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对情绪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

·心理学研究·

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对情绪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紫菲,胡笑羽

(江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南昌 330022)

摘 要: 研究设计了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对情绪启动影响的实验,通过36名大学生,采用经典情绪启动实验范式,分别在表情包和情绪词两类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对靶刺激外文生词进行喜好程度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正性还是负性启动刺激材料,网络表情包的情绪启动效应均显著强于情绪词的情绪启动效应;负性启动条件下,网络表情包较情绪词在情绪启动中会使被试做出更多的积极喜好判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表情包增强了网络即时通讯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网络表情包;情绪词;情绪启动;情绪效价

一、引言

微信、QQ、Facebook等即时通讯软件平台早已是人们互动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沟通交流中喜欢使用形象生动的网络表情包,以增强趣味性、互动性,甚至抒发情绪,表达情感——年轻人网络交流“斗图”之风盛行。2014年《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声称“斗图带来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信息都带上了一种娱乐性质,情绪的表达也变得轻易而肤浅,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脑正丧失处理文本的能力。”然而表情包的出现真的使我们的情绪表达肤浅了吗?有学者[1]认为,表情包弥补了网络交流不同于面对面交往中拥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交流方式的缺陷,而且表情包意义的传达不仅仅基于表情包本身,更在于信息传达者和接收者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以及双方所处的文化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人们的情绪感知能力,使人们交流中的情绪传达氛围更好。

在近 20 年的研究中,情绪启动的含义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指个体之前加工了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而使随后的加工也带上了相应的情绪色彩;[2]二是指当靶刺激与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相似时,个体对靶刺激的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更为敏感;[3]三是指个体的认知活动会受到情绪启动状态(一种准备状态)的影响。[4]

1980年,Zajonc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情感和思维的文章,提出了情感优先性假说(affective primacyhypothesis) ,从而引发了现代关于认知和情绪的争论。[5]情感优先性假说认为情绪不是认知加工的结果,而是最基本的知觉与认知输入的积累,并且情绪出现在对刺激的最早反应中。为了证明情感优先性假说,研究者们将经典的启动范式用于情感研究,[2,6]即运用包含情感内容的面孔作为启动刺激,在呈现时间极为短暂的情况下(如4 ms),观察启动刺激对个体评价目标刺激(中文汉字词)的偏好程度。结果发现,在几毫秒内呈现的情绪面孔对目标刺激的判断产生了明显的情绪启动效应。被试更有可能将一个跟随着愉快表情的文字猜测为代表“好”的概念,而将跟随着愤怒表情的文字猜测为代表“坏”的概念。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情感优先性假设,情绪启动范式也逐渐成为研究情绪与认知关系的一种常用的实验范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式中,启动刺激与靶刺激之间已不是预先存在情绪效价的联系,而是考察启动刺激诱发的情绪是否投射到后继评价中去。同时也避免了启靶刺激情绪联结强度对实验的影响。

碎片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微课直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大量分散的、不连续的、碎片状的时间整合起来。定时直播的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在零碎的空闲时间里进行小的知识点的学习,进行知识整合。即时直播的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评论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制订更加合理灵活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术后护理的责任人观察患者的下肢情况,按照下肢深静脉血栓体征特点[3]:①患者下肢肿胀程度;②压痛情况;③Homans征;④浅静脉曲张程度,判断患者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另外,由患者对护理责任人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10分制,6分以上为满意,6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电源结构得到优化。火电装机占比由2015年约75%下降至2030年的60%,新能源装机占比由2015年的3%大幅提高至13.4%。

