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水库流域发展水利风景区初探论文_杨胜勇

城西水库流域发展水利风景区初探论文_杨胜勇

滁州市西水库管理处

摘要:分析城西水库水利旅游资源开发,从水利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关键词:城西水库;开发建设;水利风景区旅游

一、城西水库基本情况

滁州市西涧湖风景区位于滁州市区西侧,距滁州老城墙200米。在滁河支流清流河小沙河上,西涧湖因傍小丰山,山水相融,汇水面积168平方公里,蓄水7112万立方米,水面9.35平方公里,湖边湿地2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秀水含峰。

城水库流域山地率28%,属琅琊山脉,库边岸坡稳定。水库以上小沟河系呈叶脉状分布,主河道长16km,水库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域,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多集中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030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914万m3,年径流深352mm。

水库枢纽包括南北泄洪闸、非常溢洪道、灌溉涵洞、拦水大坝等。 水库大坝总长2070 m,其中主坝长1650 m,坝顶高程33.0 m,最大坝高25 m,副坝长420 m,坝顶高程33.0 m,顶宽3.5 m。

城西水库现在是一座以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抽水蓄能电站用水等综合利用的重点中型水库。承担为滁州市城市供水的任务,保护下游省辖滁州市城区、滁州市下游城镇、京沪铁路、104国道等重要基础设施,保护人口约40万人,耕地约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可养殖水面面积约0.84万亩;水库水质长期保持为Ⅱ类,现为滁州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所居每日必焚香扫地而坐。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也就是现城西水库大坝中心处。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任知滁州时,作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使二亭闻名于世,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琅琊山、醉翁亭、丰乐亭在城西水库流域内。

二、城西水库发展水利旅游分析

城西水库水利风景区地处苏皖二省交界处,紧靠南京,境内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和合宁高铁,公路有104国道和省道,穿城清流河直通长江,陆路水路交通发达,便于人员流动。

水利风景区发展要做到人水和谐,既要发展旅游又要保护水质,水库只适合观光旅游不适合发展水上设施旅游。要加强对上游的植被保护,污水处理,禁止在上游修建养殖场,工厂和游乐设施。

城西水库水利风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贯穿: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突出琅琊山和西涧湖独特的水文景观,地文景观,人文景观,生物景观和工程景观、并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在布局上按照“一山、一水、十二景区”的景点特色进行规划布局,力求把景区打造成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和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精品工程。

2.1规划范围

规划区内主要以丘陵区和岗地区为主。东南为琅琊山西北部为关山西南部为花山小沙河自南向北流入城西水库,水库流域 是“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山水格局。

规划水面范围以西涧湖正常蓄水位水位29.00米(吴淞高程系)为准,其水域面积约为9.35平方公里,还流域上游二十几座小水库。规划流域区内主要的山体为琅琊山、关山、花山。本区特产药材如滁菊、明党参、黄芪等远销海外。琅琊榆、醉翁榆更是滁州特有树种弥足珍贵。

2.2规划和设计。

西涧湖水利风景区作为展示水利景观、园林景观、地域文化媒介,针对不同的用地性质,建立起人工与自然融合,景观与生态统一的有机系统,突出西涧湖与丰乐亭公园景观、人工大坝、泄洪闸等水利枢纽生态景观,大丰山、小丰山山脉原生生态景观、韦应物、欧阳修历史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清流关与西涧湖密切相关的山体及水域关系。规划保护湖区周边生态环境,借湖水之名,着力营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借琅琊山之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游憩系统,最终实现以树育水,以水引人,以人富山的山水互动格局。

2.3发展目标,建设内容

结合西涧湖景区自身优势特色,将西涧湖流域区划分为主题鲜明、错位发展的东、西、南、北四大主题功能区。

南区以现有琅琊山丰乐亭,蓄能电站,大丰山,小丰山为一线,依托其历史人文资源以旅游观光、寻幽览胜为主要功能突出“人文”特色,琅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留下大量卓越的文化遗产有待保护、发掘景区拥有的“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北区则包含了清流关景区、西部关山各处植被丰茂,山林动静皆宜。动可作为户外运动、攀登探险的绝佳场地其中关山山脉走向明确、脉络清晰,山下地势平坦开阔,适宜部署各类户外运动项目。静可作为生态静思、养生度假的绿色背景,关山峰峦连绵绿林环绕,山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鹭鸟和鸣,不啻为开展生态养生项目的上选之地。以情景体验、户外运动为主要功能突出“运动”特色。其可以划分为山野情怀、古道雄关、田园牧歌等休闲项目。在城郊乡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餐饮服务、生态农业种植、果树采摘、农耕体验、生态度假农庄、度假村等项目。

