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课程的异构性探讨语文教学的特点--以“石楼”为例_同课异构论文

用同一课程的异构性探讨语文教学的特点--以“石楼”为例_同课异构论文

利用同课异构,探求语文教学特色——以《搭石》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语文教学论文,特色论文,异构论文,搭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课异构”指的是对同一个课题,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不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内容采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进行教学,大家在比较中提高,是扬长避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带着这种指导思想,为了让老师们跟上新课改的要求,用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和青年教师黄桃芳带头在教研中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我们分别执教了同一课题——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20课《搭石》。我们对《搭石》一课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展示、交流反思及共同评课,让听课的教师在探讨交流中共同诠释新课改精神,促进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课同人异,构出不同的思路,上出不同的精彩。下面笔者结合《搭石》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课题,异中求同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课堂生动有趣,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同课异构上《搭石》这课时,笔者在开始上课时,播放轻松、明快的《田园交响曲》,为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带领学生来到了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一条无名小溪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观察欣赏,形状各异的石头正在潺潺的流水中躺着(教师伴随着音乐用简笔画画出小溪、石头及潺潺的流水……)。这种以形象导入课堂、以画面激情引趣的方法往往能够引起学生莫大的学习兴趣。而黄桃芳老师先将家乡美的课件一一展示给同学们欣赏,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家乡——百色是红色的土地,不但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初识美。这时,停止课件放映,引出刘章爷爷的家乡也有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风景。由此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使学生兴致高涨、聚精会神。这样,同一篇课文,利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收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异中求同,都能使师生在互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渴望,从而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二、挖掘情感因素,同中求异

从本质上讲,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注意到了教材的情感因素,那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敏锐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与文本、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境界呢?笔者和黄桃芳老师在进行“同课异构”《搭石》这课中,对课文结束的处理不谋而合,都选择了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处理也很独特。

笔者设计为伴着《爱的奉献》的乐曲,师生共同走搭石离开课堂,并合唱歌曲,再一次回味刘章家乡那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更给人以“曲已尽,意未终”的感觉;黄桃芳老师则设计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出示收集到的生活中感人的图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使学生动情,再配上《爱的奉献》一一展示出来,用恢弘、豪迈有力的歌唱来表达作者的豪情,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深切体会《搭石》的思想感情。最后,师生一同在高歌《爱的奉献》中结束新课。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沉入语言深处,在语言、图片、歌声中经历着“搭石人”的生活经历,涌出“搭石人”的热情,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体验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真可谓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挖掘课文情感因素,同中求异,都匠心独运。

三、课文朗读,异彩纷呈

叶圣陶先生有一经典名句,“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自主学习,就可实现叶老的这一语文教学理想,其意义重大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法,“自主”是老大,是基础,我们常说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搭石》这课时,黄桃芳老师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层层解读文本,感悟词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以朗读为主要手段,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如“走搭石”一段,教师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朗读,“每当上工、下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搭石》一文极富感情,更不宜分段训练,层层分析,那样反而会搞得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来整体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提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自然地贯穿课堂始终。在朗读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醒学生读书一要动手,“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词句”;二要动脑,“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一教学中的朗读不是一味追求朗“读”,有的时候是要求“静静地默读”。同样是朗读,在同课异构中异彩纷呈。

四、扩展思维,各有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和谐发展。基于这些理念考虑,在教学《搭石》一课时,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恰巧契合了新课程的理念,也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使之完美结合。要处理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层层整合依托文本,利用多种形式读出“协调有序”、“清波漾漾”,拓展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身在课堂却神思飞扬,把文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美说一说,通过自己的描述再次真切地感受“搭石”的美。在上到文中的“伏”字时,黄老师直接在黑板上写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体变化过程,让学生知道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讲清了字形,而且讲述了这个字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先民造字的文化、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渗透到了学生心里,从而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对“伏”字的动作表演,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是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情感。一个“伏”字,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从这个字能聆听到民族文化的心跳,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芳香。

五、同课异构,构出不同的感想

1.“同课异构”就像一艘巨大的航母,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引领笔者和全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同课异构”更像一根无形的情感红线,贯穿起教师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2.同课异构不但有利于激发教师创造,还有利于诱导教师反思。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让多维的角度、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通过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反思,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树立了课堂教学的精品化意识,突显出语文教学特色。

3.同课异构有利于关注学生发展。不同的学生在思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在同课异构中因材施教,不断探究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同课异构”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一个平台。“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与教师的比较,不断探求课堂特色,从多维的角度,呈现迥异的风格,使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从而促进整个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们要有毅力去创新,“同课异构”教学才会更加有特色。

原标题:利用同课异构,探求语文教学特色

标签:;  ;  

用同一课程的异构性探讨语文教学的特点--以“石楼”为例_同课异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