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_美元对日元论文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_美元对日元论文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分析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达到周期性高点,整体形势是近10年来最好的一年。美国经济增长持续的时间是二战以来平均水平的两倍。进入2001年,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特别是西方主要大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焦点。美国经济开始减速,日本经济又趋恶化,尽管欧盟经济较美、日稍显乐观,但欧盟最大经济实体德国经济的不景气对此蒙上阴影,东盟国家受国际市场变换影响,今年经济增长也将走下坡。

美国经济开始调整

90年代特别是后半期,美国经济呈现异常的繁荣和辉煌,新经济的运行更是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周期规律,推动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恢复和提高。但是自去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美国6次提高利率、石油价格高涨和股市下跌所致。今年以来,美国经济跌势不止,各项指标均不尽如人意。已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显示,其经济在去年底及今年初的增长十分微弱,甚至可能出现了停滞状况。股市尤其是高科技股票价格波动剧烈,最近更是出现狂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甚至跌至2000点以下,较历史最高记录跌去63%,道琼斯指数下降16.2%。

为了避免经济硬着陆,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四次降息,试图抑制从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表现出急剧降温的态势。但股市一直跌势不止。第三次降息未能如市场预期。3月20日,道琼斯指数下挫238.35点,以9720.76点收盘,这也是两年来道琼斯指数收盘的最低点。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重挫93.74点,以1857.44点收盘,与2000年3月的最高水平相比下跌了63%还多。

股票市场的降温使家庭财富减少进而对消费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成为经济增长急剧降温的直接诱因。在过去的几年中,股票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在美国的消费和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持有股票的家庭比例高达48.2%。股市下跌使美国投资者一年内损失了约3万亿美元(去年3月底科技股市值6.3万亿美元,目前市值3.3万亿美元)。依靠股市财富增加刺激消费开支的“财富效应”在今年的表现将是不稳定的。如果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2/3的个人消费不能恢复,整体经济的复苏也不会一帆风顺。

科技股神话破灭、企业盈利的下降,迫使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市场的理性反映,也是引起美国经济放缓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势,现在人们对其前景的判断也是见仁见智。一种判断是美国经济将呈V型走势,见底后迅速恢复。理由是信息产业和制造业经压缩投资和生产,消除过剩,加上美联储及时降息,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即可迅速反弹。第二种就是U型走势,认为此次减速不是简单的修正。由于股价过高,企业投资过度,个人和企业债务创历史纪录,经济运行的失衡不是美联储降几次息就可以解决的。今年上半年经济将收缩,失业率大幅上升,消费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企业利润下降,股市还有一跌。经济调整的时间将持续到明年。第三种判断是L型,认为美国经济将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持续萧条达10年之久的覆辙。美元将大幅贬值,导致外资撤退,华尔街股市崩盘。

从经济政策上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美国政府及美联储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降息兼减税,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举,有助于阻止美国经济的下滑趋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虽然放慢,但并没有停止,有的领域仍很快。目前,在世界50家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当中,美国就占了36家。在新的一年里,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地位仍将保持,美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软件业、网络连接技术和因特网安全等方面仍是佼佼者。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减弱但不会失控,很可能是趋向软着陆。从长期看,美国经济的降温、调整,有利于美国经济自身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均衡和稳定发展。

股市方面,一项调查显示,关于什么最能影响今年股市的走向,43.3%的投资者说是格林斯潘,35.6%认为是企业盈利,6.8%认为是布什总统。另外,股市下跌尚未影响到美元汇价,近日美元对日元升至122水平,是自199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兑美元也一度走低,而且美国债券市场受青睐,这表明投资对美国经济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当然有两点结构性因素必须密切关注,这对未来美国经济有影响。一是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如果股票下跌,失业上升,美国家庭可能会感到压力加大,需立即增加储蓄,紧缩开支。二是美国拥有庞大的赤字。如果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失去兴趣,美国很容易受到挤兑美元的影响。如果美元贬值,货币政策将更趋复杂。

必须明确一点:网络公司的股票泡沫破裂,从而促使在纳斯达克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股票的市值降低了一半。但是不能把股市上的这种情况与因特网本身对经济的影响联系起来。因特网带来的成本节约是历史性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出5年,因特网给美国人带来的节约每年就可能高达2000亿美元,约占GDP的2%,相当于每年生产率可能提高0.4%。