东区以城西水库枢纽工程南北泄洪闸大坝和水面人工自然景观为依托,开展观光,垂钓,水上运动等凌波乐水活动。西涧湖水上游览区:正常蓄水位29米,水面面积9.3平方公里。 在西涧湖周边设置水上休闲娱乐园,主要项目包括:水上运动、渔民之家、游艇码头、水族展览馆、垂钓培训中心、高档度假区等。 在西涧湖西岸半岛上设置水上娱乐中心。水上娱乐中心内容有:赛艇、帆船、快艇游湖、水上自行车、水上健身球、水上漂流等。 在西涧湖北侧靠近城郊乡设置渔民之家,打造具有渔家特色的小村落,含养鱼、捕鱼、垂钓、鱼产品加工等功能,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风情。在周边半岛上设置度假区。

西区花山及高铁通过区以生态静思、养生度假为主要功能,突出“养生”特色。选择山清水秀的地点开发建设各类生态养生的休闲旅游设施。开展休疗养康体保健、定向越野运动、森林漫步、露营探险、康体花园度假区等, 利用花山体特征,开展森林探险、自行车山地运动等。西部山区适合种植生态林果茶叶、板栗、枣子、桃子、李子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采摘果实活动,河道上游农田设置农耕体验区,提供种植作物休闲场所,引入“市民农庄”的概念,出租给城市居民,供其种植花草、蔬菜或家庭农艺。

立足眼前、放眼未来要将“西涧湖”这个休旅品牌逐步做大做强,融入到琅琊山大景区里。西涧湖地区山水相依,自然风光优美,宜着力强调自身资源特色,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开展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充满活力的滁城魅力城市后花园。将西涧湖地区打造为旅游观光、情景体验与养生度假三位一体“食、住、行、游、购、娱”设施完备、成龙配套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2.4主要措施,时间安排

流域适合发展项目宜选择小规模、分散式布局,连点成线、串线织网,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网络体系,而不宜大规模连片开发,既要避免与相关规划、土地、审批等政策法规发生抵触,同时也要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造成难以修复的建设性破坏。

城西水库连续的环湖湖岸线有二十多公里,可设置电瓶车道、漫步道、自行车道形成沿湖环线;水陆互联系统,设置多处游艇码头,可通过水路将老城和城西水库周边景点相连接。在各主要景区之间构筑系列人工、半人工和自然开放空间创造丰富的开放空间体验。

道路交通整合、补充现有道路与周边规划道路形成统一的交通网络,在重要节点设置地标,使公众能够沿着地标感受空间秩序,创造能够贯穿湖泊、山林、原野的空间体验感,新交通系统的多元选择性,可选择电瓶车、游船等多种形式,湖区确保步行、自行车与公交系统的整合。与现有环境融合的策略,优先利用适宜开发的土地,降低开发成本,结合现有道路构建道路体系,结合现有岸线、山形塑造开放空间,结合传统民居打造休闲旅游设施。

湖沼:城西水库按水利部门的相关规划常水位将提升至29.0米届时开阔水面的水域面积将达9.3平方公里左右为水上运动和各类“水”主题休旅产品的开发建设提供关阔的舞台。

村落:中部休闲旅游活动带内,村落相望、阡陌纵横、河渠环绕,一派自然的田园牧歌风光。建议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居民点撤并建设,选择合适的地点,积极规划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农家乐、务农采摘等项目。如西涧湖景区西北麓的大生态农业生态区,可开展油菜花、滁菊观赏,果蔬采摘、农产品深加工等各类。生态农业观光体验项目。

人文:湖区内琅琊山景区部分历史人文积淀深厚,尚有大量景点、资源可供进一步发掘整理如丰乐亭,龙华寺,红花湖等等。清流关景区历史遗存虽已不多但结合其历史作用和曾经发生过的著名军事战役,可辟为古代关驿文化体验区和古代军事文化体验区寓教于乐。本着展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本土特色在遴选可开发土地时,提出三点基本原则即适建性、可达性和亲水性。适建性,根据用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综合评价,土地分为宜建、适建、限建、禁建四个等级。可达性,主要指用地的交通可达性,不同等级的道路两侧用地可达范围不同,道路等级越高,可达性越佳,反之,则可达性越差。亲水性,主要指用地与水体资源的距离,越近则越容易感受亲水体验,越远则亲水体验越低,超出一定范围则无法感知水体的存在。道路布局在与周边规划道路良好接驳的同时,积极完善区域内路网,努力消除内部道路设施建设不足造成的交通瓶颈。公交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是联络景区与外部以及景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方式。可结合城郊巴士线路同时兼顾各核心景区,线路设置时注意与火车站、京沪高铁站、长途汽车站、城际轻轨站、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良好接驳。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创建城西水库水利风景区,发展水利旅游,可以使库区的水资源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冲,等. 出山店水库水利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中水利,2016(12)

[2]李长团 水库型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大众科技,009,20(05),100-105

论文作者:杨胜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城西水库流域发展水利风景区初探论文_杨胜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