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具体实施工程造价的过程之中,会发生各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细致分析这些问题,分析影响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从而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来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目前,从事工程预算编制的人员要站在建筑企业位置来分析,逐步的强化自身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各类途径来学习工程预算编制方面的知识,提升预算的科学、合理性,才可以很好的避免超预算情况的发生。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益。然而受人为、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不稳定因素较多,且难以预见和控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造价预算将产生偏差,严重将造成超预算现象,因此需要时刻的严格控制施工成本。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一方面,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有市场、环境等等。虽然在工程之初对市场风险、材料价格波动等做出了预测,但这些预算并不都是相当精确的,需要的是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将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降到最低,所以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位不清晰,所选用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工作人员对预算的重要性以及流程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或者某些预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有所欠缺、也没有很强的责任心,那么他们对工程情况调查也就不够深入、详实。他们的造价预算常常会出现差错,对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不能正确预测和全面反映。在实际工程中,造价预算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就丧失了它的指导作用,建设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超预算行为则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
1.2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建筑造价预算是在工程设计完成后发生的,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造价人员不仅能识图、还要懂的定额的计价规则、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方案的编制、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以及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由于其综合素质的低下会使其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预算的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
1.3市场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导致超预算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当前市场中,市场环境不断地改变,建筑工程的项目所具备的时间长、跨度大范围广。预算人员没有对市场环境有个明确的分析,就算是对造价预算的编制足够合理,但是在预算的结果上仍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上看,产生这些问题的条件虽然不能全部避免,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2.1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质量
要想使建筑工程顺利高效的进行,对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进行严格的控制十分有必要,完善有效的预算编制应该包含众多的内容。首先,造价管理人员的选拔: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人员,尤其注重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道德素质,在实际的工作中,造价人员能够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工作,避免预算工作出现缺项、漏项等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的设计概念、预算管理等,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场施工的基本情况,从而才能进行有效的预算。因此,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与现场施工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有效的了解到施工现场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对预算有着更好的把握,在工程开展之前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估价分析,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对预算资金可以做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做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出都有相关的审批手续,每一个小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都有相关的监督人员和程序,严格把握好资金的使用权利,要做到项目和方案优先于人事关系;如果在建设过程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或者之前没有预见到的情况,要坚决避免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企业应该做的是开会讨论,集思广益。会议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修改并且提出新的施工方案,预算估价者可以适当修改自己的预算方案,预算执行者汇报施工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的资源。
2.2熟悉建筑施工的图纸、提高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果想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施工图必须熟悉,不仅要求造价人员熟悉,其他管理人员及单位主要负责的领导应熟悉、了解图纸内容。对一线操作的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避免由于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增加预算。预算人员应当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序,将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到实际工程中。不断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以及行业的法律法规,了解市场项目的基本流程。
2.3对市场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研究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时,预算人员首先做的是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调查与了解,当预算出现偏差时,也能明白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实际的市场调查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市场预测,对建筑材料的价格有一个的明确的认知。这样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最大限度的将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结合在一起,降低预算超出的几率。政府在其中也要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市场监管,加强与改善工程造价监管,维护市场竞争。例如2017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通知》,完善工程造价监管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预算条件。深化工程造价咨询业监管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行行政许可证的办理业务,提高审批的效率。从而发挥个人在工程造价中的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造价的信用承诺,促进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看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建筑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以及规格、信号、大小的统一。预算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品质与性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客观、理性的分析各种问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调整。
结束语
总之,目前,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想要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就在于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之上,在市场化运行的时候,建筑企业要科学、合理化的控制在造价预算,才可以更好的保障企业资金流转。在目前的形势下,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的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谋其更多的机遇,并未针对工程成本与造价实施必要的精细化管理,容易引发企业财务相关问题的出现,最终也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实施。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振.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36):126-127.
[2]徐华.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8):176-177.
[3]刘文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95.
[4]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1):201-202.
论文作者:李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