情绪启动根据被试能否察觉到启动刺激分为阈上情绪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被试能否察觉到启动刺激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启动—靶刺激 SOA 在实验中的长短。一方面Fazio 等人[6]的实验揭示了只有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 SOA 相对短暂时(300ms)才会发生情绪启动效应,Klauer ,Hermans等[3,9]不同的研究均表明情感启动效应的出现大部分是在 300ms 以下的较短的 SOA 内,又因为在刺激呈现后 300 ms 以内,如果与刺激相联系的信息得到激活,这通常被认为是自动激活;另一方面网络表情包作为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有意识地使用的一种交流工具,人们对于网络表情包信息的接收并不是短暂的,而是能够清晰地察觉到表情包的存在进而获取其传达的信息。因而实验设计在保证情绪启动效应能发生的前提下尽力使启动情绪刺激的呈现更贴近生活,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度,实验中采用阈上情绪启动的方式,SOA设置为300 ms。

综上所述,研究采用经典情绪启动实验范式来探索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情绪启动的差异。根据已有领域的一些研究做如下实验假设: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的情绪启动存在差异;网络表情包较情绪词的情绪启动效应更显著;被试在启动刺激为网络表情包时较情绪词会对靶刺激做出更多积极喜好判断。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高校在校生38名,其中2名被试因为仅做出一种喜好程度按键反应而被剔除。最终包括男生6名,女生30名,平均年龄18.78±1.05岁。

再对两类实验材料的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熟悉度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愉悦度无显著差异(F (1,39)=2.53,p =0.12);唤醒度无显著差异(F (1,39)=0.06,p =0.81);优势度无显著差异(F (1,39)=0.03,p =0.86);熟悉度无显著差异(F (1,39)=0.73,p =0.40)。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的评定与结果

两名被试因为仅做出一种喜好程度按键反应而被剔除,共有36名被试进入后面的分析。使用E-prime自带软件E-Merge和E-DataAid对原始数据进行合并、筛选与提取,然后导出数据,再采用Excel和SPSS23.0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1)情绪词。实验中的情绪词挑选自中国情绪材料汉语情感词系统(CAWS)。[12]研究从系统中的250个词语运用SPSS23.0进行简单随机抽取其中的80个名词,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让被试在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熟悉度对所阅读词的感受进行9点量表评分。最后通过spss23.0分析筛选出积极情绪名词和消极情绪名词各20个。再对筛选出的40个名词依据《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音序部分)》进行双字名词频度差异性检验,两组词频间无显著性差异。

(2)网络表情包。实验中的网络表情包筛选自向大学生收集来的3200多张网络表情图片,从中选择突出刺激物本身(包括和刺激物相关的画面)、内容清晰、含义明确、没有文字的网络表情图片90张,并将图片像素统一为300×300。然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让被试从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熟悉度4个方面对所阅读图片进行9点量表评分。最后通过spss23.0分析筛选出正性网络表情图片和负性网络表情图片各20张。

而对行业专家主观意见的分析,目标是找出专家的关注点,以及随着年份变化关注点的发展变化趋势。课题组摸索出一套数据采集和清洗的方法,自主开发软件,以自动运行的方式对知网论文数据进行全文搜索,可以得到近似全样本,且时间很短。再对数据进行中文分词、智能语义分析,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清洗和去噪,筛选出对评价因子研究有价值的专业词汇。

(3)实验材料的筛选程序。首先让被试对情绪材料的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熟悉度进行9点量表评分。其中收集到网络表情包评定问卷19份,因作答时间过短删除无效答卷1份,有效答卷18份;收集到情绪词评定问卷13份,有效答卷13份。评定中愉悦度反映感觉从最不高兴到高兴的范围:唤醒度反映从最为平静到最为激动的范围:优势度反映从最受控制、弱小到最可支配、强大有力的范围;熟悉度指阅读时感觉熟悉的程度,反映从最不熟悉到最为熟悉的范围。其次,对评定结果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最后,选择正式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并对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熟悉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将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的愉悦度进行匹配。

