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应用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吴贺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为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各个城市加大市政道路建设,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质量标准。在整个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是最为关键的基础环节,是保证整个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本文对其应用加以介绍,并提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应用 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的带动了市政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工程的施工工艺还是施工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水泥稳定碎石的选材方便、强度高、水稳性好,作为一种较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在市政工程公路路基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易于出现泥稳定碎石的开裂、性能不稳定、干缩等问题,而严重影响到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因而,研究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施工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水泥稳定碎石应用进行介绍,并着重介绍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为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工作原理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是一项应用较多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以级配碎石为骨料,结合胶凝材料与灰浆来填补骨料中的空隙,摊铺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主要是由碎石颗粒嵌挤锁结结构和灰浆质量决定。一般情况相下,初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较高,伴随着龄期增加强度随之增加,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和抗冻性能。在具体施工中,级配碎石主要是起到骨架材料作用,通过压实和摊铺来提升嵌挤效果。

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技术特点

与普通的道路施工技术而言,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优势更为突出,其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取材便捷,其中包含的水泥和粗细集料,水泥可以使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集料可以选择人工碎石和石屑混合而成,并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其二,工艺较为简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拌合、摊铺和压实即可完成,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而言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其三,性能优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强度和抗压性能较高,可以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其四,结合设计要求,灵活调整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提升道路基层强度。

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原材及配合比的选取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配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需加强材料性能的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水泥和碎石作为主要构成原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的水泥、碎石等原材料均需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以下简称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1)水泥:可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强度为32.5或42.5级的水泥。

(2)碎石: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宜按粒径9.5mm~31.5mm、4.75mm~9.5mm、2.36mm~4.75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并符合相关规范中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要求。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粗集料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限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限指数小于9。混合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25%。集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同时级配曲线应为圆滑曲线。

表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

(3)水:拌合混合料和养生用的水,应采用清洁的饮用水,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开工前按设计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含量和强度,通过试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重型击实试验法),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后,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3.5MPa,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8%。

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效果,应尽量限制水泥、细集料和粉料的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施工中要求水泥稳定碎的水泥含量宜控制在3.0%~5.5%,合成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应控制在3.5%以下,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也不宜超过1.5%)。取得符合水泥稳定碎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生产配合比,用振动法求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过审批后方可指导施工。

3.2施工准备

在土路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制定一个相应侧限,通过代替边模确保路缘位置的压实程度以及标高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材料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要求土路肩跟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厚度保持一致,并且宽度控制在 50cm 左右,在对土路肩的内侧进行处理时,通常选择方木立模以及人工整平等施工办法。除此之外,在土路肩每隔 30m 的位置开挖泄水沟以便于施工过程中排水的顺利进行。

3.3水稳碎石的拌和

为了方便施工,便于拌料,多是采取厂拌法进行配比,拌合站场需要选择那些地宽,交通便利的区域。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好不同规模的碎石,按分仓堆放标示取样,要想全面保证混合料生产顺利,实现质量要求,需要全面调整好相关的设备,使设备运行良好,确保一次性拌和完成,通过试验得出结果,按结果放大比例,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施工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集料颗粒比例做好调整,保证设备满足拌和要求,实现配料准确,拌和均匀的根本目的。拌和含水量的控制非常重要,需要保持最佳含水量,标准规定为 0.5~1%,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才能补偿施工过程中水分蒸发出现的损失,同时,为了保证水分充足,还要按照集料所处的环境做好含水量控制,保证含水量与气候及气温变化相符合。按照时间早、中、晚不同适当对水量做调整,这样运输时才不至于缺少水分,造成离析现象。

3.4摊铺技术要点

下基层的摊铺过程: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下承层的保护工作,在对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先利用推土机进行粗略的整平,再使用平整机刮平,最后再通过人工进行精细整平。①根据运输车的吨位,计算并且审核各个车料的具体堆放面积。严格控制卸料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路断料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再补料的情况。②在道路建设施工之前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性能指标系数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以 1.25~1.30 作为选择和应用范围。③将混合料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之后,利用推土机将其整平,在道路中间每隔 10m 的位置测量高程,然后利用平地机完成精平。

上基层的摊铺过程:①在首次摊铺集料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松浦系数的下限 1.23,先摊铺 20m,在完成碾压工作之后立即对 3~5 个断面的具体标高进行测量,要求在每个断面上设置 3 个相应的测点,尽可能的减小松浦系数的误差。②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拌和机能够与摊铺机相互匹配,要求摊铺机可以持续施工,减少停机待料的时间,有效的将摊铺速率保持在 1m/min。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该避免进行纵向接缝,选择两台摊铺机在前后相距 5~10m 的位置同步进行摊铺。同时避免出现集料离析的状况。④由于下承层有局部低洼的现象,常常会造成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这就需要利用齿耙先将基层表面耙松,然后才可以使用新拌合好的混合料对表面进行找补整平。⑤对于变宽了的路面无法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时候应该利用人工进行摊铺,要求将松铺系数保持在 1.3~1.35 之间,并且重点解决离析问题。

3.5碾压技术要点

在完成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施工后,需及时进行碾压施工。碾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稳压阶段;②振压阶段;③静碾阶段;④收光阶段。为了初步稳定已经摊铺好的混合料,需要进行稳压作业,经稳压后,能够使混合料在振动碾压时产生的推挤得到有效减少,所以,进行稳压作业的压路机不能使用太大吨位,通常情况下在12~15t为宜。在压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振亚,振亚的作用是将路面基层压实,尤其是路面基层下层部分,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振动碾压所使用的压路机通常为12~18t。同时,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需要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在振压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碾压状况对振压的幅度和频率进行合理的设定,通常设置为高振幅和低频率的碾压方式,这样能够使基层全厚范围内都能得到有效的压实度,且压实效率也能得到提升。使用何种碾压方式进行振压,一方面和压路机的型号以及混合料的状态有关,另一方面还和铺层厚度和基层强度有关,总之,振压的结果要使其密实度满足相关的要求,而不会发生副作用。经过高振幅、低频率的振压后,基层深层的密实度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基层表面的密实度还达不到要求,尤其是表面5~10cm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静压作业,静压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基层表层的密实度,另一方还能够防止振压对基层表面造成的破坏影响。用于静压作业的压路机宜使用单钢轮压路机,吨位以12~18t为宜。

3.6养生

经过碾压作业后,混合料已基本成型,这时还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合格则开始对道路基层进行养护,一般情况下,养护周期大概为7d。养护过程中,需要使用土工布或者密封薄膜覆盖在道路基层上,同时使用洒水车对路面基层进行洒水作业,使其保持湿润,进行洒水作业时,禁止洒水车急转弯和急刹车,要保持缓慢行驶,为防止水压对基层表面造成破坏,要保持洒水喷头朝平行以上方向,同时要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4结语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其在整体性、稳定性及承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工程实过程中,要从原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拌和、摊铺、碾压及养生等各个阶段加以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每个环节都能按质按量施工,才能保证整个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霞.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02-104.

[2]汤润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0):270-271.

[3]张玉福,钱璞,张玉娥,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11(7):20 -22

论文作者:吴贺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应用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吴贺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