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论文

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论文

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

孙 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摘 要】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入分析了人的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实践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解读人的发展问题要由“现实的人”着手。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着眼点,解读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

【关键词】 现实的人;实践性的人;社会性的人

当前学术界存在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还是“实践”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实践”而不是“现实的人”,并进一步论证如果空谈“现实的人”会使马克思人的概念走向了抽象化。笔者对此持不同观点,笔者认为马克思在反对唯心主义抽象谈论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的视域内,“现实的人”本身是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割裂“现实的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曲解。

一、“现实的人”对“抽象的人”的超越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实现着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超越。“现实的人”以唯物主义为哲学方法论基础,抛弃了“抽象的人”的唯心主义立场,以物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为出发点,把人放置于整个物质生活的视野中进行考察。“现实的人”是物质的、实践的、社会关系中的人。

在马克思之前,唯心主义哲学家抽象的人学观统治着整个哲学界。从康德到黑格尔,人无一不是精神、理念的产物,人及人的思想都被看作是精神运动的结果,人的存在被抽象为精神的存在;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在黑格尔体系的基础上,继承了精神或概念统治着世界的观点;他们认为要进行意识的自我批判;他们割裂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联系,用抽象的精神,虚幻地包括了整个世界;精神成为世界的主体,而人本身变为客体。费尔巴哈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他认为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他的视域内,理性、意志和情感(爱)是人的本质,人是类本质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宗教的基础,也是宗教的对象,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走出了黑格尔“观念统治人”的思想误区,但他把人归为整体的类,他没有发现人的个体性与差异性。费尔巴哈认为,人与物同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类,“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1](P.5)在费尔巴哈这里,本质主义是他迈向唯物主义的重要一步,但费尔巴哈仅仅把人的本质停留在对类本质的认识中,他没有进一步揭示“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的关系。费尔巴哈在“抽象的人”中,陷入了思辨的矛盾之中。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提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人学的片面性,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发现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问题。”[2](P.66)马克思发现了唯心主义哲学家在思辨基础上解决思辨矛盾的困境,他发现了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问题,他认为不能用精神来批判精神,而应该到物质世界中寻找哲学规律。马克思紧接着又指出社会由“现实的人”组成,“现实的人”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人”是哲学思考不能避开的前提。“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结构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2](P.71)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意识到了唯心主义抽象谈论人带来的缺陷,他把人带入了现实的物质世界,他所谈论的“现实的人”是由人的活动及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的人,是实践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马克思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着手,以实践为基础,发现了人的现实性的本质,批判了抽象的人性论,发现了科学的人学观。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现实的人”的发现,科学解释了物质社会中的实践关系,为马克思进行其他理论创造提供了前提。

二、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

马克思“现实性的人”包涵着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马克思从这两重维度出发考察人的发展问题,实现着由“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实践维度的人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着人的物质性前提;社会维度的人以人的社会关系为重要考察点,突出了人的社会关系属性。“现实的人”是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对物质的依赖性和对社会关系的不可或缺性,是“现实的人”的重要特征。

(一)实践维度的“现实的人”

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对人的抽象的思辨的理解,马克思把人放置在社会关系中,进而放置于经济关系中予以考察,从哲学基础上对人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进行解读,从而发现了劳动价值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奥秘。马克思抛弃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抽象,他从单纯的哲学的抽象思辨性转向了经济学的现实性与物质性,把抽象的人现实化为实践性的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用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眼光,反观人的现实性,揭示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

其次,如果30个月停摆期届满,法院仍未作出有利于仿制药申请人的判决,FDA也会批准仿制药上市。但如果最后法院判决仿制药侵权成立,则仿制药企业在获得FDA批准后生产销售仿制药的行为仍然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甚至承担最高达3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统计发现,在2003-2009年间,共有28例仿制药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上市,占同期首次第IV段专利挑战诉讼(238件)的11.7%。⑳ 同注释⑭。

1.人与人的关系: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与人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物之间的关系,“现实的人”成为附属于物质生产的人,“现实的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物质交换的关系,人与人成为相互之间实现利益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使得人们形成阶级,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性,使得人们之间形成互相斗争的阶级。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都被淹没在物质洪流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物质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自由性,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人与人之间是和谐协作的关系。因此,人与人关系发展基础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生产力决定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产生着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维度的“现实的人”

聚焦深度贫困。紧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深山区、库区、湖区,根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及脱贫难度等因素,在全省确定深度贫困村269个,制订出台支持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优先保障深度贫困村,其中每村存量、增量扶贫资金和政策性融资投入将达1000万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7)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实践中产生的关系都是物质性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物质性的人的实践,“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67)。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的活动是实践性与物质性相统一的客观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存在基础是物质性的肉体存在;“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首先为自然人,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人的肉体存在依靠自然界的养育;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产生、存在及消亡的过程都是一个自然过程,人最终要回归自然界。人所生活的环境(即实践的客体)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物质性的,而社会环境受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因此也是客观物质性的;人类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也是物质性的,因此实践中产生的关系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实践的物质性特性,是马克思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脱离的标志,在唯心主义哲学的视域内,精神、理念是整个世界的核心,物质成为精神的附属品,唯心主义哲学“头脚倒置”的反映着整个世界;正是因为马克思发现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人类世界才变成物质性的世界而不是精神统治的产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当作主体去理解。”[3](P.58)马克思在这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他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的本质归为“理性、爱、意志”三位一体的爱的宗教的荒谬性。马克思“现实的人”不仅实现了对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还实现着对抽象的唯心主义的超越,马克思把人从“精神运动”中抽离出来,发现了人的物质性与实践性。马克思正是由于发现了人的实践性,才进一步实现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在马克思的视野内,人的实践的本质包括物质性与主体性两重维度。