日本经济重新进入低迷

进入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开始恶化,3月16日,日本政府宣告经济的温和复苏已经停止,并首次承认日本处于通货紧缩之中。此次日本经济重新出现衰退,是多重病症综合爆发。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半导体大幅减少,导致日本汽车生产减少9.9%,半导体减产3.3%,使日本对外贸易今年1月份首次出现自1997年1月以来的逆差。从国内来看,1月份,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比上个月减少了4.2%,跌幅创历史最高;住宅开工率大幅减少,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日本全国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达到9696.46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6%;失业率为4.9%,达到过去最坏水平。股市、汇市同时发难,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至今已历时10年。日经指数自1989年近39000点下跌以来,至近日11680点已整整跌去了70%,是自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远低于大多数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盈亏点13000点,创下了16年以来的新低,不但把大多数日本公司在财务上推动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境地,也使日本经济的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日本股市狂跌的同时,汇市也同时发难。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3月16日突破120日元后,19日又创1比123日元新高,收于1比123.02。同日伦敦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最高也升至1比123.62日元。东京外汇市场达到1美元兑换123.36日元,是自1999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123日元。虽然3月22日,汇市有所好转,但仍然在120日元以下。债务负担沉重—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萧条以来,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和政府巨额财政赤字等问题久拖不决,成为日本经济无法摆脱的障碍,增添了日本经济“自律恢复”的难度。自1992年起,日本政府已经实现了10次刺激经济景气的方案,总值约128万亿日元,力图摆脱经济低迷。结果大量发债不仅没有刺激经济,反而加大了债务负担,截至去年年底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余额高达650万亿日元,为GDP总值的130%,是西方7国中债务状况最糟糕的。这种综合病症的爆发,将会使“零利率”变得无能为力。

日本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使日元前景不明朗:日本金融急需进行重组,政府须花大力气进行痛苦的改革,而日本当局迄今仍不愿做出彻底改革的决定,令人们对日本经济复苏信心不足。日本外汇政策的取向极为混乱和矛盾,各类官员不时发表一些不负责任,且前后矛盾的观点。有的说,日元过度疲弱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的认为,日元弱势可刺激出口,以抗衡通胀。政府一会儿默认日元弱势的好处,一会儿又看好日元,令市场无所适从,以致于美元兑日元冲破120日元的关口后,人们还感觉到日元跌势没有到底,新的低点指日可待。在政治方面,日本政府备受诸多丑闻困扰,森喜朗成为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首相,随时存在被迫辞职的危险,令日本政府更难以采取果断的改革措施。在政治、经济不利形势的共同作用下,日元近期很难有起色。日经指数在跌破12000点后尚未止住。

展望2001年,日本经济前景依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人们对日本经济能否出现以民间需求恢复为主导的局面仍持疑问或观望态度。

欧盟经济较为稳健

2000年欧盟15国经济增长了3.4%,比上年高出1个百分点,虽仍不及美国的5%,但远高于日本的1.5%。欧盟委员会财政与经济事务委员索尔韦斯2000年11月22日向欧盟委员会递交了《2000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基于坚实的内部基础和全球需求增长带来的积极效应,欧盟经济正处于10年来最佳状态。

欧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市场需求的兴旺,而稳定的长期利率有助于刺激内部需求。2000年尽管石油和其它一些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带动了通胀率上扬,但由于采取工资适度增长和继续放松管制等措施,有效抵御了石油价格对盟内经济的冲击,从而使通货膨胀得到遏制。此外,经济增长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就业机会继续增加,政府财政状况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经济形势都比较看好,经济活力回升,市场消费旺盛,金融市场趋稳,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恰恰是欧盟经济出现活力的信号”。

2000年欧盟的经济增长是由出口、投资和私人消费等共同牵引的:出口增长10%左右,投资增幅在5%至6%之间,私人消费增长近3%,且经济加速增长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由于减税和持续强劲的就业增长有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刺激私人消费,加上设备投资保持强劲增势,通货膨胀率仍控制在较低水平上,预计今明两年欧盟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欧元汇率虽然有所回升,但还不是很稳定,欧洲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前总是要与各成员国进行协商,措施出台比较滞后,从而影响了对经济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这对欧元来讲是不利的。

欧委会2000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欧洲经济的恢复增长拥有广泛的基础。由于就业的增加和减税带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今明两年个人消费平均年增长率可望达到2.75%,设备投资也将由2000年的6.6%(欧元区为7.5%)适度调整到2002年的6%,基本建设投资将增长了3.5%。报告预计,2002年欧盟失业率将由今年的8.4%下降到7.3%,失业人数将由今年的1640万下降到1330万,其中6个国家的失业率到2002年将下降到5%以下。

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步伐放慢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欧盟的内部贸易占了近70%,且私人消费需求趋旺,所以受到的冲击较小。此外,统一货币实施以来,欧盟国家都在积极行动,纷纷加紧进行经济改革。针对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弱点,欧盟在2000年3月23-24日于里斯本召开的欧盟理事会上提出了推进“电子欧洲设想”,在6月19-20日于葡萄牙费拉举行的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上进一步制定了在2002年之前完成信息通信基础建设的“电子欧洲行动计划”,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2000年6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2001-2005年第四个企业发展计划,其重点是为欧洲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为保证欧洲中小企业在“新经济”的环境下能够生存与发展,也为了保障欧洲人的就业,欧盟优先把希望寄托在发展中小企业上。

新年伊始,欧盟的经济出现了一缕曙光,其主要标志是欧元从深谷中慢慢“爬起”。年前,欧元汇率的稳步恢复不仅使欧盟国家领导人喜形于色,而且增强了他们对欧洲经济的信心。年初,国际经济专家对欧盟经济作了比较乐观的分析。伦敦经济学院的几位专家预测,今年欧盟经济的增长率将可达3.25%,而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放慢到2.75%甚至更低。

标签:;  ;  ;  ;  ;  ;  ;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_美元对日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