(4)实验材料评定结果: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情感表达工具,弥补了人们在网络交流时被掩盖的态度和表情的缺陷,也成为了许多学者情绪启动研究中新的情绪启动刺激材料。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表情图片也能够产生情绪启动效应。[7-8]那么人们逐渐用网络表情包代替情绪词表达,是否因为网络表情包的情绪传达效果更好呢?众多学者的研究[9-11]比较了图片和文字两种类型的情绪启动刺激的效果。已有研究发现图片比文字可以更快地激活意义,也就是说,图片比文字所需要的加工时间更短;作为启动刺激,图片比文字的情绪启动效果更明显。那么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两种刺激材料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否也存在差异呢?如果差异存在,差异具体有哪些呢?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认知活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日常网络交流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

表 1情绪词材料属性得分

两类情绪词愉悦度差异显著(F (1,19)=1203.82,p =0.000<0.01,η 2=0.97),唤醒度无显著差异(F (1,19)=3.47,p =0.07)、优势度无显著差异(F (1,19)=3.83,p =0.06)、熟悉度无显著差异(F (1,19)=0.95,p =0.34)。

表 2网络表情包材料属性得分

两类网络表情包愉悦度差异显著(F (1,19)=379.89,p =0.000<0.01,η 2=0.91);唤醒度无显著差异(F (1,19)=1.83,p =0.19);优势度无显著差异(F (1,19)=3.58,p =0.06)、熟悉度无显著差异(F (1,19)=4.12,p =0.06)。

基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文化意识,构建英语思维模式,提高学习能力。不管是哪一种途径,教师都紧紧围绕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设计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做了许多探索,都值得我们借鉴。除了课堂设计,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外国语学校经常组织举办一些英语相关活动,比如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有被试无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均为右利手。所有被试先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后获得一定的实验报酬。

(三)正式实验材料

筛选出的正性网络表情包20张、负性网络表情包20张、正性情绪词20个、负性情绪词20个。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均制作成像素为300×300的图片,白底。词语为宋体黑色92号字。

以反应时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2(启动刺激材料类型:网络表情包、情绪词)×2(启动刺激情绪效价:消极、积极)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四)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由E-prime2.0软件进行编程。

启动刺激情绪材料类型、情绪效价均为被试内变量,采用2(材料类型:网络表情包、情绪词)×2(情绪效价:消极、积极)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靶刺激喜好程度判断的反应时。

实验依据80份启动刺激情绪材料类型的不同分为上下两部分(block)。在每个block中屏幕首先呈现实验指导语,被试阅读并理解指导语后进行实验。在正式实验的每个trail中,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红色注视点“+”500 ms,提醒被试注视屏幕中央,随后呈现8排、每排6个的“#”作为前掩蔽刺激100 ms(采用“三明治掩蔽”技术,避免被试的有意识评价),接着随机呈现消极或者积极的情绪词(网络表情包)200 ms,再呈现8排、每排6个的“#”作为后掩蔽刺激100 ms(SOA为300 ms),之后要求被试对靶刺激中的印尼语生词(词汇长度一致)进行喜好程序的判断,如果喜欢呈现的印尼语词汇按“Q”键,如果不喜欢呈现的印尼语词汇按“P”键。为了避免前一个试次启动刺激材料的情绪叠加或减弱效应,每个试次结束后让被试默读屏幕上随机生成的20个数字5 000 ms。为了保持顺序平衡以及平衡左右手按键反应的差异,依据网络表情包与词语的前后呈现顺序与左右手对喜好程度的按键,实验设置了4个程序,被试也被随机分为相等人数的4组进行4个程序的施测。系统自动记录被试的靶刺激外文生词按键反应的反应时与一致率。实验过程中所有材料均呈现于显示器中央。

图1 实验每一次流程图

被试在一个block结束后休息1分钟。实验大约持续15分钟。

在上下两部分正式实验前均有练习部分让被试熟悉实验程序,练习部分的词语和网络表情包均为中性,练习进行4个试次。被试坐于一个隔音且灯光柔和的屏蔽室内,实验开始前要求被试调整好心态与坐姿,眼睛与屏幕保持60厘米左右的距离,被试准备好后开始进行实验。在E-prime实验结束之后,给被试重新呈现所有的靶刺激外文词汇,询问被试是否知道这些词汇的意思。总体而言,被试报告在非猜测情况下正确回答出词汇意思的概率小于1%,而这些差异被排除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之外。

