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论文_阳涛

阳涛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冶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湖南邵阳 422500

【摘 要】目的:探讨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后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质量评分、护理呼叫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岗位量化考核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率,是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岗位量化考核;护理管理;实施效果

岗位量化考核制度主要是为晋升职务、调配人员及薪酬回报等提供依据,发挥奖惩、机理作用,有利于改善工作质量与效率[1],不过临床中护理工作十分复杂,完全量化指标不易,造成岗位考核难度加大,故在护理管理中建立岗位量化考核成为医疗管理研究的一大热点[2]。本文探讨了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3.7±4.5)岁。12例外科,9例内科,3例耳鼻咽喉科,4例呼吸科,2例其他科室;再选取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后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36.4±5.2)岁。11例外科,10例内科,4例耳鼻咽喉科,3例呼吸科,2例其他科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士资料

共有护理人员45名,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29.7±4.5)岁。学历:5人本科,19人专科,21人中专。护龄1-15年,平均护龄(5.6±1.7)年。

1.2方法

标准制定:(1)制定岗位量化考核具体方案:按照不同科室护士的特点,评估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建立针对性岗位量化考核方案,依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2)建立考核小组:完善人员管理,建立考核与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全体护士均为成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进行预防性、持续性、过程性的质量管理。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分析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持续护理改进措施[3]。(3)考核细则:a.护理绩效考核[4]:考核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急救措施、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及护理文件书写等指标,满分为100分。b.医德考核:提高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按奖惩记分,不满意或者投诉扣2分,表扬则加1分。c.业务素质考核:每月考核护士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不满90分扣2分,大于90分加1分。d.教学与科研:考核护理人员论文发表情况,科室带教能力。考核方法:每月考核一次,汇总上述各项考核成绩,在个人考核档案中详细记录,将考核结果与其奖金挂钩,表现优秀的适当提升奖金系数。汇总每月考核结果到年考核成绩中,进行评奖评优,并优先外出进修学习。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后,两组患者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护理呼叫次数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护理呼叫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的总满意度,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岗位量化考核制度在各种组织机构管理中十分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机构中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合理科学的岗位量化考核制度程度标志着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使琐碎复杂的管理更具体,便于评估测量,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务、调配人员及薪酬回报之间直接挂钩,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及责任意识[5],是一种比较科学化、制度化的方法。护士作为医疗工作一线主要的工作成员,代表医院整体形象素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其为防止不被淘汰,必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严格要求自身,进一步在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最终改善护理效果。近几年来,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护理患者不仔细,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并发症的实例越来越多,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也逐渐降低,因此当下在护理工作管理中采取岗位量化考核尤为重要,同护士的社会地位、经济效益及工作成绩直接挂钩,有利于将硬性改变慢慢向良性循环竞争转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6]。

岗位量化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使考核内容具体,标准明确,透明可靠,降低随意性,避免人情化,杜绝盲目性。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本研究采取了岗位量化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质量评分、护理呼叫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科学合理的岗位量化考核可以明显改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国莲,程雪涛,宁艳花.社区访视护理现状分析及访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40-3143.

[2]汤磊雯,叶志弘,潘红英.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9):801-803.

[3]陶胜茹,高丽莲,黄洁微.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9(01):25-27.

[4]周异名,王梅英,李柳英.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2):106-107.

[5]黄红梅,熊彬,张玲.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不良因素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3,42(21):2552-2554.

[6]郑晓蓉,曾红梅.探讨护理质控中心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7):1679-1682.

论文作者:阳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论文_阳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