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_李维论文

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_李维论文

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价值论文,责任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具备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并非一日可成,而须企业长年累月的修炼。兼顾伦理与价值的经营观念,是造成企业价值与品牌精神的关键,也是组织文化核心以及事业成功的动力。

现在经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对手,也来自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当下有一些企业的道德观念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主动担负起了许多社会责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重视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正逐渐呈现的趋势是把对顾客的责任摆在第一位,其次是员工福利,然后是社会公益活动,最后才为股东利益。事实上,这些知名企业的贡献,也逐渐成为重视商场伦理的标竿企业。

1996年起,美国各媒体质疑耐克公司(NIKE)剥削亚洲国家的工人,使耐克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回溯至1993年,也曾经有人举发沃尔玛百货(Wal-Mart)卖场的服装是出自孟加拉童工之手,于是抗议全球化企业的人士纷纷要求改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作条件,并提高工资待遇,美国国会也随即立法禁止进口利用童工生产的产品,从而使得孟加拉的纺织业不再雇用童工。

舆论界一般认为,企业剥削外国劳工以获取最大利润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此问题似乎需进一步的思考:孟加拉纺织业不再雇用童工后,这些失业的孩子能回到学校吗?而印尼也有将近12万名劳工为耐克生产鞋子,试想他们如果没有了这份工作,其中一部分人是否会因此而无家可归,甚或做其他更差的工作?经济大师鲍尔·克鲁曼(PaulKrugman)说:“这些落后国家的失业孩子,有的转做其他条件更差的工作,有的流落街头,不少更是被迫为娼,更重要的是,并非因为出口业劳工薪资低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贫穷,而是因为他们原本就穷困,所以即使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很差的待遇,但对于他们来说要比其他选择好得多。”

这如果涉及到更深层的管理思维,则是我们如果将本身的价值观全然套用在别的种族(或国家)上,那么企业还有没有办法发挥应有的能量?

李维“好样的”的做法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1950年代早期就已经发生过。当时美国人权法案还未实施,美国仍处于种族隔离政策下,李维(LeviStrauss&Co.)牛仔裤公司已难能可贵地承诺非洲裔美国人平等的工作机会,取消美国南方工厂中种族隔离的做法,慢慢发展成上世纪60年代优良的社区与传统。

为了在工作时间的长短、合理薪资、注重环保、禁用童工等“原则”上避免遭到反国际化人士的非议,李维经常派遣督察到世界各处进行“临时检查”,以免在经营举措上对上游的供应商所在国有冒渎之举,因为就曾有个孟加拉合约厂雇用未满14岁法定年龄的童工,而明显地违反了李维的“社会良心”。但这些幼童又多半是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旦丢了这个差事,又将被迫转做当地更不合乎人道的工作。或许有些道德极强的公司便直接命令合约商解雇这些童工,但李维对合约商“晓以大义”,暂停雇用童工却仍然支付薪水,而李维公司也承担起童工复学教育的相关费用(虽然李维并没有义务要这么做),一旦这些童工达到14岁后可以再回到工厂上班。这样,三方都可以受益:小孩不致辍学并能维持家计,合约商则保住了李维这位大客户,而李维赢得企业伦理的美名。

此理念在1990年代固化成长达21页的伦理手则,表达了该公司善待员工的哲理,并训练管理者如何去推动组织文化,更好地将社会责任纳入到李维公司全球人力资源的关怀方针里。

诚信才能解决经营危机

数月前,屈臣氏连锁店(watson)被指控出售了厂家回收的过期产品,有欺骗消费者之嫌,从而导致该公司必须接受司法的调查。但是,屈臣氏几度在媒体的答辩中,并没有明朗地表示他们的诚意和解释这一事件的真相,从而给他们的形象造成了更大的损害。也许屈臣氏是想让时间来证明一切,证明它是清白的,但社会大众却觉得他们是在采取拖延战术来遮掩真相,结果是“反被聪明误”。惟一显示事实的方法,就是公开、公正地采取与批评者相对应的策略,而不是传递一些模糊的信息,反而给人以强辨之感。

日本企业也曾犯下过如此的错误,在2000年,日本雪印乳业株式会社因乳制品使消费者中毒,但是该公司却偏要在媒体上为他们的形象作掩饰。随着厚生省的调查报告出来,雪印才在报纸上登出全版的致歉信,终于用“食品中毒事件”替代“品质事故”的字眼,并承认“对问题产品的回收和信息的公开太慢”,“在说明原因时也是颠三倒四的”,且因差劲的应变措施导致消费者不再信赖他们,深感“没有辩解的余地”。然而迟来的道歉所付出的代价是,雪印相关产品被通路商拒绝销售的损失,粗略地估计将达到220亿日币,且品牌信用恐怕需要10年以上才能恢复过来。

分析企业在媒体负面报导后的应对逻辑只有三种:第一、报导不实但无伤害力,企业可以不予理会;第二、报导不实但却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此时企业必须提起法律诉讼;第三、报导真实且具极大杀伤力,企业必须立即改正错误,并让消费者都看得见他们的改正措施。