(五)统计处理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大致确定“中”字的本义似应为中间,即事物的中间部位,引申为内、里面,半、一半,中等,正,射中中伤、遭受,等;由射中又引申为适合、符合。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中道、中观、中和、中介、中坚、中农、中外、中心、中庸、中正等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主要收录了中道、中等、中端、中断、中观、中国、中和、中华、中坚、中介、中年、中农、中秋、中气、中式、中枢、中堂、中听、中途、中外、中文、中午、中西、中心、中兴、中性、中学、中旬、中央、中药、中叶、中医、中庸、中用、中原、中允、中正、中子等词汇[6]1761-1766。

三、实验结果

(一)启靶刺激一致率分析结果

对每一道题下被试对靶刺激进行喜好程度判断时出现与启动刺激愉悦度一致的比率(以下简称为启靶刺激一致率)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到如表3的结果。

表 3不同条件下的启靶刺激一致率( M± SD)

以一致率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2(启动刺激材料类型:网络表情包、情绪词)×2(启动刺激情绪效价:消极、积极)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得到如表4的结果。

表 4不同条件下的启靶刺激一致率方差分析

材料类型主效应显著,F (1,35)=4.14,p =0.05,η 2=0.11,对于情绪词启动刺激条件而言,在网络表情包启动条件下的靶启情绪一致性概率更低。情绪效价主效应不显著,F (1,35)=0.59,p =0.45;情绪效价与材料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 (1,35)=1.65,p =0.21。

(二)材料类型喜好偏向分析结果

对每一位被试在启动刺激为不同材料类型和不同情绪效价下对靶刺激做出喜欢与不喜欢判断的比率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表5的结果。

表 5被试在不同材料类型下做出喜好判断的比率

以喜好偏向的比率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2(启动刺激材料类型:网络表情包、情绪词)×2(启动刺激情绪效价:消极、积极)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得到如表6的结果。

表 6被试做出喜欢判断的比率方差分析

不给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综合保守治疗为主,具体措施包括:注意卧床休息,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方法、牵引方法等治疗,适当补充钙质、维生素D3等药物口服,必要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待骨折基本愈合后,再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总治疗时间为10周。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在积极启动条件下,被试在启动材料为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时不存在显著差异F (1,34)=0.56,p =0.46;在消极启动条件下,被试在启动材料为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时存在显著差异F (1,34)=4.44,p =0.04,η 2=0.12,被试在网络表情包启动刺激下做出喜欢靶刺激的比率显著高于情绪词时。

图2 材料类型喜好偏向分析

(三)靶刺激反应时分析结果

对两组被试启动刺激在不同情绪材料类型和不同情绪效价下的反应时数据进行整理,删除反应时小于150 ms或大于2 000 ms的极端数据,计算平均反应时。得到如表7的结果。

表 7不同启动刺激情绪效价和情绪材料类型

在情绪启动实验中的反应时( M± SD) ms

《春秋公羊传》虽成书于汉景帝之时,但早期公羊学自孔子作《春秋》之时便已存在,并经过孔子口授传至后代。[6]在战国,得圣人之初心的子夏对《春秋》的诠释就已经受学者推崇,《韩非子》中就多见引述。

表 8不同靶刺激情绪材料类型和不同情绪效价

在情绪启动实验中的反应时方差分析

材料类型主效应显著,F (1,35)=2.63,p =0.01,η 2=0.10,启动刺激为网络表情包时的平均反应时比情绪词时更短;情绪效价主效应不显著,F (1,35)=7.26,p =0.11,η 2=0.04;情绪效价与材料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 (1,35)=0.33,p =0.57>0.05 。

