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附红细胞体和焦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红细胞论文

一例羊附红细胞体和焦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红细胞论文

一例绵羊附红体与焦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绵羊论文,一例论文,虫病论文,附红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病

近日,邢台沙河市张某带100多斤的发病绵羊前来就诊。张某现存栏40余头,一月前到现在零星发病已死亡3头,这是第4起病例,症状基本相同。此羊发病5~6天,病初放牧时离群呆立,采食减少,喜卧,高烧。近两天呼吸急促,未见咳嗽症状。后见排恶臭稀粥样粪便。临诊眼结膜苍白,贫血症状明显,颈部淋巴结肿大,耳部内侧及皮肤上有大量蜱寄生,测量体温39.5℃。鉴于临床上贫血症状明显,又在血液原虫高发季节,况且体表蜱大量寄生。故耳静脉采血压片镜检,同时做血液抹片,待染色镜检。张某在门诊等待血片镜检时,此羊只死亡。

二、剖检

患病羊全身肌肉,可视黏膜均苍白,贫血症状典型。血液稀薄樱桃红色。肺脏苍白色淡,表面有明显出血斑点。心冠脂肪及腹部脂肪处轻微胶样浸润,心冠脂肪有针尖状出血,心内膜严重出血。胆囊、瘤胃及皱胃外观在浆膜下均有紫红斑,剪开后黏膜斑状出血,尤其在皱胃内充斥黑褐色稀水样内容物,黏膜上有指头印大小溃疡斑。肝脏、肾脏均黄褐色变性。脾脏肿胀出血。颈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多汁,呈灰白色。小肠黏膜有出血。

三、诊断

1.血液压片后直接1000倍油镜镜检,视野中,红细胞边缘残缺,大小不均,因被虫体包围而呈星星状、菠萝状、锯齿状等不规则形状,有长条状黑色物沿细胞壁贴附,有似小尖刺放射状地沿红细胞壁附着,有的红细胞被虫体携带着做翻滚,转体动作,时而可见虫体做伸展收缩运动。

2.血液抹片后,待至自然干燥进行瑞氏染色。红细胞被染成红色,有部分红细胞已破裂崩解,有部分红细胞壁上有蓝紫色虫体附着,有部分红细胞内有长条形、短杆形、圆形、环形等形状不一的蓝紫色虫体,折光性强,它们单个或成双或三个、四个存在于红细胞内。

四、确诊

鉴于以上两项镜检,结合临床症状及发病季节,初步怀疑为羊附红体与焦虫病混合感染。

五、治疗

1.大力扑灭环境中吸血昆虫,如蜱、蚊等,彻底消灭传播媒介。

2.大群加强饲养管理,饮水中多维素加倍使用,尤其是B族维生素,及时隔离病羊。

3.精心治疗。大群注射阿力欣(阿维菌素注射液,5毫升×10支),杜绝体表虫体的寄生,料中加入土霉素和黄芪多糖。发现病羊,及时注射特效血虫净(贝尼尔粉,每瓶1克),每瓶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20毫升稀释后,应用500斤体重的羊,深部肌肉注射。因此药药性猛烈,绵羊用后副作用较大,故采用注射一次24小时后,再应用其他药物。血虫特杀(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10毫升×10支),每支用100斤体重,每日一次。金黄芪干扰肽(黄芪多糖注射液,10毫升×10支)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毫升×10支),以上两药均按每支用100斤体重,每日两次,连用3~5天。

经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7天后回访,期间又发生3起病例,症状同上。经紧急注射以上治疗药物,采食恢复。为防范羊群中再发病例,和上次注射阿维菌素间隔7天后再注射一次。

六、提醒

附红体与焦虫病均为血液原虫病。血液原虫病一般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故每年的5~10月份为发病高峰,尤以6~8月份最为严重,舍饲发病率低,放牧发病率高,土种绵羊比从没有此病流行的地区输入的绵羊抵抗力高很多,发病羊从育成到怀孕母羊均有发生。在沙河市的十里亭、册井、新城、白塔等地呈区域性零星散发。防治该病灭蜱是关键,发现病羊及早诊断,紧急用药。对于轻度感染有一定治愈率,但对于发病时间长、体质虚弱、有并发症的羊,治疗不理想。故在此季节,希望广大养羊户高度重视,搞好预防,大力灭蜱,防患于未然。

(联系电话:0311-8850500)

标签:;  ;  ;  

一例羊附红细胞体和焦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红细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