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阜高铁沈丘北站站房建筑设计浅析论文_刘晓荆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郑阜高铁——郑州至阜阳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打通了豫东南去长三角的通道并加强了与安徽的联系。郑阜线上的沈丘北站,为周口带来高铁,大大方便了豫东人民的出行。笔者因参与沈丘北站站房建筑设计,本文将对沈丘北站站房的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郑阜高铁;沈丘北站;站房;建筑设计;模数

一、项目背景

1、郑阜高铁

为完善中部地区铁路网布局,强化西北与华东地区快速客运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铁路总公司批复建设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铁路客运专线——郑阜高铁的建设。郑阜高铁,线路由郑州南站引出,经许昌北站、周口东站、淮阳站等,最终连接阜阳西站。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郑阜高铁的建设,使得郑州米字型高铁终于形成,周口等1000万人地级市终于有了高铁,打通了豫东南去长三角的通道并加强了与安徽的联系。

2、沈丘北站

郑阜全线设郑州南、许昌北、鄢陵南、扶沟南、西华、周口东、淮阳、沈丘北、界首南、临泉、阜阳西等11座车站。本次设计为沈丘北站,为郑阜线上河南段境内最后一个站。沈丘北站的建设,将为河南人民的出行带来极大地便利。

二、项目概况

1、区位

沈丘,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县,古称秣陵,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居颍水中游,西临项城,东与安徽界首接壤。

2、站房概况

沈丘北站,站房面积5999㎡,车站规模2台4线,站型为线侧下式,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

三、建筑造型

1、沈丘与《千字文》

我国早期著名的蒙学课本《千字文》,为南朝陈郡项(今沈丘县)人周兴嗣所作,与《三字经》、《百家姓》俗称“三百千",是一部影响巨大而流行甚广的启蒙读物。《千字文》作为沈丘人民的骄傲,在沈丘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沈丘北站主入口上方的折型扇面造型,有如“卷轴”般徐徐展开,似把“千字文”向世人缓缓显现。渐变的造型绵延流畅,像历史和岁月的静静流淌。(图1)

2、新时代的交通建筑

沈丘北站站房造型整体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轴线对称形式,端庄大气,彰显了车站建筑作为 “百年大计”工程所应有的建筑气质。主入口上方徐徐展开的扇面,呼应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极具现代感。站房两侧舒展的造型,似两翼开展,以腾飞向上之势,拥抱沈丘更加美好的明天。整个建筑造型流畅展开,体现了交通建筑的速度感。

三、平面设计

沈丘北站主体一层,局部二层。首层中央为候车大厅,入口处设外门斗,大厅两层通高设置,面积2463㎡。候车大厅左侧布置出站通道和附属用房以及变电所等设备用房;候车大厅右侧,靠近进站口一侧布置售票厅及附属用房,靠近站台一侧布置旅客卫生间及设备用房等。站房首层布局尽可能缩减办公、设备及辅助用房等空间面积,以此尽可能获得更大的旅客候车大厅面积。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空间体验,另一方面适应了远期发展的可能性。(图2)

站房二层,候车大厅上空左右两侧布置车站办公及设备用房等。两侧各设置庭院一处,为办公走道提供了天然采光的同时,容纳了设备等管井,保证了内部空间的完整性。(图3)

四、立面设计

1、立面等级

站房的正立面面向站前广场及所有进出站旅客,也面向整座城市,是站房形象的重要代表,甚至也是沈丘形象的代表,为站房立面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正立面作为主立面,采用了折扇型曲面作为最主要的站房形象。站房两个侧面则采用底端内收、上部向外倾斜的形式,塑造了正立面上的腾飞向上之势。站房背立面尽量做简化处理,减少凹凸变化。采用简洁整齐的条窗和点窗设计,在保证了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极大地减少了造价。

2、虚实处理

建筑主立面采用了大实大虚的处理手法,大片玻璃幕墙与大片实体墙面交相呼应,同时又与内部空间的功能需求设计相一致。另外,细部的处理丰富了建筑形象:主入口玻璃幕墙两侧采用了弧形实墙体,突出了入口所在;檐口处设计通长条窗,使二层房间得以采光的同时,凸显了两翼造型的舒展;与条窗走向一致的通长线脚,和条窗形成了虚实对比。另外,两侧玻璃幕墙上方也采用了成组的细条杆件做装饰,虚实相生。

3、材质选用

站房外立面主体选用浅灰色石材,主入口上方扇面及站房的两个倾斜侧立面采用同浅灰色仿石铝板,与石材外墙面融为一体,形成有机整体。另外,玻璃幕墙采用竖明横隐形式,在保证幕墙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强调了竖向构图元素。

六、剖面设计与内部空间

作为站房中最主要的空间,候车大厅设计为两层通高,候车大厅室内空间为弧形顶棚,与外部造型一致。候车大厅中央最高点净高13.5米,两端最低点净高9.0米。候车大厅空间采用基本对称的形式,以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边角空间用作旅客服务,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大空间形式。

候车大厅左右两侧空间设计为两层,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建筑空间。首层层高6.0米,二层层高5.4米。二层办公及设备区域围绕中心庭院采用走道式空间布局形式。同时,庭院的设置使得室内外空间得以相互交融,而面向庭院的开窗则大大改善了办公区走道的采光环境。(图4)

七、结构设计

沈丘北站站房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经济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左右两侧形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顶。中央候车大厅屋顶为适应大空间的需要而采用了网架的结构形式,屋面为铝镁锰金属屋面。

八、细部与模数

设计中,注重运用合理的模数体系。例如,开间方向柱网采用1200mm的模数,正背立面玻璃幕墙的划分与外立面石材的划分均采用1200mm模数体系;同理,进深方向柱网采用1350mm模数,外立面玻璃幕墙及铝板幕墙划分均采用1350mm模数体系。另外,模数体系的运用由外而内,即由建筑的外部立面延伸至内部空间。因此,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铺地尺寸的选用、室内面砖尺寸的选用、吊顶的设计、房间开门位置的确定等均沿用建筑外部的模数体系,以使建筑获得由外而内的一致性,从而形成拥有自身逻辑语言的有机整体。

九、总结

我国高铁现在处于黄金发展期,大量高速铁路线路不断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随着我国铁路网不断完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铁将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的首选。本文通过对沈丘北站建筑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高铁站的设计工作带来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辰.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9).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1998.

[3]张帆.高铁客运站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13.

[4]“最美高铁”——合福客运专线 黄山北站站房建筑设计浅析[J].建筑知识,2016(4).

图(1)正立面图

论文作者:刘晓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郑阜高铁沈丘北站站房建筑设计浅析论文_刘晓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