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彩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近几年收录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46例,通过rhBNP治疗;分析组46例,通过rhBNP结合左西孟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均发生较大变化,治疗前后的差异显显著,可列入统计学分析(P<0.05);分析组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分析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可选择rhBNP结合左西孟坦治疗,因其临床效果明显,且具备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左西孟坦;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提高预后和减少死亡情况[1]。我院研究了rhBNP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近几年收录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5例;年龄39-79岁,中位年龄(60.4±17.6)岁。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区别,可进行对比分析(P>0.05)。纳入条件:(1)其临床症状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条件相吻合;(2)对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无过敏史;(3)未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4)肝和肾等重要器官患无严重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普通的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分析组通过rhBNP结合左西孟坦治疗;其中rhBNP由成都诺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微泵进行肌注,肌注过程中需保证负荷量为1.5μg/kg,并在90秒内完成;随后继续泵入3天,速度保持在0.0075μg/(kg·min)。左西孟坦治疗一天,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微泵进行肌注,肌注过程中需保证负荷量为12μg/kg,并在十分钟内完成;随后继续泵入0.1μg/(kg·min),若患者无异常反应,可在一小时后加大剂量为0.2μg/(kg·min),保持静脉滴注。对照组通过rhBNP治疗,治疗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1.3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有效率,并将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由SPSS 19.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为x2检验,由%表达;计量资料为t检验,由(x±s)表示;组间差异可列入统计学分析(P<0.05)。

2、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均发生较大变化,治疗前后的差异显显著,可列入统计学分析(P<0.05);分析组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x±s)

注:a与治疗前相比P<0.05,b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78.26%,分析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分析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多样性和复杂性,通常表现在心肌受损、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血流动力学故障和心室重建等[2]。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环节而言,普遍采用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其目的在于调整血流动力学平衡,改善呼吸困难现象[3]。即便如此,这些药物却无法阻止患者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症状,反而极易将其恶化,对心室重建无影响,无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rhBNP的主要功效在于扩张血管、排钠利尿和降低心脏负荷力等[4]。左西孟坦是一种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其功效在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扩张血管、扩张冠状动脉等。有临床试验证明[5],将rhBNP与左西孟坦结合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调整血流动力学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在我院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均发生较大变化,治疗前后的差异显显著,可列入统计学分析(P<0.05);分析组治疗后的NT-ProBNP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分析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可选择rhBNP结合左西孟坦治疗,因其临床效果明显,且具备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凤,解朝永,王红艳等.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20-4123.

[2]杨雪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及护理对策研究[J].北方药学,2015,15(6):119-120.

[3]王冬,王岩.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z2):101-102.

[4]陈亮,林松,陈绍良等.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6):598-601.

[5]程铖,徐日新,何胜虎等.左西孟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67-68.

论文作者:吴彩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