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螺旋榨油机结构及出油率的调研与分析论文_彭勃

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螺旋榨油机的核心部分是榨膛,榨膛主要由榨螺和装榨螺的旋转榨杆组成。这种榨油机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若干级榨螺的螺旋导程不断缩小或者若干级榨螺螺旋根圆直径的不断增大,使榨膛内部空间体积不断缩小,由此产生比较大的轴向和径向的压榨力。油料经连续不断压榨,流出油脂,这些油脂从榨螺的缝隙中流出榨膛,与此同时,榨膛将油料的残渣压成饼状,从榨膛的末端排出来。本文对部分螺旋榨油机结构及出油率的调研与分析。

关键词:螺旋式榨油机;榨筒;结构;出油率

引言: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是螺旋式榨油机,因为一、二级螺旋榨油机无法实现比较高的出油率,而五六级螺旋榨油机结构又过于复杂,容易出现故障,因此三级压榨螺旋式榨油机比较多。在三级螺旋式榨油机中,又有普通式和榨筒式两种,下面利用调研数据对这两种榨油机进行对比:

一、参数对比

三级普通式螺旋榨油机参数如表1-表4所示

表1 福星牌螺旋榨油机

表2 穗华牌螺旋榨油机

表3 攀奇牌螺旋榨油机

表4 YAYX螺旋榨油机

福星牌三级榨筒式螺旋榨油机(专利产品,目前只此一家制造该种结构的螺旋榨油机)参数如表5所示,对这两种类型的榨油机芝麻、花生、油菜籽的出油率进行对比,发现榨筒式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比普通式的高2-17个百分点,在出油率和干饼残油率上优势明显。

表5

二、结构对比

2.1普通式三级螺旋榨油机

榨膛和榨杆是三级螺旋榨油机的核心零部件,因此榨膛和榨杆的设计合理与否对榨油机的出油率高低、油料压榨过程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普通式三级螺旋榨油机三级榨螺沿榨杆轴线方向依次组合,榨螺外面沿径向方案安装若干根榨条,在榨条外面再加装加固套。这种榨条式榨膛,由于榨圈或者榨条数量多,加工难度大,组装麻烦,成本较高,而且在工作时热量利用效果差,油料在榨膛内导向性差,存在出油率偏低的缺陷。

榨膛部分零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2、三级榨筒式螺旋榨油机榨筒示意图:

经分析可知,这种榨筒式榨油机的榨膛采用榨筒式榨膛,由于采用榨筒取代了多个榨圈或者榨条,榨筒与榨膛连接套筒3者紧密连接为一体后,榨筒外表面与榨膛连接筒套的内表面成圆弧面,结合紧密,不留空间。榨膛连接套外加热件的热量传导到油料的速度快,分布均匀,所以油料受热均匀,温度波动小,热量有效利用率高;由于在榨筒的内壁上布有多条与轴线平行的弧形凹槽,不仅油料在凹槽内不易滚出,而且导向性好,进料速度快,进料均匀;油料被压榨后,油经过V型缝隙流出来,不会在缝隙内积存。这种榨筒式榨膛,榨筒结构的形状、凹槽、V型缝隙三者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油料出油率。

结束语

经过出油率和结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榨筒式三级螺旋榨油机比普通榨条式三级螺旋榨油机结构更加简单,出油率更高,干饼残油率更低,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有更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小刚.浅析压榨法花生油加工技术[J].食品安全导刊,2018(26):70.

[2]于霞.小型榨油机的维护与保养[J].时代农机,2018,45(1):82.

[3]王发明.螺旋榨油机操作与故障处置[J].山东农机化,2017(2):42-43.

[4]高金成,赵庆亮,张凡伟.探讨不同压榨级数对榨油机工艺和性能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106-107.

论文作者:彭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对部分螺旋榨油机结构及出油率的调研与分析论文_彭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