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及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马慧荣

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及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马慧荣

马慧荣

(新疆哈密市陶家宫镇卫生院 839000)

【摘要】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及合理用药程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同一乡镇卫生院同一科室实施医嘱点评模式前、后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各5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治疗疾病所用处方药物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结果:给予医嘱点评前的对照组患者其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比为47.6%,医嘱点评后的观察组为95.2%,两组合理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11.7651,P=0.0000)。结论:给予医嘱点评后,虽然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但整体水平上处方药应用合理程度明显上升,所以医嘱点评值得在各乡镇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医嘱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38-02

处方药滥用一直是医院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和指导[1]。而点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对于医院的合理用药和保障医疗卫生安全及提高医院处方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是医院药品管理及医疗质量不断改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医院临床治疗学水平的提高,减少药物滥用[2]。本研究选择在同一乡镇医院同一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医嘱点评前、后处方药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及分析,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同一乡镇卫生院同一科室实施医嘱点评模式前、后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各25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0例,女性242例,男性258例,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3.32±4.22岁,病程为1~8年。观察组患者500例,女性264例,男性236例,年龄为34~71岁,平均年龄为51.38±3.02岁,病程为1~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医院实施实施医嘱点评模式前、后,对随机抽取的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记录治疗药物医嘱、过往用药史、病史及过敏史,检验、检查医嘱,入院及出院诊断等信息。每位患者的全天用药医嘱单算作一份处方,将当天所执行的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也包含在内。分析、评判两组患者所用处方药物是否合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合理及不合理的数量。

1.3 观察指标

医嘱点评的标准及依据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 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说明书、中华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相关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诊治标准和用药指南,各类高等医学院校的教科书以及药物经济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的理论依据,达成医生共识的合理用药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国家所制定的各类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等对患者用药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的情况其结果又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不合理医嘱又包括不适宜医嘱和不规范医嘱。

1.3.1不适宜医嘱 ①无理由的超说明书用药;②所遴选药品不适宜;③适应证不适宜;④用法及用量不适宜;⑤联合用药不适宜;⑥溶媒不适宜;⑦给药途径或药品剂型不适宜;⑧有不良作用或者配伍禁忌;⑨重复给药;⑩未依据药物过敏实验的结果正确使用抗菌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不规范医嘱 ①药品的规格、剂量、单位、数量等书写不清楚或不规范;②医生开具的药物医嘱未遵循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规定;③未使用药品的规范名称开具医嘱;④开具放射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医嘱未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检验及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医嘱点评前、后用药分析记录表显示,观察组药物应用合理比为95.2%,对照组为47.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医嘱点评前、后数据比较

组别 病例数用药合理例数用药不合理例数合理比(%)

观察组500 476 24 95.2%

对照组500238 262 47.6%

u值 11.7651

P值 0.0000

3.讨论

3.1 医嘱点评方式

大部分的临床医生不了解临床药师具体的工作内容,如果对医生的工作只顾进行批评会使医生对药师产生反感,进而造成医生与药师之间的矛盾。如果临床药师能够深入到临床,采用学术交流的方式研究讨论治疗方面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认识,求同存异,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加强了医药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认识,这些措施不仅缓和了医药师之间的矛盾,并且有利于两者之间沟通交流技术和经验,对提高临床医药师的专业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医院用药不合理原因分析

目前不合理用药一直是临床普遍存在的现象, 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 医生对药物的相关性质掌握不全,对药物的属性、禁忌、副作用等了解不熟悉[3~4]。② 医生与患者及护士之间缺乏沟通交流。③ 个别医师被利益驱动。④ 医生开具用药医嘱时未遵循相关药品管理规定[5]。

综上所述,乡镇医院采用医嘱点评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用药效果,减少药物滥用情况,并且对于提高医师的业务水平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敏,萨日娜,妙鹏祖,葛斌,蒲君峰.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学工作者合理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3):2052-2056.

[2] 魏艳,尹文强,崔雪丹等.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处方用药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02):252-254.

[3] 何鸽飞,胡咏华,黄娟娟,陈恒.评分制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的建立与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04): 346-349.

[4] 李朵璐,赵松峰,张书伟,赵晓玉,张瑞,刘晓嘉,张晓坚,阚全程.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点评方法探讨与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08):746-750.

[5] 李成,孙强,李凯,杨慧云,左根永,孟庆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处方质量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4):68-69.

论文作者:马慧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及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马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