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世界观的总体特征_哲学论文

论哲学世界观的总体特征_哲学论文

论哲学世界观的总体性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性论文,世界观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这是目前国内各种哲学教科书中普遍认可的一种表述。这一表述突出了哲学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的、总体性的认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最高智慧”。而在阐明总体性认识或“最高智慧”这一特点时,各种教科书多是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的角度说明了两点:一是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二是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所揭示的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它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而具体科学所揭示的则是特殊规律,它只适用于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这种阐述说明了人类认识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又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处于不同层面的多种多样的事物,从而把不同层面的不同的事物纳入了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使它们成为具体的认识对象,形成了具体科学。然而多种多样的事物不仅以各自的特殊性而相区别,而且由于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性,同时又由于“人的精神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①],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了解,总要穷根究底,追本溯源。所以,人们有了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就必然要有对总体的认识,必然要有对最深层的本质和规律的探求。这就是哲学。哲学从本性来说就是一门穷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学问。也就是说,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处在人类知识层级的最高位置,它在整个人类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肩负着与具体科学不同的特殊使命和任务,这就是从整体上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整体结构、普遍形式和一般内容。因此,哲学它具有总体性的特点,被称之为“最高智慧”。但这只说明了在认识分工里,总要有一部分或是一种理论思维形式来担负起这个追本溯源的任务,从而仅仅说明了哲学作为总体性知识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和外在的依据。而没有揭示这一根本性、总体性的特点的丰富的内涵。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现出极其广阔复杂的层面,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特殊性、局部性,具有更高程度的普遍性和更大范围的全面性,人类的知识在性质上和广度上都有了重大的改变。面临世界之交,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国际社会都公认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基本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亦即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全面探讨将成为人类认识的重点。所以,仍然仅就哲学与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的分工来阐述哲学世界观的总体性特点,也难以使人信服。象数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等横断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都如同哲学一样,普遍适用于整个世界,然而它们不是世界观,不是哲学,而是具体科学。为什么它们的理论知识具有普遍性却不是哲学世界观,不是对世界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认识?这正是要进一步说明的。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宇宙,但实际上,哲学所把握的世界是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世界。哲学正是从人与世界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出发,去观察、理解现实世界,并以这个认识为基础去认识、说明广袤的宇宙,通过有限而达到无限。也就是说,哲学世界观作为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认识,作为“最高智慧”,并不是要为世界的整体的无限性的存在和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去回答只有全部科学的积累、只有人类在其无限延续的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渐认识和回答的一切问题。同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广泛的、复杂的、多方面的,哲学世界观作为总体性、根本性的认识,也不是要去揭示、研究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穷尽人类面临世界所碰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就在于它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②]哲学认识的总体性就在于它是从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回答、解决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二者如何存在的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哲学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哲学作为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最高智慧”,就必须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特定理解的角度去考察、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本活动形式,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矛盾,是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本质的反映。也就是说,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主要不是因为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由于哲学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去思考、观察、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才成为超越现实、超越具体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也正为如此,在哲学领域里保留了思维的最大自由度,它可以对科学暂时不能解决,或永远不可能确定无疑地获得解决而又确实是人类理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存在与思维、世界的统一性、时间空间的无限性等等),给出一种或多种多样体现着智慧的回答,尽管这些回答可能是幼稚的、不完善的甚至是猜测的,但只要它是哲学上的认真的思考,就可能启发科学的心智,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具体科学所以不是总体性的认识,所以不是世界观,主要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哲学,而是在于它们都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人与世界关系中的这个根本问题本身的研究和回答。当然,这不是说具体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不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事实上具体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要以正确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前提的。具体科学实质上可以说就是对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各种具体观点和具体方法的积淀。所以,具体科学只是从具体科学知识这个角度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解,是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特定的把握,但却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个最普遍的、统一的本质问题本身的解决。因此,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上曾有的思想家、科学家由于不明白这个根本的区别,而把某种具体的科学观点、方法上升为哲学的高度,把这种具体的观点、具体的方法当成是一种根本性的认识角度,当成是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个本质问题的一种答案,结果混淆了一般和个别的界限,以偏概全,成为本质上是错误的一种哲学观点或派别,开了科学的倒车。如宇宙热寂说、唯能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等理论的荒谬性就在这里。甚至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总体性认识的哲学概括水平还很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把人们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认识或特定历史条件下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观点,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同样,如果把哲学实证化,把哲学降低到一般知识层次上,将会导致哲学本性的泯灭。哲学也就失去了作为哲学,作为世界观,作为总体性认识,作为“最高智慧”的根基。也许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宗教的消灭,象“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一类问题,有一天可能不再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和深化,哲学必须确立新的研究对象和命题才能继续发展。然而,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却仍是人类认识的实践活动中的恒久的研究对象和命题,仍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根本关系,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形式的统摄作用将会表现的更为突出更为尖锐。从思维与存在这个特定角度研究不同对象的共性的本质和规律,仍是涵盖一切的哲学的使命。总体性仍将是哲学世界观的一个基本特点。

