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培养论文_莫国春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培养论文_莫国春

摘要:通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目前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较差,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一教学现状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无法很好实现科学探究。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总结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做法,使学生体验问的乐趣;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使学生问题意识延续与发展。

关键词 九年级 化学教学 问题 问题意识 提问

一、概念的界定

问题意识即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内潜在意识,以强烈的求知欲望作内驱动力,并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自主、独立、批判的思维活动,它与“随大流”、盲目接受、等待问题、等待结论是相对立的。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化学教学中也不断浮现出新的问题。《化学课程标准》与新的考纲要求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但是,目前九年级的中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意识差,不能自主的发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也不想问、不会问、不敢问。这是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普遍事实。如何尽快扭转这一局面,为学生以后的高中教育、终身教育打好铺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共同话题。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

1 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想问

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主导下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教师又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一怕耽误教学进展,二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答或离题太远。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这道题怎么做?”,等待问题的答案;教师最关心的是自己所教的班级中考的成绩。“思源于疑”,离开问题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教学活动的背后,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否激活,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根本。

2 营造“问”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目前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敢问,怕同学笑话,怕老师烦。为此,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信任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问难,形成良好的质疑风气。在化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发表见解的空间。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肤浅,还是具有探究价值,教师都应用点头、微笑、肯定、表扬的教态或赞赏性的语言加以鼓励,千万不能反驳学生使学生下不了台!使他们能体验到“问”的乐趣,进一步增强“问”的信心。

3 创设“问”的情景,使学生能问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要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这里所说的问题情景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努力的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情景,旨在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它与问题不同,是问题的一种较笼统、模糊的状态,同时又对问题有一定的包容性,即问题情景中包含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问题较清晰地凸显,有时又需要学生自己从问题情景中提取。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会有一种“求知”的意识(即问题意识),这种意识逐渐明朗化,就可以形成具体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前概念)创设问题的情景

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的产生问题,并探求答案。

3.2 通过实验创设情景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手段,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实验去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3 以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体创设问题的情景

化学不仅研究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而且对微观的世界也进行广泛的研究。用微观的理论、观点解释宏观的现象,是化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在化学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模型等)、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媒体把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等)所进行的变化巧妙的模拟出来,就能使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微观世界模型化、形象化、动态化。

3.4以当前与化学学科有关的新闻、事件、社会决策创设问题情景

新闻、事件、社会重大决策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因为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在处于青少年发育高峰期,向成年人迈进,教师在教学中能巧妙的运用新闻、事件、社会重大决策来创设问题的情景,会另有一番收获。真正体现“化学就在我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化学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培养学生勤于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 传授“问”的技巧,使学生会问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因此,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

5 解决“问”的问题,使学生体验问的乐趣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理睬或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毫无疑问,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应当堂给于解决。较为复杂或具有探究价值的应组织学生课外去寻求答案,教师作评价和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才体验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学习境界。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使学生问题意识延续与发展

实际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大胆提问,有的教师或不予重视、理睬,继续讲他的课;或视为学生刁难老师、钻牛角尖,对学生甚至进行批评、挖苦。这样做,不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导致师生的关系对立,学生会对今后的化学学习产生反感、厌恶,严重会对整个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命运。那么,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3 不要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优秀的教师在面对学生提问时,一般不会将现成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提供给学生查找、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通过实验、上网、跑图书馆等途径,自行探求问题的答案。

4 适时鼓励学生探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具有很好的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不宜定得太大,难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操作简单安全。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要直接答复,也不要简单拒绝,更不能冷嘲热讽,应该用头脑从学生的角度去处理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提问成为

学生主动学习的宝贵资源和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巴新红 《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化学教育 2005.4

【3】《因特尔未来教育》 模块0—16-0—35

论文作者:莫国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培养论文_莫国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