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剂量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论文_翟红莉

探讨不同剂量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论文_翟红莉

翟红莉

(山西省中医院妇产科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40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全部裸鼠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4组,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实验3组每组均10例裸鼠。实验1、2、3组裸鼠所注射的醋酸丙氨瑞林剂量分别为20μg/kg、40μg/kg、80μg/kg。定期对4组裸鼠的肿瘤大小进行测量,并且观察裸鼠的全身情况;经注射醋酸丙氨瑞林治疗一个月后,将瘤体从裸鼠的体内取出,并且进行质量称量,然后计算出每组的抑瘤率。结果:实验3组的抑瘤率>实验2组的抑瘤率大于实验1组的抑瘤率,并且组间比较差异P<0.05;除此之外,实验1、2、3组裸鼠的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裸鼠的,并且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都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和醋酸丙氨瑞林的剂量呈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和livin蛋白相关。

【关键词】 醋酸丙氨瑞林;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59-02

目前,临床上关于醋酸丙氨瑞林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较少[1]。因此,笔者通过建立人子宫内膜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对肿瘤的生长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详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40只裸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裸鼠移植8*10个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将全部裸鼠分成4组,对照组、实验1、2、3组每组各10例裸鼠。对照组、实验1、2、3组每组各10例裸鼠实验前瘤体大小在0.33厘米至0.49厘米之间,周龄在28天至42天范围内,可见,4组裸鼠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10例裸鼠,未注射醋酸丙氨瑞林;实验1组中的10例裸鼠,注射20μg/kg的醋酸丙氨瑞林;实验2组中的10例裸鼠注射40μg/kg的醋酸丙氨瑞林;实验3组中的10例裸鼠注射80μg/kg的醋酸丙氨瑞林;实验1、2、3组均每日注射一次醋酸丙氨瑞林,并且将对照组和实验1、2、3组裸鼠作标记,置于层流柜中进行分笼饲养,饲养湿度在40%至60%范围之间,饲养温度在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2]。在使用醋酸丙氨瑞林注射治疗期间,定期对4组裸鼠的肿瘤大小进行测量,并且观察裸鼠的全身情况;经注射醋酸丙氨瑞林治疗一个月后,将瘤体从裸鼠的体内取出,并且进行质量称量,然后计算出每组的抑瘤率[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4组裸鼠在治疗期间的状态、瘤体变化,并且计算出4组裸鼠的抑瘤率以及Livin蛋白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资料以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以t检验,均取平均值,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 4组裸鼠在治疗期间的瘤体变化以及状态变化分析

4组裸鼠在接种人子宫内膜癌细胞3天后,形成椭圆形或者圆形瘤体,并且瘤体局部出现发红肿胀现象,瘤体大小在0.3厘米至0.49厘米之间。在肿瘤形成早期,4组裸鼠的生活、饮食以及精神都无明显改变;但是随着瘤体的不断增大,4组裸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活、饮食以及精神变化。在本次试验完成时,4组裸鼠无1例死亡。

2.2 4组裸鼠的瘤体变化以及抑瘤率分析

经一个月后,对照组10例裸鼠体内的瘤体平均体积为(1866±138)mm3,实验1、2、3组中10例裸鼠体内的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1612±141)mm3、(1403±112)mm3、(1086±143)mm3,由此可见,实验3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实验2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实验1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对照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并且组间差异P<0.05。根据每组裸鼠实验前后的瘤体大小,计算出4组的抑瘤率,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实验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16.89%、26.64%以及46.86%。由此可见,实验3组的抑瘤率>实验 2组的抑瘤率>实验1组的抑瘤率>对照组的抑瘤率,并且组间差异P<0.05。

2.3 4组裸鼠治疗后的Liv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

对照组10例裸鼠的平均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为(138.1±4.3),实验1组10例裸鼠的平均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为(160.6±4.2),实验2组10例裸鼠的平均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为(173.3±3.878),实验3组10例裸鼠的平均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为(196.3±4.6),实验1、2、3组裸鼠的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裸鼠的,并且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癌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近些年,有国内外学者经研究发现,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式,展开本次研究,研究不同剂量的醋酸丙氨瑞林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瘤率和醋酸丙氨瑞林剂量呈依赖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肿瘤的作用机制,笔者还检测了各组裸鼠体内的Livin蛋白表达情况,经检测数据发现,实验1、2、3组裸鼠的livin蛋白表达灰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裸鼠。由此可见,Livin蛋白表达会随着醋酸丙氨瑞林的增大而发生明显下调。当Livin蛋白表达下调明显时,会引起宫内膜癌HEC-1B细胞发生凋亡。

综上所述,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生长起到一起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和醋酸丙氨瑞林的剂量呈依赖关系,这一点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赵卉.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hTERT表达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08):953-954.

[2]王亚荣,张杏林,张三元.碳纳米管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Smurf2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25-28.

[3]席小英,张三元.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以及端粒保护蛋白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07):1152-1156.

[4]王美婷,张三元,张杏林.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对DEDD表达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03):277-280.

论文作者:翟红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探讨不同剂量醋酸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论文_翟红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