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南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药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陆志仁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90441

【摘 要】目的探究淞南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社区健康体检中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的400例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前期干预模式,实验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干预时间均为一年。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糖尿病转化率分别为27%、13%;实验组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后的平均转化分低于干预前;实验组干预后的BMI、WHR、FBG、TC、TG 5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体质辨识结果进行相应中医药综合干预的管理措施效果明显,可以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30-02

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1]。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2]。近些年来,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我中心2014年申报宝山区卫计委中医治未病课题《糖尿病前期人群体质辨识与中医干预方案的研究》进行立项研究,下面是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社区健康体检中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的400例高危人群(纳入标准:年龄18~75周岁者;符合上述IGR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者)均自愿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且进行后续随访的记录,下面是两组患者的具体资料:对照组:200例患者。男109例,女8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1.32±5.61)岁;

实验组:200例患者。男108例,女92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71.45±4.86)岁。

注: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以上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

1.2干预模式

(1)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前期干预模式。在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强调糖尿病前期预防的重要性;饮食方面控制每日能量的摄入量,五大营养素的供应要均衡,合理膳食;每周进行3-4次的体育运动;每3d监测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

(2)实验组:根据体质辨识结果采用相应的中医药综合干预。

①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根据中医理论进行体质的辨识,对于偏颇体质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且给与相应的药茶、药膳指导[3];②依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中医调养调治方案(食疗药膳、穴位按摩、保健操、艾灸、足浴)。基本方采用滋阴润燥的原则,标本兼顾,再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体质,在药膳上进行加味:①食疗:可适量食用山药、小麦、豆腐、木耳、燕麦等健脾、滋肾作用的食物。②药膳:基本方为山药扁豆粥:山药 30g,白扁豆 30g,粳米 25g 煮粥。阴虚体质加玉竹10g;阳虚体质加肉桂2g;气虚体质加黄芪20g;痰湿体质加陈皮5g;湿热体质加黄芩5g;气郁体质加郁金10g;血瘀体质加桃仁5g;特秉体质加防风5g;兼夹体质则可叠加配伍运用。③足浴:可用温水浴足,水温保持在 40℃左右,每次30~40min,1~2次/d。④经络保健:足三里穴每天按压5min 左右;每天艾灸足三里穴10min左右[4]。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糖尿病转化率

采取干预措施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转化率,并且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如下:

对照组:有54例研究对象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转化率为27%。

实验组:有26例研究对象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转化率为13%。

2.2实验组观察对象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前后对比

记录实验组观察对象干预前后的八种中医体质的平均转化分,并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后的平均转化分低于干预前,具体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并且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前期属于“消渴病”“脾瘅”范畴,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5]。中医药综合干预,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方面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人的体质状态,体现以人为本、因人施护的特色,在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发病率逐年递增的当下重视糖尿病预防,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将糖尿病的治疗向糖尿病的预防转移,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彰显出来。

实验组对于偏颇体质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且给与相应的药茶和药膳指导,所推荐的食物和药物膳食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每日的足浴和经络保健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流动,尤其针对足三里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偏颇体质。较之于常规的干预措施,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位研究对象的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干预举措,从整体上控制病情向糖尿病发展。

在我中心的本次实验中,实验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干预一年后的糖尿病转化率为13%,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采用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教育干预的管理措施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玲玲,鲁红云,曾映娟,等.酮症和非酮症起病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12):763-765

[2]汤春红,韩昌绍,王纲,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现况调查及对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的借鉴[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55-2258.

[3]李文东,吕树泉,苏秀海,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7-22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4-5.

[5]张前进,窦攀,王学美,等.糖调节受损与中医体质相关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1):1-4.

论文作者:陆志仁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淞南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药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陆志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