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_许伦勇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_许伦勇

四川省安县林业局高川乡林业站 622657

【摘 要】林下经济产业与传统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协调经济发展与森林保护的有效模式。它是一种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林业发展路径,我国应该针对目前存在于林下产业经济发展中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支持并鼓励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文章总结了目前存在于林下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林下产业经济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经济产业,这种新型经济产业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维护,最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林下经济产业的实行可以使林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对林地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进而促进林下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林下产业经济正朝着产业化与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县高川乡位于县城西北边缘70公里处,东与安县茶坪乡相接,南与晓坝、睢水镇相连,西北与绵竹清平乡、茂县土门接壤,北靠北川县坝底乡、禹里乡、擂鼓镇相邻。境内地跨东京104°14′18″—104°5′47″,北纬31°33′41″—31°44′11″,幅圆面积175平方公里,乡境内地形复杂,高低起伏变化明显,最高海拔3047.3米,属中山区,地势险峻、坡陡谷深,境内主要有上、下横梁子、大小光包、中顶山、天台山等主要山嵴。高川乡属亚热带湿润寒冷气候区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湿度大,冬干春早,夏季潮湿,多洪涝灾害,境内年均气温13.7℃,相对湿度79%,无霜期210天,日照900小时,年降雨量1371.1毫米。境内主要有山地黄壤、山地棕黄壤、山地棕壤、砂壤等,土层深厚肥沃,适应多种林木生长。植被属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天然林主要有青杠、刺秋、酸枣、香樟、栋类等,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柳杉、桤木、千丈、桦木等,经济林木品种繁多,主要有杜仲、黄柏、厚卜、辛夷、五倍子、银杏、桃、梨、核桃、板栗等,竹类主要有斑竹、楠竹、白夹竹、水竹、刺竹、茂凤竹、金竹、木竹、箭竹等。

全乡辖区有7个村、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93人,其中农业人口5966人,占总人口的93%,非农业人口227人,占总人口的7%,农村劳动力3656人,占农业人口的61%。200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073万元,人均纯收入3620元,全乡拥有林业用地(含国有林6万亩)25万余亩,占幅员面积的26.25万亩的95%,交通、水源方便,通讯发达。

1林下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林业经济相比,现阶段的林下经济产业已经将我国林业经济的产业链腊肠了很多,同时农民的经济收益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纵观目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问题存在。

野生资源减少,保护力度不够

规模小,发展意识差

基础设施差

1.1政策缺乏,资金不足

因为现阶段很多城市并没有对专门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制定,因此多数农户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其中,这对于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顺利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带头效应缺乏,产业化发展很难实现

现阶段林下经济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很难使产业化与集约化的发展态势得到实现,主要依靠龙头产业的带动,因此,其产业化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只有多家龙头企业一同带动,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下产业经济发展的实现。

1.3组织指导缺乏,持续健康发展很难实现

现阶段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不能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因此很难结合市场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调整。加上林下经济产品目前并没有合理的渠道进行销售,所以农户的利益很难得到保证,这样一来林下经济产业的靠持续发展也必然会面对诸多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策略

2.1针对林下经济产业展开合理规划与统筹

在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该对森林、土地、滩涂的利用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与林下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起资产评估制度,通过这些法律与制度的完善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前提下,将林下降级资产使用权作为一项经济性权利进行集成与流转,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与收益,对林下经济产业经营者的投资与开发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

高川乡林下发展的产业较多,可以概括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大类。林下种植产业主要有黄连、重楼、魔芋、蕨菜等品种;林下养殖主要有以土鸡和野鸡为主的家禽养殖。适宜林业的主要种植模式有:一是“林农种养”产业模式。林农种养产业模式包括林禽、林药、林菜、、林畜、林菌、林蜂等模式;二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模式。由龙头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种苗、出饲料及其他投入品、包产品回收,参与的农户出土地、出劳力,共同完成生产,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或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出资金,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营销产品,大家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要加我县快林下产业发展进程,一是优势产业基地合理布局。采取政府引导、业主(企业和协会)开发、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推行林下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围绕林下产品开发,重点抓好药材、蔬菜和畜牧业等农业板块基地规模化,推行荒山荒坡依法流转开发;二是主要产品黄连、重楼、土鸡品牌的开发。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四是招商引资,加大在基础设施的投入。

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规范开发与投资的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在林下经济产业基础设施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也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我们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对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开发与建设以及种苗的开发与推广上,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力度对国家相关补助与补贴标准进行规范。

2.3加强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

目前林下经济产业是我国科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林下产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林业经济的新增长,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国家的政策支持对其存在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针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对资源利用、税收等相关政策进行统一,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序的推动。

2.4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保障机制进行建立

2.4.1将林业改革作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目前林改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在林改背景下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应该适应政策变革的趋势,对政策支持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而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大量的林改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林业权属进行明确,进一步推进林下资产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社会主体可以利用承包、转让等方式对林下资产进行合理流转,还可以对恋爱经济资产流转市场进行创建,对林下经济资产相关评估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

2.4.2对非公有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行推动

国家应该充分支持社会主体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中的职工参与到林下经济产业开发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药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合法地位进行明确,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落实,进而更好的为各种所有制下的林下经济产业经营创造和谐的竞争环境。

2.4.3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建立起一套与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建设相适应的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增强林下经济产业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林农进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这方面相关的内容非常多,例如更新林下经济产业林业资源相关政策、允许农民尽快享受林下经济产业中的利益等,对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的对林下经济产业的稳定发展进行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产业自身存在潜力大、投入少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对于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各地区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在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通过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黄启忠,朱建军,何大乾. 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上海农业学报,2008,(3):21-24.

[2]严文高,张俊飚,李鹏. 基于泰尔指数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全国24省(市)食用菌产业面板数据为例[J]. 林业经济,2013,(3):75-79.

[3]伍荣善,覃德文,杨钦潮,聂珍臻. 广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J]. 绿色科技,2014,(9):51-54.

[4]韩杏容,黄易,夏自谦. 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贵州省桐梓县为例[J]. 林业经济,2011,(4):85-90.

论文作者:许伦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_许伦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