1982年,美国有人对强生(Johnson&Johnson)公司作了一个恶作剧,在其极畅销的泰利诺(Tylenol)胶囊里下了毒。对此,强生却迅速地将所有泰利诺产品从货架上回收,负责人还亲自在电视台向全美消费者道歉,并告诉消费者,虽然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但他们仍将尽一切努力减轻伤害。

强生在经历的危机时候,能够立即采取诚正信实的策略,不但在事情过后保住了消费者对泰利诺药品的信心和忠诚度,也赢得社会的敬重与企业形象。

寓“社服”于“客服”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地区开始大建工厂,然而会遭到一些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即使这些企业的到来会对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有好的影响,但是为什么他们会反对?就是因为有部分的企业还是有一些安全隐患或有严重的污染,总让当地的居民感觉到他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活品质没有保障可言,仿佛这些企业就是他们的恶邻居。

因此,厂家在开张设店之前,需要自制自律,充分考虑到安全设施,还要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如修建公园或地下道、栽种行人道旁的树、为社区提供运动设施等。在台湾地区,统一超商就以“方便的好邻居”而自居,他们协助寻找失踪的儿童,以及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返家等社区公益活动,以增加他们的亲和力。现在统一在台湾地区就有2000多家便利店广布全岛,几无居民持反对之声。

这种以社会服务开创商机的经营模式,英国的“美体小铺”(TheBodyShop)可说是个中高手。该企业主要产销化妆品,但很少做广告,也不靠名模代言,甚至没有设置营销广告部门,美体小铺以回归原始、自然的诉求,积极地与公益和慈善团体合作,绝不让产品违反环保标准,其化妆品配方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天然植物,并采用简单可回收的包装。该公司最特别之处,就在于鼓励员工利用上班时间从事“社会服务”,协助社区或社团进行环保活动,每年拨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去保育动物、拯救雨林,还在印度设立孤儿基金会、在新加坡改善老人住所及保护女性防范暴力,堪称是举世第一家寓“社服”于“客服”的企业,许多消费者因可分享社会公益而愿意惠顾。

美国西北航空(NorthwestAirlines)更将“好邻居”的精神,扩展到四海一家的范畴,通过“空中照顾计划”(AirCares)来支助多个慈善机构,包括“美国红十字会”、“救世军”(TheSalvationArmy)、“青少年奖励”(JuniorAchievements)、“提供小孩玩具”(ToysforTots)等。此外,为了提供免费机票以运送病童到曼菲斯的“St.Jude儿童研究医院”接受治疗,西北航空鼓励乘客为此慈善义举捐赠飞行里数,在此活动展开的首月,就获得120张免费票,得到了超过1300万“让世界昂首”(Worldperk)的里程数。

让员工安身立命的胸怀

以制造隔冷保暖Polartic纺织布闻名的美国马尔登纺织厂(MaidenMills),1995年圣诞节前遇到了火灾,被迫停工数月。若按常理判断,所有的劳工都临时解雇的危机,但是该企业的老板艾伦·佛尔斯丁(AaronFeuerstein)却在工厂重建而没有营业收入的期间,仍给付1000多名员工1.5亿的薪资。一个简单的理由是,70多岁的佛尔斯丁在年轻时,目睹过很多次纺织厂南迁,只因美国南方劳工成本低廉很多,但后来有不少都破产了,这让他觉得过度节俭成本而没有顾及品质。精简成本所带来的好处是一时的,但品质所贡献的利益却是永久的。要达到高品质,员工是关键的,一个有远景的企业需要富有技术并能够委以重任的人才,而不是廉价的劳工。如今,马尔登的职员和客户都对它有无与伦比的品牌忠诚度,该厂的生产力更是臻于至善。在李维牛仔裤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知名品牌过程中,道德声望也有口皆碑。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后付之一炬,公司首次陷入了营运的危机中。为了解救燃眉之急,李维向下游批发商筹措贷款,使它在新总部和工厂重建时仍有能力继续给员工发工资,从而度过了这次危机。类似的情况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再度重演,当时李维的首席执行官华特·哈斯(WatherHaasSenior)也是领导员工在旧金山的瓦伦西亚街的工厂东山再起。

结语

保护地球资源,关怀人文环境,扩大商业新思维,如“人类观”、“智慧消费观”、“生态至上观”等,都是企业想要长治久安的根基。就全球宏观层面而言,并非只有绿色和平组织、反核团体这类机构才有伦理心,其实那些参加国际商务高峰会的各国代表,不乏有决心去解决社会的贫穷等事宜的人士。就区域影响范围而论,商家在择地建立工厂前,务必率先思考脏乱、污染和噪音等问题,立志做“好邻居”,以免妨碍社区环境。唯有真诚的公关,才有机会通过沟通将所有的抵制、反对降到最低。就企业个体本身而言,永续经营要通过社会营销观念,同时考虑到公司的利益、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公共利益,以建立非凡的价值。对企业而言,兼顾伦理与价值的经营观念并不是一种反省行为,也不是赚了大把钞票后的一种良心上的补偿行为,而是组织文化的核心以及事业成功的动力。

标签:;  ;  ;  

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_李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