哲学世界观正是由于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特定的角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总体地把握,从而保持着对各门具体科学的超越性。但是哲学世界观的这种总体性认识的获得,哲学对世界这个总体的研究,又离不开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保持着超越性,但又不能超越于具体科学。哲学作为“最高智慧”不是从哲学家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哲学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立足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是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并获得生命力和灵感的。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具体的活动方式。这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创建并建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具体的学科内容,从而成为哲学研究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基础。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把握,只能通过对人的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结和概括,特别是通过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来实现。具体科学越是发展,人类对自身、对外部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方面的认识越是完善和深化,哲学研究也就越是具备现实的可靠的科学基础。哲学世界观的总体性的特点,哲学作为“最高智慧”正是在这个不断发展着的现实的科学基础上跃升和发展起来的。古代思想家就已经认识到了哲学世界观的这个总体性的特点,甚至看到了认识分化和分工的趋势,但是,当时还不具备把哲学从一般知识层次上提升出来的现实的科学基础。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把哲学看作是最高智慧,并认为这种最高智慧与非智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同原始神话的那种幻想意识相区别,哲学是要对自然寻求一种合乎理性的解释;二是与实用知识、技能智慧相区别。哲学是属于最高智慧,是研究存在的一般本质的学说,是和研究具体事物的物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相区别的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但是由于当时科学还没有分化,具体科学还没有从哲学这个母体中分化出来,所以,这时的哲学,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都没有摆脱哲学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的性质。但这并不能否定早在哲学之初,哲学就被理解为是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即“最高智慧”这些正确的见解。后来,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从哲学里边不断分化出各个部门科学,哲学则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总汇到否定知识总汇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反映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而当人们“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③]时,那种包罗万象的哲学就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完成了哲学史上这一根本性的变革。这个变革集中起来说,就是把哲学由原来关于世界的知识总汇变成了世界观的理论,从而突显了哲学作为世界观本应有的总体性、根本性认识的特点。哲学作为世界观否定了旧哲学的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的性质,就意味着认识上要有一个分工,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应划归具体科学,不同的对象为不同的学科所研究;哲学则要研究世界这个总体,研究不同的对象的共性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应当纳入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这种研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哲学不应当再去追求那包罗万象的作为“科学的科学”绝对真理体系,而应“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辨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④],到达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显然,知识不分化,科学不发达,哲学就作不到这一点。所以,哲学真正成为世界观,成为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的条件,就是要以知识的分化、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也只有奠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才能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哲学的总体性和科学性是分不开的。哲学的科学性也就在于它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就在于它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世界观之所以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不仅是因为它是对外部世界的总体反映,而且也由于它是对主体状态的集中反映。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于把世界改造成适合主体需要,满足人们的利益,建立一个把客体统一于主体人的理想世界。人的一切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在内,都在于力图使宇宙中的各种物的因素和关系为人类的发展而存在。哲学世界观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综合把握,实际上是主体——中介——客体系统的历史综合,是在主体——中介——客体三个环节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着的,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尺度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哲学世界观作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主观自生的编造,这种总体性的看法、评价,无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但它又不是纯粹客观的描述。这个描述又总要反映主体的愿望和要求,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评价。离开了主体,客观世界本身是无所谓“观”的。所以,人们从现实世界对人的关系中提出世界观的问题,是为给人们解决自己活动中的矛盾提供一个总的规范原则和认识框架的。世界观正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实践则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主体的看法、评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斗争的反映。主体的愿望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中介才能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现实世界的内容也只有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反映到人脑,构成人类认识和世界观的要素。任何世界观都是作为一定社会的实践结果和产物而存在的,世界观作为总体性认识的概括水平和程度,实质上是受实践发展水平、实践的深度、实践的性质制约的。但在构成世界观的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系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和要求。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人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的主导作用。大家都知道,人虽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是他自身行动和认识活动的中心。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是绝对的。否认这一点,人的认识和活动就会失去客观基础,然而人们对这种联系的认识和描述,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出发的,从一定的参照系统出发的。也就是说,人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察、描述、评价、改造现实世界。所以,从实质上说,人们的任何一个认识,任何一种知识都有主观性一面,都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体现,都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反映。但哲学世界观作为总体性、根本性的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总体性的评价,就在于它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总的趋势的反映。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全面的集中的反映,是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综合的反映,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集中表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⑤]毛泽东还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意识是一定要反映出来的。要他们不反映不表现,是不可能的。”[⑥]任何一种世界观总是要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在社会成员之间渗透、传播、影响他人,力图成为社会的人们精神世界的普遍因素,从而达到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控制、改造。也正因为如此,哲学世界观才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提供一个基本规范和准则,提供一个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人们的哲学世界观一旦形成,它就作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定势存在着。而只要这种定势存在着,它就要迫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沿着这种思维惯性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影响、制约着主体接收、加工、处理信息的感知过程和思维过程,从而从宏观角度影响、制约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和改造方式。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理论都不免主体的参与,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工具的产生,大大加强了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主体地位的提高,都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深化的反映。

总之,哲学世界观的总体性特点,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普遍性程度的大小,也不应理解为是包罗万象的含义,而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个特定角度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种总体性的把握,同时也是对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总的趋势的反映。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2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页。

⑤ 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89、391页。

标签:;  ;  ;  ;  ;  ;  

论哲学世界观的总体特征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