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谈利平,李梦科

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谈利平,李梦科

谈利平 李梦科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北山镇中心小学 湖南 长沙 410152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进行法治教育的强化,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基于教学实践做分析发现,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要么存在法治教育缺失问题,要么存在法治教育效率低下问题,而且很多学生对法治教育并不感兴趣。为了有效的实施法治教育,各个小学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与方法。文章对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具体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小学;法治教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30-01

一、引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都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条件保障,切实推进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协调、组织政府各有关部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而现实情况却是:有关统计显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形势比较严峻。

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缺乏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部分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或自身法治教育水平不高。学校法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重视程度相对不够;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法治教育效果不佳;课时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够规范,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任课教师法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法治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

二、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其主要途径与方法有: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培训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法治教育,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法治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法治知识水平和法治意识,培养、壮大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

同时,在教学上法治相关学科如《道德与法治》,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把法治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除学科课程所占课时外,每学年要根据法治教育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课程实际,安排合理的课时用于法治专题教育活动,法治专题教育的时间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确保课时,保证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法律知识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

知法是进行法治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掌握法律知识、通晓法律道理是法治教育的第一成果。知法是守法的基础,是法治建设的先锋。通过课堂进行法治知识传授是一种组织性强、效率最高、最易掌控的法治教育方式。同时,法治知识教育必须和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完成由知到行的重要转变。例如:法治专题宣传教育、班队主题活动、学生法治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等。

(三)骨干学科课程与多学科渗透相结合

充分挖掘法治教育骨干学科《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

语文、科学、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治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各相关学科对学生渗透法治教育,要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学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与社区、家长联合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在司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社区活动中心建立专项的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法治实践情景中进行学习。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法治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学法、用法。

要广泛组织和动员政府、公安机关和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建立社会法治教育网络,合作开发法治教育项目。联系法律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学校法治教育,为学校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开展专题法治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网络。利用学校网站、班级群等平台及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个人社交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法治事件、现实案例。

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开展学生法治教育的合力。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大力宣传推广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制定家长法治教育手册,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预防产生违法行为。

三、结束语

以上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使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转变成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变成培育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完善法治教育方法,创新小学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法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爽.新时代中小学法治教育需要科学的评估标准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 2018(3):17-21.

[2]李红勃.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方法——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语境下的讨论[J].现代教学,2019(3):30-35.

[3]张剑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6).

[4]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669(13):80.

论文作者:谈利平,李梦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_谈利平,李梦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