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论文_许雪美

浅析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论文_许雪美

【摘 要】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使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在我国现阶段中,政府部门除了从各个环保阶层出发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工作之外还加强对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培养,通过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提高我国的节能环保水平。然而,现阶段的公众在节能环保方面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对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认识不足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缺乏环保性,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环保意识的概念及与环保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当下公众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终对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及行为。

【关键词】公众;环保意识;环保行为

引言

在整个环保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除了通过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环保机制来提升环保水平之外还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到环保建设中来,公众在环保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高低对整个环保工作的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大部分公众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一、环保意识的概念及与环保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环保意识的概念

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贯彻落实推动了环保意识逐渐渗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公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环保意识的字面含义,但是对其详细的概念并没有正确的认知,笔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环保意识主要是人们在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就各种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这种心理活动来驱使各种环保行为的产生,从专业角度来讲,环保意识又包含环保认知、环保行为倾向以及环保体验三个部分,对环保行为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驱动环保意识的产生。在环保意识的驱动下,人们在进行环保工作的开展时才更加自觉,能够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某种环保行为,使自身的整个环保行为更具目的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环保意识能够驱动环保行为的产生,是环保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二)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存在能够在潜意识里驱动公众环保行为的产生,所以这也就说明了环保行为的产生需要有环保意识为前提和基础。相关的研究显示,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越强的公众环保行为越明显,因此,鼓励公众培养环保行为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另外,公众通过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的实施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环保意识的理解和认知,充分认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对自身的环保意识进行强化和提高。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相互分离的,也就是说公众的部分环保行为并不是在环保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外界因素的强制作用亦可能使公众做出环保行为。

二、公众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发展现状

对公众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的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教育,进而保证环保工作高效稳步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相关的研究显示,现阶段的公众虽然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来源所在,但是对环保知识的认知程度却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环保知识认知程度的低下就会导致日常生活中难以真正养成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另外,相比较于经济发展而言,大多数的公众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选择时都会偏向于前者,我们在倡导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以此为戒,难以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部分公众主张环境的保护工作要依赖政府部门工作的开展,实现环境的保护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推卸自身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总的来说,目前公众在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三、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及行为

(一)加强环保观念在公众之间的宣传和教育

为最大程度的增强公众对节能环保的认知,鼓励公众培养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环保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大众媒体等平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使公众正确认识到培养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利用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实现对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培养。另外,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宣传和教育应该从学生抓起,在年轻一代的学习期间进行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教育能够确保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逐步养成节能环保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法律的制约促使公众培养环保意识及行为

法律的制约作为一种强制手段是保证公众养成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的另一手段,对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破环环境的行为,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或者取缔,这种行为既可以降低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给公众一种警示作用,同时还实现了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宣传,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另外,在法律文件中对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和行为进行规定来进一步实现对环保工作的强化和完善,最终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三)通过对现场的考察促使公众环保环保意识的形成

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缺乏有时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引领公众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能够使其正确认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增强公众的危机感,这样就能够在潜意识里促使公众建立环保意识,进而推动环保行为的产生。

结语

总而言之,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培养是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所在,通过公众环保意识的产生能够确保其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出一系列的环保行为,当然,针对现阶段公众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发展现状而言,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一个公众都能够正确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的培养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与政府部门一起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J].学海,2001,01:120-124.

[2].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亟须加强[J].中国国情国力,2007,03:21-23.

[3]陈丽,丁爱芳,刘存丽,孙菁,雍晓慧.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及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4:18+10.

[4]郭晓兵,郭宏民.乌鲁木齐市公众环保意识行为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18-19.

[5]郭瑞雁.互动型环境保护模式的构建——以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为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4:21-24.

[6]孙会萍.环境意识对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6:280+282.

论文作者:许雪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浅析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论文_许雪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