马克思对人的关注首先是由哲学视角开始的,他从哲学的维度着眼,发现了人的社会性,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60)在这里,马克思从哲学的基础上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他把人的本质定位于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进一步推演是由经济学入手的,他在经济学的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生产活动,随着对人的生产活动的考察,马克思进一步发现了隐藏于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及人与历史四重维度的关系。

马克思“现实的人”既是实践中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正是因为马克思发现人的社会性,才使得马克思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发现分工理论,促使唯物史观的产生。社会维度的人实现了对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把人对单纯的物质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把人的活动社会化,赋予人以社会性的品格,实现着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能动性解读。

(2)生产能力指数法。该方法是单位生产能力预估法的改进版,考虑了生产能力和造价成本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预估速率相对来说比较快,但也存在精确性不高的问题。

3.人与自身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精神主导着世界,人既是精神的体现者,又是精神的认识者,在黑格尔的视域内人与自身都隶属于精神。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精神理念主导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影响着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动物的生产活动受肉体需要的限制,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创造自然界的活动,人既生产自身,又创造自身。但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受社会关系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社会中,人的生产活动使自身对象化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有,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与自身不断异化,人成为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附属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成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障碍。

实践除了具有物质特性之外,还具有主体性品质。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人的活动。唯心主义把人看作宗教的产物,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了人类世界,精神成为主体,而人变成了客体。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人的活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因此人不从属于神或上帝。实践是自由人的活动,同时也是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人所作用的对象,物质世界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主体的人是世界的创造者与改造者。实践的主体性维度,实现了人的价值性和能动性,把人由精神的附庸转化为主体性的活动,使人从神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人主体性的复归。

2.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考察的重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解释了人、社会、历史的关系,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马克思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从个人向社会转变的演进逻辑:他认为人的劳动具有个体性与普遍性两重涵义,人的劳动既是为满足自己需要的个别者的劳动,也是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普遍性的劳动,劳动普遍性的品格使得个人走向社会,人与社会之间发生联系;不仅人的劳动本身具有普遍性,人的劳动产品也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这使得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人在社会关系中获得了自身的本性;同时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绝对的运动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具体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中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细胞,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文化活动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人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人的生产活动使社会不断往前推进;人与人之间阶级关系的产生促进了社会政治活动的发展,使得国家共同体产生;人的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发展。

从1932年起,尤其是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到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这使苏区急需的布匹、棉花、煤油、电池、医药器材、军火原料,特别是食盐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军民日常生活与健康,影响红军战斗力。而苏区盛产的稻谷、茶油、土纸、竹木等农林产品又销不出去,以致减少了工农群众的经济收入,抑制了苏区生产和经济文化建设。为此,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和群众团体紧急动员,带领广大群众投入反封锁斗争。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雷厉风行,刘少奇亲自抓这项工作。

4.人与历史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推动历史的发展,整个历史过程是精神运动的过程;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内核,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认为历史过程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物质生产能力的增强,促进了交往活动的扩大与世界历史的产生;“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局中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历史中的个人。人的交往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的演进过程是由以人为生产者的客观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进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现实的人”的社会性的四重维度的关系统一于实践活动与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妥协关系,成为近代国家形成发展的基础;人与社会的依赖与被依赖关系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与自身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身相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身走向协调发展;人与历史的关系,体现了人的交往活动在社会中的作用,人与历史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走向统一。

三、实现“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黑格尔认为人的发展随着精神推演的发展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精神不断走向自由的过程;同时黑格尔还认为人的发展是交换与契约关系发展的过程。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类本质”的存在物,费尔巴哈对人的解读陷入了旧唯物主义的误区,费尔巴哈没有考察实践对人的积极作用,对人的活动进行机械性的理解。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于人的认识,他从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来考察“现实的人”,从哲学与经济学双重视野下,发现了实现“现实的人”全面发展的途径,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对旧哲学、旧人学观和空想社会主义的革命。

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的发展放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予以考察;马克思深入生产过程的内部,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人的异化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制约,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得个人自主性丧失,人的力量被物的力量所代替,人成为生产彼岸的人,“现实的人”被资本主义的物质洪流压榨成为“片面的人”,人的力量被抽象成为生产商品的工具;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前提下,“现实的人”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人成为产品的主人,这样才能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主性的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生产活动具有了自主性,人的生产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自由自由的活动,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19)010-0058-04

【作者简介】 孙帅(1986-),女,山东淄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褚永慧]

标签:;  ;  ;  ;  

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