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论文_宫本波

中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论文_宫本波

牟平区委党校 山东 烟台 2641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最新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到现在,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多年里,素质教育在我国从无到有,从讨论到实践,从局部试验到全面推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已经为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30年之后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样呢?

请听一位高中生的自述:中考成绩出来了,我考上一中了。可高兴没几天,来自社会家庭的舆论,我们就被笼罩在高考的氛围中,于是开始了补习高一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征途。开学了,各种制度管理和宣传教育,使我们不得不逐步把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天真烂漫放弃,不得不把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抛开,从而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音体美课、社会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文娱活动等,在高一高二还象征性地开展,但是也常常被挤占。于是学生这样说:“我们虽然不是铁窗内的囚犯,但是学校高墙内的学囚。”这样的学习生活,叫我们不努力都不行,叫我们不疲惫更难做到。笔者也曾经走访过一些学生,问:“像现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你们感觉辛苦吗?”有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辛苦。但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要考大学。”学校之间要看考几个清华北大,要看一本上线多少人,于是学校就会加班加点撵课,家长要求学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补课。难道这样的教学和管理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吗?能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吗?这样的教学和管理,正如一个特制的模具,老师把所有学生塞进同一个型号的模具,拼命抹去他们的棱角,并希望把他们个个做成标准件。这种现象不要说是素质教育,根本就是一种缺失的残酷教育。

笔者对所在地区大部分中学进行了解得知,中学毕业班年级的应试教育情况尤为严重。具体表现在:

一、片面强调智育而轻视德体美劳

中学教育不是以激发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占75%),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占85%)。而学校考核教师的标准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占80%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高考科目,轻视非高考科目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教学中,重高考科目学习、轻非高考科目的学习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学校高三根本不开设音体美课,只开设高考科目。

三、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调查显示,认为现在学生最欠缺的是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占87%,认为现在中小学教育更注重知识学习的家长占82%。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上课从来不主动问问题(占50%以上)。

四、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初中每天8-9节课,高中住宿达到11—12节课.

五、学生体质下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学生肺活量呈继续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耐力等水平进一步下降,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仍有上升趋势。

造成素质教育推进难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教育内部。当地许多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也不过如此,增加课外社团活动、课外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基地等。在时间上往往集中体现在学校开设的几种“节”上,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发明节等。说白了,主科搞素质教育,影响了教学成绩怎么办?于是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分成两堆。学校生活中素质教育常态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少。要改变现状,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教育体制变革,改变一考定终身、只看主科成绩的模式。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我们在论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时,往往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整个社会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三十年来大家持续议论的是财政拨款与经费保障问题,而国家层面的制度与体质改革直接影响教育的远不止于此。目前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包括干部选拔与用人制度。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手基本上是从乡镇书记、镇长提拔上来的,他们不熟悉教育领域,没有经验,或者说根本不懂教育。这种现象不加以改观,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近两年又出现一些单位非“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要的苛刻招聘条件,都是引导学生高考拼名校的更深原因,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直击家长心愿的大力宣传下,本不该有强竞争的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被驱入了应试教育的马拉松赛中。

随着社会总体水平的发展,国民受教育文化程度的提升,个人文化价值的取向与实现发展渠道的多元化,教育可选择性的增强及结构的弹性度、灵活性增加,人们通过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存质量提升的不同路径也会增多,从长远来看会减弱应试教育的内在推力,拓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能空间。无论现状如何让人难以乐观,可以期待的是,中央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和决策并不动摇,作为强大的行政推力依然存在。

论文作者:宫本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中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论文_宫本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