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区间水淹应急处置论文_柏伟伟

柏伟伟

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运营安全及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度的城市水泥化对排水系统带来了新的考验,当前防汛形势呈现出汛期时间长、汛期影响大等特征。近年来,多家城市地铁出现了雨水倒灌、设备受损等事件,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调度角度浅析应急处置策略及安全把控点。

关键词:应急处置策略;区间水淹;降级运营

1区间水淹概述

地铁区间通常设置了完善的排水设施,在控制中心设立中央级监视操作端,车站监视操作端和就地级操作端。但因汛期雨水倒灌、结构渗水、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大量积水造成区间水淹,该现象会导致列车运行速度降低或区间停运,盲目动车会导致车辆受损。

2处置原则

地铁发生区间水淹事件时,应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先通后复”的原则。

2.1及时通报、处置迅速

司机或车站人员发现险情后及时采取先期措施,如停车待令、出入口放置沙包等。同时应当迅速上报控制中心、维护人员,环控调度员接报后迅速按处置流程开启相关设备并监视水位及设备运转情况。抢险人员接报后携带工器具迅速赶赴现场,各专业人员听从现场负责人指挥。行车调度员调整行车组织,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章要求,视情封锁故障区域或组织小交路运行。维修调度员及时通知抢险队员,组织各专业协调参与抢险,并做好信息通报。

2.2确认水位、谨慎行车

行车调度员、司机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认水位符合动车条件才可恢复行车。各地铁公司都有相应的水位限制行车要求,以南京地铁规章要求为例:

2.2.1轨行区积水,但未淹过轨面时,电客车限速45km/h运行。

2.2.2轨行区积水淹过轨面,淹过轨面高度h ≤ 10cm,电客车限速15km/h运行。

2.2.3轨行区积水淹过轨面,淹过轨面高度h > 10cm时,建议停运。特殊情况列车需要通过时,水淹过轨面高度不得超过20cm,同时,控制中心应做好救援准备工作。

2.3以人为本、先通后复

若发生列车误入涉水区域,导致列车停车的情况,应及时做好安全措施(如关闭相关电源或接触网停电、扣停邻线列车、通知全线司机注意、封锁区间等),有序组织乘客区间疏散,避免引起乘客恐慌,防止发生次生事故。若不能彻底修复,应先采取临时措施,尽快开通区间,恢复行车,待运营结束后再行处置。

3案例剖析

3.1事件概况

2016年7月7日3:05分,南京地铁三号线明发广场站2号口有积水倒灌,4:40分首班压道车在南京南~明发广场区间停车确认积水距轨面最深处约20CM,8:40分,积水较之又高了5CM,8:57分,2405次明发下行进站前200米处被迫停车。9:19分,2405次司机汇报无法处理同时报乘客不适,行调安排区间清客,11:16分,2405次司机报区间疏散完毕。

(因篇幅有限,部分中间车站未列举)

维修调度员及时调集专业人员处置并跟进现场处置进展,做好舆情搜集、新闻稿件拟写、乘客信息系统发布等工作。

抢险人员进入后应当查看相关设备工作情况,制定排水方案,指导车站迅速将站厅站台积水、轨行区积水排干。并与调度保持联络,汇报现场进展,给予调度指导意见。险情排除后应及时恢复设备运作,出清线路。

车站要组织一切力量参与抢险(包括从相邻车站调配人手、保安、保洁员),但同时需要制定排水方案,站台积水全部排到轨行区将造成轨行区积水严重,影响行车。同时要兼顾乘客服务组织:因采用降级运营,需安排专人进行解释引导,告知乘客乘车路径,也需要做好人工广播引导和退票工作。车站需对抢险结束的线路进行重点检查,确保线路出清,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应对思考

4.1加强技术保障

4.1.1设置水位标线。对于水位限速要求虽有规章保障,但现场水位难以准确测量,可以考虑在区间易积水地段设置水位对照线,司机或巡查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影响。

4.1.2 改进排水设备。机电维保专业加强行业调研,开展技术攻关,改进现有设备,向智能化、可靠化方向迈进。

4.1.3改善城市下水道系统。可参照巴黎的下水道系统进行优化,比如按沟道大小,分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三种。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 m,巴黎人前后共花了126年的时间才修建成功,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km,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这些下水道宛如这座大城市的消化系统,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1]。

4.1.4设置电动防淹门。 防淹门是为防止因突发事件造成水涌进地铁站而造成事故扩大,以便发生事故时能紧急关闭闸门,防止积水区域扩大,减轻对运营的影响,从而保护地铁站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2加强制度保障

4.2.1加强巡查力度。汛期建立定期巡防制度,如专业人员添乘司机室巡查区间、检查设备房、夜间专项巡检等。各级部门领导加强检查督办,企业管理部门制定考核机制,从上至下形成务实的防汛工作氛围。

4.2.2加强应急演练。定期开展调度、专业、站务、司机等专业的联合演练,全面检验预案的适用性及流程的掌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2.3加强培训管理。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培训管理工作,做到全员会操作、按规操作。

5结语

总而言之,区间水淹是一个常见的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地铁运营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演练,优化处置流程,并从“人、机、料、法、环”等维度思考预防及处置措施,全力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佚名.国外城市排水系统——巴黎[J].隧道建设,2012,(4):458.

论文作者:柏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浅谈地铁区间水淹应急处置论文_柏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