部采用轻质隔墙体系划分。

②可变模块:

可变模块是产业化公租房中标准模块与核心筒模块的补充空间,尺寸相对灵活,是个性化定制部分的体现,也便于建筑整体形态多样化组合,标准模块与可变模块共同构成公租房户型。

③核心筒模块:

目前阶段所涉及的公租房项目核心筒部分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了楼梯、电梯、走廊、公共管井功能空间。

④厨房、卫生间标准化设计:

厨房、卫生间是公租房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进行标准化设计的空间,遵循模数化规则,选用适宜尺寸,模数协调设计厨卫室内完成面的尺寸,满足功能要求与工业化生产形成厨卫模块,同时厨房油烟直排,应用放到管措施。厨卫模块也是内装工业化重点实施部位,室内净尺寸控制应考虑橱柜与面砖的实际尺寸便于施工,采用3M模数比较合适。

⑤产业化公租房平面多样化组合:

产业化设计从始至终贯穿标准化与模块化思路,有部分甲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建筑形态,通过我院项目实践发现,标准模块内部空间布置与可变模块均可进行调整,结合核心筒模块变化,能够呈现多种形态的建筑平面组合形式与套型,用以满足不同的规划条件。同时可以辅以不同的立面处理手法,均可达到多变的效果。

2、公租房户型产业化设计示例——金地门头沟公租房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MC00-0017-6021、6022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41050.28㎡,地块北临门城泰安路,西至上辛路,南至门城美安路,东临砂石坑西侧路。其中6021地块为居住用地,用地面积为 35970.84㎡;其中公租房建筑面积15000㎡(含配套),总套数共计285套。

图2-1金地门头沟公租房项目总平面图

(2)金地公租房项目产业化设计

①楼栋标准化设计

本项目在方案设计初期做了大量楼栋与户型的优化工作,减少墙体凹凸,合理控制了体形系数,同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构主体采用采用灵活性大开间、大进深布局,使套内没有承重墙体,提高套内空间的使用率与舒适度。套型模块与交通核模块组合为单元,结构布局清晰,本公租房将管井集中设置于走廊和交通核内便于管理且不用入户维修。

②套型标准化设计

本公租房套型面积设计范围为40㎡、50㎡、60㎡三个面积范围,内部采用可实现空间灵活分隔的轻质隔墙,满足不同居住者对空间的需求,方案设计阶段调研后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对居住功能的配置需求和面积空间的使用率入手,实现功能集约化,实现六大功能系统:交流性空间LD(起居室、餐厅空间一体化)、综合性门厅、可变多用型居室、家务性厨房(洁污分离)、分离性卫浴系统(干湿分离)、集合收纳空间。

套型设计采用前文所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套内空间划分为标准模块与可变模块,将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玄关等多个功能空间进行分析,并结合功能配置要求,将厨卫功能限定为标准模块,整栋建筑厨卫均采用同一模块标准,为产业化生产提供条件,厨房净尺寸2400×1500mm,卫生间净尺寸1800×1500mm。

A套型方案 B套型方案

(3)机电管线

本项目公租房设计中建筑专业对精装修与机电设备管线进行综合设计,保证套内空间水、暖、电、空调等合理布置,结合套内家具与洁具布置机电管线与点位,避免定位之间碰撞错漏。产业化设计中机电管线与点位均为提前预留,保证预制构件提资准确,协同设计保证施工速度。

C套型机电设计方案

(1)一体化装修

本项目采用装配式装修,由轻质隔墙装配体系、与结构分离的管线及其集成体系、干法地暖装配体系组成。装修部品部件按照人体工学原理进行设计,符合住宅模数协调原则,力求标准化、模块化,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厨房所有柜体在工厂内一次切割成型,成套配备设施设备,并按照居住功能空间需求动线轨迹设置收纳空间。

(2)全生命周期户型优化

本文所指的住宅全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居住者的家庭生命周期反映出来的,即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产生变化要求我们现阶段的住宅设计也要根据这种动态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适应形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居住者对居住空间的基本需求也是逐渐变化的。本项目公租房由于其属性特殊,全生命周期更应再次强调,大空间的设计原则剪力墙包围在套型模块外围,套内空间均由轻质隔墙系统分隔解决,便于后期改造。

3、结论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筑工业化生产的建造方式升级也成为转型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在我国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经过对金地公租房的设计论证总结,研究提出产业化公租房住宅套型模块化,整体厨房卫生间标准化,结构构件标准化,储纳空间部品部件模块化和公共交通空间标准化的设计系统,有助于公租房这一产品类型突破传统设计模式,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产品升级,也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通用模块设计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论文作者:黄博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公租房户型设计方法初探论文_黄博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