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省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论文_葛娟

浅析河南省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论文_葛娟

郑州师范学院

当今社会中,受教育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更是每个国家追求的教育理想。平等的受教育权又称教育公平,它指的是国家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或者每个社会成员享有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具体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性、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及教育结果的公平性三个方面。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是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但也是困难较大的一环。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于普通教育,因此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河南省是全国特殊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实现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更是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受教育的机会来看,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偏低

1、残疾人在各级各类教育上的入学率普遍较低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河南省6-16岁学龄期各类残疾儿童达到了19.9万。但是据《2017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8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全省仅有特殊教育学校149所,特殊教育学校、小学、初中随班就读等机构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9946人,所有在校生合计43875人,其中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仅有4个。残疾儿童的总数量与在校残疾学生的数量差别巨大,说明很多残疾儿童实际上仍然没有接受相应的教育,残疾儿童的入学率较低,甚至相当多的残疾儿童连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

在学前教育方面,家长普遍反应学前教育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很多普通幼儿园拒绝残疾儿童入学,个别专门招收特殊儿童的机构也因为收费太高大多数家长无力承担。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农村,无论是学前教育机构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更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而普通学校又因为种种原因把这些儿童排斥在校园之外。适合残疾人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使得河南省残疾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偏少。除此之外,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辍学率普遍高于普通儿童,六年级以后特殊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即使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也没有高中以上阶段的年级,残疾人只能是主动或被动离开学校。

2、残疾儿童入学率存在不均衡现象

在未入学的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中,重度智力残疾、多重残疾以及盲童占绝大多数,入学率相对较高的是聋童,其次是肢体残疾与轻中度智力残疾儿童。在不同的年级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教育入学率相对较高,而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偏低。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中,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又相对低于城市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直到现在扔然没有特殊教育学校,这就造成残疾人的文盲率普遍较高。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残疾人中的大部分都在农村,入学率更低。

二、从教育过程来看,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亟需加强

1、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堪忧

不可否认,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残疾儿童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别很大,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质量较高,而广大农村、中小城市以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特殊教育质量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殊教育学校从教育管理、师资水平、教师期望、教学质量评估等都无法和普通学校相比,导致不少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教育及康复教师严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堪忧。河南省在全国是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特殊教育教师的津贴水平又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更难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使得特殊教育的师资质量难以赶上发达城市和地区,特殊教育的质量更加难以保障。

2、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缓慢,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较低

随着融合教育实践的深入,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越来越多,这极大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但另一方面,这些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里却难以接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大城市及东部比较发达的省份,不仅特殊教育学校比较发达,随班就读工作做的也较好。但在河南省,随班就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仍然存在拒绝残疾儿童就近入学的现象。即使残疾儿童勉强进入了某些学校,该校也几乎没有适合该残疾儿童的专业教师、专业课程和资源教室,残疾儿童教育根本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托学校和班级的后腿,成为被排斥和歧视的对象。

3、残疾儿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据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省特殊教育学校149所,教职工4383人,其中,专任教师3997人。这远远不能满足将近20万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的需求。另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偏低,这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和学历专业两个方面上。特殊教育教师的第一学历以专科为主,而且专业是特殊教育的老师比例偏小,大部分教师都是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这就使得很多老师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上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理念的推广,特殊教育学校急需各类康复专业人员,比如语言康复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等,而这些更是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所奇缺的。河南省教师的继续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又难以吸引更好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这就造成了残疾儿童教育中师资力量的薄弱。

三、从教育结果来看,残疾人难以实现平等的社会参与

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最终应体现在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上。通过合适的特殊教育,残疾儿童的缺陷得以补偿、潜能得到发掘、身心充分发展,从而实现融入主流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这是残疾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实际情况离这个教育理想差别甚远,即使受到了教育,相当多的残疾人毕业后仍然难以自食其力,仍然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诚然,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从国家、社会及学校层面均应该出台相应措施去保障残疾人真正的社会平等。比如进一步推进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继续教育中增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国家从政策层面完善残疾人的就业规划与保障机制,社会上倡导残疾人平等就业的理念等等,从而根本上保证残疾人教育的结果公平。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质量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水平不但落后于我国的普通教育水平,也远远

落后于发达多家的残疾儿童教育水平,而河南省的特殊教育水平相对于我国整体特殊教育水平又是落后的,所以重视残疾儿童教育、重视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刻不容缓。

要促进河南省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就应该从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入手,大力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保证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及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及社会参与,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论文作者:葛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浅析河南省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论文_葛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