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混凝土构建厚度大于一米的结构,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比较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更易遭受到水化反应和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溢水或者裂缝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保障土木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提升是必要的。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较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要求较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被应用在高层土木建筑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搭建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工程,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在顶部预留接缝,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贯程度;第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埋藏在地底,主要发挥的是支撑建筑结构的作用,此时,受外界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但是对结构渗透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多。
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
在实际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多,其应用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导致其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多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造流程,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另外,各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也有所差别,我国的行业规定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要控制在25℃之内,强度要控制在C20~C40之间,施工工艺及其流程需要符合建设规定,必要时要通过结构钢筋来控制裂缝现象。
2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2.1 合理配置材料
(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原材料,在选择水泥材料之时,可以选购一些强度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材料。在应用前,需要使用实验室检测形式来对其合理处理,确保水泥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促使其可以合理应用到施工中。
(2)选择合理的粗骨料,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作为施工企业要求以配筋的要求等,进而选择最符合工程实际粗骨料,促使其粒径满足在施工范围要求,在施工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挑选一些粒径比较大,同时级配较好的石子进行施工,而这主要是由于的此类材料在应用时,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促使收缩问题的逐渐降低,并且对水泥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将水泥水化热的和环境下,可以把碎石的粒径合理控制在40-50mm的范围内,进而提升工作的可靠性。
(3)选择科学的细骨料材料。在选择这种材料时,要求依据混凝土搅拌的具体要求,采购最为合适的施工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不断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热问题。与此同时,对含泥量合理控制,避免出现结构收缩问题,进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强度,促使材料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2.2 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结构比较特殊,在应用这种材料开展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影响最大的温度因素进行控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降低水热化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进行控制。水热化程度较低的水泥能够起到这种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使用矿渣水泥开展施工,还可以通过降低掺加水分及水泥添加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适当加入粉煤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工程施工的室外温度较高,这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深井水对拌合水的温度进行控制。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能够先预埋钢管,再开展浇筑施工,并且采取逐层浇筑的方式,使温度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3 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技术
(1)混凝土搅拌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搅拌对温度、相关工艺、时间的要求较高,并且其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结构材料要长,在其特殊性的影响下,混凝土搅拌工艺和规定也有特殊要求。结合实验数据和施工经验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大概为30min,具体的搅拌时间需要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位置和性能要求而定,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投放和剩余材料存放等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以此来确保搅拌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浇筑温度控制技术。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温度和湿度方面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温度控制方面,如果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结构裂缝数量的增多,因此,在夏季施工时需要通过喷雾等方式对混凝土配置原材料中的砂石进行降温处理,如果此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仍然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可以用冰水适量代替配置过程中的水资源,进而实现降温的目的,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温度过高的现象。
2.4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结构的自然流淌程度,通过斜坡分层、推移连续层、一次到顶等方式来完成混凝土浇筑操作。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前都能被上层的混凝土材料覆盖住,并且要保证上下层浇筑相隔的时间不超过各自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以此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分为三部分来进行,第一次是在混凝土结构的边角,第二次是在混凝土坡的中间位置,第三次是在混凝土结构的顶部,每次振捣工作需要两台振捣机的配合,并确保混凝土振捣面积的全面性。另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振捣棒,具体操作方式是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结构的50mm处,并将振捣棒之间的间距控制在40cm左右,以混凝土结构表面泛浆为标准。最后,需要对混凝土结构泌水处理,泌水处理主要处理的是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浮浆,这一施工环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表面裂缝的几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的泥浆较厚,所以在浇筑工作完成6h左右,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次刮平处理,并用模板进行复压操作,确保混凝土表面的牢固程度。
2.5 施工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后期产生的问题。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施工特点,针对工程施工过程及效果,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养护施工能够为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提供保障,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有较大的作用。在开展养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浇筑后的表面进行压平、洒水,还需要用塑料膜和保温材料对其进行覆盖。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中人们离不开建筑,在进行建筑工程建造时,应确保建筑中最重要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应尽力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社会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任春清.简析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
[2]黄永兴.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分析[J].建筑知识,2017(09).
[3]何跃雷.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2(13):333.
论文作者:黄一山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土木论文; 温度论文; 《红地产》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