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曙辉

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曙辉

上海宝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将其运用到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可以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修复技术的基本含义,接着阐述了修复技术的种类,如对于植物分解吸收的分析;对于植物挥发的分析。最后阐释了关于植物修复技术的运用,如去除重金属;去除有机污染物;修复工程建设的分析等,希望以此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修复技术;水体污染治理;应用

引言

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性条件,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这些年来,中国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再者,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造成水量用水加大,而工厂污水排放量上涨。长此以往,中国很多的河流与湖泊均遭到了污染,且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无法达到良好的水源水质指标,在如此情况下,将会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且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这样的情形,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到进行水体污染治理和修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而,下面就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索。

1关于植物修复技术的分析

一般来说,需要了解与认识到植物修复技术的含义,才可以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运用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而植物修复技术从表层意思来理解,就是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于一部分植物的特征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之上,采用这部分植物所具备的独特功能,对水体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解以及吸收,进而使其能够达到水体保护的有效目的。而比较新型的水体修复技术和以往的水体修复技术,例如分离方式、稀释方式、淋洗方式等相比较,其治理成本费用比较低。并且,其非常适应环境美学,具有追寻治理流程本质等优势。这一概念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之后,由于多种优势而获得了广泛运用。其成本较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美国、西欧等多个国家都得到了普遍关注。也有不少国家开展了针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获取了不少研究成果。后来,亚洲国家也对其引起了重视,我国也开始引用这一技术,改善河流湖泊水质,并提高饮用水质量。

2关于修复技术的种类

这些年来,由于中国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植物修复技术是时代发展下诞生的产物,是一种非常新型的技术,所以植物修复技术的使用范畴甚广,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便捷使用和植物修复技术新颖的优势,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因而,以下就针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种类进行简要的阐述。

2.1对于植物分解吸收的分析

一般而言,植物均是在大自然中成长的,因为遭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影响,一些时候为了可以充分适应所在环境,就会适当的调整自己发展的情况而具备一些特殊性能。如此一来,植物对于那些可能有害的物质,就能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以及消除力,如此,植物就能采用食物链间作物互相作用的关系,在被污染的水体中吸收污染物。接着,经过植物本身的作用来分解相应的污染物,或者是把污染物物质分解为无毒物质将其传递到水体里面,这样,就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并且也不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一般,人们把此种植物修复技术叫做植物分解吸收。针对部分植物,其具备非常发达的根部,植物有时候为了可以找到非常优质的生存环境就会将自身的根系延伸,这部分植物采用自己的发达根系帮助人们把水体之中的污染物划分成很多的小分子产物,或者将其有毒性能进行彻底清除。

2.2对于植物挥发的分析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具备一定的光合性作用,绿色植物运用光对自身成长的需求进行实时调节。而植物采用自身性能将水体之中的污染物吸收以后,可采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这部分污染物排进大气当中。当然,还能把原本不容易挥发的污染物转变为容易和空气相融合的气体,如此,就可以治理好水体中的污染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可以制造出水体植物的必备物质,不但节省成本,还可以治理好水污染问题。

3关于植物修复技术的运用分析

3.1对于去除重金属的分析

通常而言,水生植物对于锌、铬、镍、铜等重金属,具备一定的积累与吸收的能力。而浮水以及沉水植物可以吸收较多的重金属,所以比较适合运用在污染地区比较轻的区域,将其当成是重金属吸收的载体。与此同时,能够监督与检测水体的重金属的含量。尖叶皇冠以及剑兰德国,对于镉体现出很强的耐性。伴随着镉的浓度上涨,那么植物就不能正常成长,而植物的干物重就会有所缩减。镉对于植物油很高的毒性,而浓度很高的镉就会阻碍到植物的成长,从而直接影响到植物对于镉的累积量。剑兰是比较有潜力的、可采用在镉污染水体修复中的耐性植物,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水生植物根系的重金属含量比起其茎叶部分要高很多。可是在极少数植物里面,茎与叶的重金属含量和根系差不多,且可能更高。其原因在于其吸收的方式不一样。例如苦草,其均埋是在水里面的。而叶、茎以及根系均可以将重金属吸收,因此,自身所含的重金属分布均衡。而陆地植物具备比较发达的根系,把植物种苗使用在水体里面,对于重金属消除非常有效果。

3.2对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PAHs是一种有机毒性物质,在紫萍和水葫芦、满江红和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里面,都会遭受到萘的损害,而损害性会伴随着萘的浓度的上涨而增大。而在这部分水生植物里面,水葫芦所遭受到的危害性是比较轻的,因此,可以起到净化污染的作用。浮萍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可以使用来检查萘对于水生植物的毒性。还有,水生植物可以使用来清除酞酸酯等激素,以及火箭发动机燃料根基的有毒物质。而水生植物浮萍在8d以内,将百分之80的酚代谢为较小的毒性产物。COD的消除率根据对照组的百分之50到百分之60,提高到百分之70到百分之80。而铝与铜等等金属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浮萍对于COD的消除有效性。

3.3对于修复工程的建设分析

由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种水利水电工程构建不再仅仅是思考到投资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问题,还需要思考到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的效益。因为工程建设经常让原来的植被遭到严重的损害,从而造成雨水的侵蚀增加,容易构成坍塌和滑坡等安全问题。所以,需要尽可能将生态环境恢复,增强水土保持力度,避免发生坍塌等安全问题,这就变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植物修复技术就是在建设过程中运用有关生态植物,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混淆配置以后,对于挖掘所构成的边坡恢复其植被的技术运用方案。其包含了保水加固土质、景观绿化、预防坍塌等环保的基础内容。

结语

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对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植物是自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植物能够帮助人们消除污染物质。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采用了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水体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运用的一种绿色技术,采用本身所具备的性能可以帮助人们将有害物质对水体污染进行去除。如此一来,才能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塑造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晓丽,何云芳.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浙江林业科技,2007,06:61-65.

[2]胡晓东,阮晓红,宫莹.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4,01:48-50.

[3]张建梅.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06:55-57+67.

[4]李坤陶.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03:95-98.

论文作者:罗曙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罗曙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