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晓艳 苏 燕 蓝 蓝 李玉恒(通讯作者)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晓艳 苏 燕 蓝 蓝 李玉恒(通讯作者)

张晓艳 苏 燕 蓝 蓝 李玉恒(通讯作者)昆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云南昆明 650051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要点。方法:通过对62 例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病人的入院宣教、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制定有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等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2 例关节镜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膝关节疾患;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手术以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广大病患有效地减轻、消除了病痛折磨,特别是对于膝关节疾患更是取得了显著地治疗效果。我科自2012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共收治经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62 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治疗我科自2012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有62 例膝关节疾病患者行管局镜手术,男性20 例,女性42 例,年龄11~74 岁,平均年龄42.24 岁,其中双侧膝关节手术9 例,韧带重建修复16 例,半月板损伤11 例,骨性关节炎23 例,游离体取出7例,滑膜皱襞综合症3 例,痛风性关节炎1 例,骨折合并韧带损伤1 例。

2.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加强入院宣教,提高患者手术认知度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镜的治疗原理和优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明确采用关节镜实施手术对膝关节损小,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其易于接受,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讲解术后股四头肌运动及稳定膝关节的重要性,介绍、指导、训练患者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3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调节、控制内科原发疾病,充分的术前皮肤准备,手术前晚以保证睡眠,术前禁食12 h 禁水4 h,术晨排空小便。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常规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 h,低流量氧气吸入。

2.2.2 冷疗护理 关节镜术后冷疗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可减少出血、肿胀和疼痛。方法:患肢膝关节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冰袋用清洁毛巾包裹或装于消毒的布袋内置于膝关节两侧,局部持续冷敷,注意观察膝关节肿胀、切口出血情况及末梢血运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冷敷2 小时需更换冰袋,间隔半小时再冷敷2 小时,术后3 天循环进行后改为间断冷敷。注意冰袋保持清洁干燥,如有破损漏液应及时更换以免污染术口引发感染。

2.2.3 根据术前关节损伤不同正确摆放患肢位置:①半月板修复术后是将膝部置于伸直位,以软垫抬高;②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置膝于屈曲20°~ 30°位;③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置膝关节于微屈位。

2.2.4 并发症预防护理2.2.4.1 关节腔内出血 关节镜下松解切除挛缩组织,清理关节腔,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渗血、渗液,加之术后关节早期活动使关节内浆液渗出和纤维蛋白沉淀引起积血积液,多发生在术后24h 内[1]。主要表现为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切口血性渗出增多,浮髌试验阳性,关节腔穿刺抽吸较多量的血液等。处理方法:及时更换术口敷料,适当加压包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2.4.2 关节腔内感染 因术中无菌操作不严、老年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术后处理不当等极易发生关节腔内感染。应注意观察术后病人的体温及切口情况,若患膝关节红、肿、热、痛,全身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升高等,提示发生感染的可能。处理方法:早期行关节穿刺,将关节内积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2.2.4.3 关节腔内积液 与关节内出血相比,病人仅膝部胀感和不适,疼痛不明显,无全身不良反应,多在术后5~6 小时后出现。也应注意观察患肢情况,若膝部张力大,肿胀明显,则应行关节穿刺抽液减压。

2.2.5 功能康复指导 膝关节功能锻炼原则: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逐渐增强,均以患者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度。

2.2.5.1 股四头肌收缩锻炼 股四头肌是运动及稳定膝关节最重要的肌肉[2]。向患者说明锻炼的重要性,取得配合,为术后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术后24小时取平卧位,肢体静止不动状态下持续收缩肌四头肌5秒后放松,稍做停顿再做第2次收缩,如此反复进行,每日2~3次,每次锻炼30min。

2.2.5.2 直腿抬高练习 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有利于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方法:患者平卧,足尖朝上,伸直膝关节,并收缩股四头肌后抬高患肢,足跟距床面20 cm持续5~6秒放下肢体,放松肌肉,每天3~4次,每次5~10 min。

2.2.5.3 伸膝锻炼 可增强股内侧肌肌力,对维持髌骨对线有重要作用。方法:术后第3天疼痛缓解,患膝下垫一枕头,保持屈膝30°,然后足跟抬离床面,直至患肢膝关节伸直,保持5~10min,放下肢体放松肌肉,每2 h 练习1 次,每次5~10 min。

2.2.5.4 下肢负重训练 膝关节镜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锻炼的时机是根据病种及术式决定的。行半月板修补的患者可在术后3~5d扶拐下床逐渐负重活动。行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患者给予支具外固定制动,2周后可扶拐适当运动,循序渐进增加锻炼幅度、强度。

3.结果62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4.讨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进步,关节镜手术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医生和患者采纳、接受。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精良的关节镜手术技术和细致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是关节镜手术成功,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江芳.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1):116[2]张玲,任新敏,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医学信息,2011:9;4883[3]梁海梅;甘敏;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3 年 6 月第 11 卷 第 16 期,343

论文作者:张晓艳 苏 燕 蓝 蓝 李玉恒(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晓艳 苏 燕 蓝 蓝 李玉恒(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