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论文_廖蕾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论文_廖蕾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023)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MDCT表现,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21处病灶累及双肺上叶、右肺中叶,CT表现多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伴有肺不张或干酪性肺炎。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对支气管内病变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CT;高分辨率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5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T appearance of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T appearance of the 32 patients. Results Most of these cases were happened in upper lobe and middle lobe. CT appearance of these cases are bronchial thickness and luminal narrowing, atelectasis, caseous pneumonia in mostly cases. Conclusion CT, especially HRCT, is very valuable in the evaluation of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Key words】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在临床诊断中,支气管内膜结核应用螺旋CT诊断的效果显著。本文就对我院在2008年~2015年所收治的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08~2015年中收治的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进行探讨,所有患者均具备完整的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7~51岁,最大年龄为42岁,最小年龄32岁,中位年龄38.6岁。

1.2 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西门子双源CT扫描,采用深吸气末屏气扫描,由肺尖连续扫描到双膈肌,将重建层厚控制在5毫米,准直宽度控制在10毫米,保证中间间隔的距离为5毫米。

2.结果

2.1 病灶部位

32例患者中,11例左主支气管及多个分支,9例右主支气管及多个分支,12例双侧支气管及多个分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0例右肺上叶,4例右肺下叶各基底段,10例右肺中叶;3例左肺上叶,3例左肺下叶各基底段,2例左肺下叶背段。

2.2 病变CT表现

所有患者中,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的为30例,且30例患者全部具备管腔不规则狭窄以及内部不光滑的特点,在此其中,有6例患者支气管属于完全闭塞的状态,并且其内部肺组织有明显的病变情况。有13例患者存在继发性肺结核的表现,主要现象为:支气管不断扩张,并且出现斑片影、条索,严重出现不规则空洞等表现。5例患者表现为支气管钙化、甚至僵硬,3例患者出现完全性肺不张的症状,肺不张合并肺内支气管传播3例。

3.讨论

3.1 临床和病理关联

The bronchial lining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侵犯支气管粘膜下层引起的病变,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渗出和干酪样坏死,除此之外,结核杆菌也能够通过血行进行播散,从而引起支气管管腔狭窄,若是人体自身的淋巴结感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气管内壁,进而造成支气管管腔狭窄,严重出现堵塞的情况[1]。本次研究中有13例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充分说明了肺内病灶是引发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主要原因。

3.2 病灶部位

支气管内膜结核最常见的表现在肺部的上叶和中叶各段支气管中,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32例患者中,有24例病灶见于双肺上叶或是右肺中叶上,与徐萍,Lee TH,Sin F,Lam KN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3]。

3.3 CT表现特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CT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图像的分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此次研究的32例患者均存在管壁不规则狭窄或是支气管管壁增厚的表现[4]。其中,有6例肺不张,占20%,6例支气管完全闭塞,占20%,13例继发性肺结核,占43.33%,5例支气管僵硬,钙化,占16.67%,由此可见,上述原因都是支气管内膜结合最重要的间接征象。支气管梗阻常较容易引发干酪性肺炎,在CT影像上可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还会在支气管分布的周围边缘见较模糊的的小结节影,上述病灶在CT的诊断图像中能够清楚的表现出来,临床检查中,大部分患者在经过抗痨治疗后,肺部仍会出现条索、硬结等病灶。

3.4 鉴别诊断

The bronchial lining tuberculosis与部分中心型肺癌在诊断中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心型肺癌受到压迫,多数肺癌支气管都表现在肿块性狭窄上,部分表现为其他结核病灶表现,如管壁增厚、狭窄。所以,对于仅有器官支气管狭窄的病变,应尽早对其进行检查确诊。

综上所述,螺旋CT在对支气管病变扫描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的CT尤其重要,这主要是因为高分辨率CT具有高诊断符合率,当前,在临床医师不断的研究中,纤维支气管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CT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够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靳二虎,李铁一,兰红林.气管支气管结核CT诊断[J].中华放射学志,1997,31(2):101-105.

[2]徐萍.纤支镜和CT对比分析2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早期征象[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49-1051.

[3] Lee TH,Sin F,Lam KN.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simulating bronchial asthma[J].Singapore Med J,2004,45(8):390-392.

[4]谭欠乃,陈小丽.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当代医学,2011,17(2):76-77.

论文作者:廖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论文_廖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