四、讨论

(一)两类材料情绪启动效应的共性

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条件下的情绪启动效应均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条件下,情绪启动效应均显著,具体表现为启靶刺激一致率大于50%(在67%~79%之间),即被试倾向于将靶刺激的效价评定为与先前启动刺激相一致。这与以往研究图片和词语均能引起情绪启动效应的结果一致。[9-11,13-15]这一结果同样支持了情感优先性假设,也证明了网络刺激同日常环境刺激一样,可使个体的认知活动受到情绪启动状态的影响。

材料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 (1,35)=1.65,p =0.21;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F (1,35)=156.04,p =0.00,η 2=0.82,启动刺激为积极效价时被试会做出更多地喜欢判断;情绪效价与材料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F (1,35)=4.14,p =0.05,η 2=0.11。

坤二少爷微微一笑,并不作答,只是低头品了一口龙井,才悠悠说道:“落地八字,富贵天定,祸福都有先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老爷家里的公鸡,五更天里只啼半声……”

(二)两类材料情绪启动效应的特异性

网络表情包比情绪词的情绪启动反应时显著更短,这与以往有研究者发现图片比文字引起的启动效应更明显的结论一致。[16]郑希付的研究[11]以阈上掩蔽的方式呈现图片和汉语词语时发现图片启动和文字启动时间特点基本一致,图片启动的效果略好于文字启动的效果。根据语境有效性模型,[17]该模型认为,理解极大地依赖于语境信息,而语境信息要么呈现在刺激环境中,要么来自于理解者当时被激活的、先前的知识经验。实验中已经预先评估了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的熟悉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被试对情绪材料先前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控制,因而语境信息主要依赖于启动刺激提供。按照这一理论,在启动刺激单独呈现时,从记忆中检索网络表情包的语境信息要比检索情绪词的语境信息更容易,因为网络表情包在语义上更明确,表达上更生动,因此网络表情包比情绪词加工得更快。

在消极启动条件下,相较于情绪词,网络表情包时被试对靶刺激会做出更多的积极喜好判断。Derks 等人[18]对在 CMC 中使用表情图标的社会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大多使用表情图标来表达感情、加强文字信息及展现幽默。Lingling Xu 和 Cheng Yi的研究[19]也表明人们使用积极情绪表情的频率高于消极情绪表情,人们更习惯用表情包来表达积极的情绪。申雯的研究[20]指出消极网络表情包本身承载消极情绪信息不甚明显。网络表情包因其本身的生动性、娱乐性,使得用户使用网络表情包进行交流更多地是出于一种积极、搞笑的心态。本研究中为什么只在消极启动条件下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是人们本身使用表情包的意图就更多地偏向于展现积极、幽默的情绪,使用消极表情包的频率也更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网络交流中,不同于面对面地交流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消极的情绪不易体现,人们使用消极的表情包可能也是为了调侃对方,而不是真正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

为进一步分析解释这一结果,本研究还就“是否喜欢斗图”问题询问了包括被试在内的大学生,概括而言,虽然在情绪传达效果的准确性上网络表情包不如情绪词,但是在情绪传达过程中,一张网络表情图片比一个情绪词所传达的情绪信息要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直白,甚至更富有情趣。这或许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表情包一出现就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且普遍使用,并演绎成“斗图”游戏抑或信息时代年轻人“短平快”的交流方式。

网络表情包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在信息时代即时快捷的沟通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将有利于人们更加轻松愉快、和谐友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不断的“智能”,又出现了文字和图片融合的表情包,且“花样翻新”,因为它比单一的图片包涵更加丰富的信息、更加多样的表达而成为即时通讯的又一新载体。个中缘由显而易见,文字确保了情绪传达的准确性,图片则增添了情绪传达的愉悦性。回首《纽约时报》文章述及因为斗图“我们的大脑正丧失处理文本的能力”之说,本研究所得结果值得同仁们进一步探讨。

感官质量鉴定采用专家组评吸法进行。评价指标包括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和灰色得分以及感官质量总分。以0.5分为最小的记分单位,各感官指标满分分值分别是香气质18分、香气量16分、杂气16分、刺激性20分、余味22分、燃烧性4分、灰色4分,合计100分。评吸在室内自然通风条件下进行。

