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构筑学生心灵家园论文_付德容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构筑学生心灵家园论文_付德容

付德容(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小学 重庆 巴南 401320)

摘要:班级文化属于重要的隐性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也大有裨益。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当重视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013-01

班级文化,即是对班级教育气氛和学习风气的文化建设工作,通过班级文化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大有裨益。众所周知,人能够改造环境,环境同样对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重视“第一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从最开始接触学生进行计划准备和方案设计,包括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班级文化建设创想等等。对于初中生来说,班级管理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流露出无所谓的姿态,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变得散漫,这时候教师再想着手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有些迟了。因此,当学生对于初中新环境、新班级、新教师和新同学还陌生时,也是他们印象最深刻、最遵守纪律的时候,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开端,对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自觉遵守,从而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并成为习惯。

以教师第一次接触学生为例,教师首先应当着装整洁干练,神态自若,在进行讲话和发言时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原则又不能给学生留下刻板的印象等等,具体的尺度教师应当自己把握。在进行具体学生接触时,教师还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辞,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点和处理事情的能力,给学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自觉听从教师的意见和要求,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重视外在环境建设

班级的外在环境除了教学设备条件之外,还包括班级环境卫生、教室标语等多个方面。外在形式属于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一般初中生进入陌生环境之后,会对环境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改善自己的一些习惯去适应环境变化。比如在发现班级卫生干净整洁时,很容易在前期养成爱护教室环境的习惯,降低班级管理难度。另外,干净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和教师亲切的微笑,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内心感受,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教师来说,班级美化和标语的张贴并没有多少难度,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以学生为本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感受到班集体带来的人文情怀,逐渐热爱班集体的学习生活。

当教师做好班级建设计划和方案之后,要保持前期做下的基础工作,提醒学生按照《班级行为规范》等要求保持下去。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作表面文章,而是应当将班级精神贯彻落实在每一方面,使班级在运转过程中始终执行着班级文化的标准。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讲,班级文化虽然建设得美观漂亮,但是在实际落实中却松松散散,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形同虚设,影响了班级的学风和氛围,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平平无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应当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主动出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同时,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上精神。

三、班级文化建设要重视规章制度落实

集体中的个人对于集体的认同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的开始往往需要规章制度的管理,在整齐划一中了解融入集体的优点和好处。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同样如此,在学生刚进入新环境之后,教师应当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约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班级文化,进一步成为班级文化的主动建设者。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教师应当注重制度的全面性,有奖有惩,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和理想,逐渐达到班级文化要求下的标准。班级规章制度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这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避免出现“想当然”的情况,规章制度过于严格将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严重影响学生对班集体的感情,过于松散又不能约束学生,达不到很好的建设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班级规章制度的细节制定,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班级规章,促进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另外,教师要注重带领班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高班级团结协作能力和凝聚力,使学生不断感受班级文化带来的好处以及凝聚力强的集体带来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从细节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但能够带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坚强勇敢、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要将文化理念融入教学中,使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培养出有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李霞.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论文作者:付德容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构筑学生心灵家园论文_付德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