五、结论

实验以快速呈现(200 ms)的正性与负性的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作为启动刺激,以外文生词作为靶刺激,利用行为数据结果的分析,对网络表情包和情绪词的情绪启动差异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的情绪启动存在差异,网络表情包较情绪词的情绪启动效应更显著。

(2)负性启动条件下,网络表情包较情绪词在情绪启动中会使被试做出更多的积极喜好判断。

半月前,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二次来到衢州巡查,他站在戏台中央,对八十六军连以上军官训诫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衢州城的一块砖头,一片瓦片,一粒石子,一枚钉子,只要给我牢牢守住六天,六天后,国军几十万大军将合围所有金衢盘地的小鬼子。”

(3)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表情包增强了网络即时通讯的时效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黄琼,谢腾.阈上/阈下呈现网络表情符号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20-122.

[2] Murphy S T, Zajonc R B. Affect, cognition, and awareness: Affective priming with optimal and suboptimal exposur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5):723-739.

[3] Klauer, K. C., Musch,J..Affective Priming: Findings and Theories[M]//In J.Musch & K. C. Klauer.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 Affective Process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3:7-49.

[4] Bower G H, Forgas J P. Affect, memory, and social cogn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0,35(2):151-175.

[6] Fazio R H, Sanbonmatsu D M, Powell M C, et al. On 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ttitud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6,50(2):229-238.

[7] 秦敏辉,周卓钊,钟毅平.网络表情图片阈下情绪启动对认知偏向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5,8(3):46-50.

[8] 黄琼.网络表情符号、卡通表情图片和汉语双字词的情绪启动效应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23-126.

[9] Hermans D, Spruyt A, De H J, et al. Affective priming with subliminally presented pictures[J].Can J Exp Psychol, 2003,57(2):97-114.

[10] Pereira M G, Volchan E, de Souza G G, et al. Sustained and transient modulation of performance induced by emotional picture viewing[J].Emotion, 2006,6(4):622-634.

[11] 郑希付.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3,35(3):352-357.

[12] 王一牛,周立明,罗跃嘉.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8):608-612.

[13] 李兰,黄柳双,肖丽辉,等.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95-497.

[14] 袁凯歌.即时通信中情绪的感知与表达:情绪图标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5] 郑希付.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3,35(3):352-357.

[16] Hermans D, Smeesters D, Van d B A. Affective priming with associatively unrelated primes and targets[C]// 1997,6:96-115.

[17] Schwanenflugel P J. Why are abstract concepts hard to understand[J].Psychology of Word Meanings, 1991.

[18] Derks D, Fischer A H, Bos A E R. The role of emo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3):766-785.

[19] Xu L, Yi C, Xu Y. Emotional Expression Online: the Impact of Task,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ity Perception on Emoticon Usage in Instant Messenger[C].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 79-81.

[20] 申雯.网络符号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The Study of the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Caused by Network Expression and Affection Words

LI Zifei, HU Xiaoyu

( School of Psychology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Nanchang 330022, 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produced by network expression and that stimulated by affection words. The subjects of 36 college students are tested in the classic emotional priming paradigm. Under the two starting conditions, network expression and affection words, subjects were asked to judge the degree of preference of certain target foreign wor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o matter produced by the positive or the negative stimuli, the emotional start effect of the network expression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e emotional priming effect of affection words. Under the negative priming condition, the network expression will push people to make more positive preferences in the mood starting. The diverse and colorful network expression has enhanced the timeliness and interestingness of instant messag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Key words: network expression; affection words;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emotional valence

*收稿日期: 2019-04-30

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19.04.02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 2013 年规划课题( 13jy22)

作者简介: 李紫菲(199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6级心理学(计量方向)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研究方向:统计测量;胡笑羽(198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阅读认知。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346.C.20190610.1639.020.html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8332(2019)04-0125-06

责任编辑:吴旻

标签:;  ;  ;  ;  ;  

网络表情包与情绪词对情绪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