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分析论文_王焱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分析论文_王焱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省莱州市 261417

摘要: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是促进矿产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矿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矿产能源的需求,需要根据采矿工程合理使用采矿技术,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而采矿工程在实际采矿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和恶劣,使用的采矿技术也比较复杂,为了更安全、有效的应用采矿技术,保障采矿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必要深入探究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众所周知,我国的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大部分矿藏所处的地点极为偏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采矿工程的难度,作业环境复杂是采矿工人工作环境的具体描述,这种工作环境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降低危险系数,所有的工作人员在下矿作业之前都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力求掌握相关工作要点。

1采矿工程与采矿技术的特点

1.1采矿方式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复杂,因此采矿方式也复杂多样。就矿山开采而言,有立井开拓、平硐垌开拓、斜井开拓、综合开拓四种方式,还可根据井型分为露天开采与深井开采;就有色金属开采而言,也有立井开拓、平硐垌开拓、斜井开拓、综合开拓四种方式,有色金属采矿也可分为露天井与矿井。必须根据矿山的实际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科学的采矿方式。

1.2井下采矿工艺复杂

由于井下环境复杂,要面对瓦斯突出、地下水涌出、冲击地压、燃烧、爆炸、坍塌、热害等各种不确定危险,因而井下采矿工艺也较为复杂。井下作业不仅需要做好掘进、回采,还必须做好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各个辅助环节的工作。且同一个矿井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地质构造都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就更加增添了井下采矿的难度,技术人员必须根据矿井内部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采矿工艺,否则便无法保证作业安全。

1.3井下开采技术管理亟待转型

长期以来,井下开采走的是高投入、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以致矿业企业生产成本多年来居高不下。据统计,2014年中国采矿业利润率为9.67%,2016年下降为3.68%;2016年,矿业净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均为负值;2013年以来,国内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业生产都出现了大面积亏损。面对矿业生产经营上的危机,井下开采技术管理必须转型,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否则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

2当前我国的采矿技术应用状况

2.1露天采矿技术

在我国,露天采矿技术表现为使用频繁、安全技术较高两个特点。该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对开采矿体的分离,将上层的覆盖物进行转移,进而构建出露天的采矿场所。露天开采技术可以利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挖掘,从而开采建矿的速度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由于某地铁矿矿山多且规模较小,地下开采的方法不适宜这种情况,应通过露天开采减少铁矿挖掘的损失量,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该技术仅适用于矿产埋藏较浅的地区。

2.2填充开采技术

填充开采技术是填充采矿过程中所出现的采空区的一种传统的开采技术。我国地形地质多样、地质构造复杂,使得其他技术应用中受到了限制,而填充开采技术较为有效的处理这些情况。比如某地山体矿脉急倾斜极薄,应采取削壁填充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开采作业面的承受压力,减少地表沉陷或者是地面变形的问题,有效控制围岩出现崩落。该种开采技术适用于矿洞支撑物不稳固的矿层、地表需要保护的矿区、拥有贵金属的矿区以及各种条件复杂的矿区。

2.3缓倾斜层开采技术

缓倾斜矿层在数量方面也占据着我国开采矿层的较大比例,且与其他的矿层相比在开采方面具有一定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据厚度,缓倾斜矿层的开采可以分成薄层开采和厚层开采。就薄层开采而言,采用体积小但功率大的刨矿机,避免了压坏损伤,提升了开采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就厚层开采而言,采用一次性开采技术,避免了顶层梁柱接缝处开裂、梁杆变形和滑倒,保证矿层支架结构的稳固。

3技术优化与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3.1加强安全思想的建设

在我国的矿产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单单关注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重视开采速度,忽视安全管理的问题几乎和矿产开采的历史一样长久。所以,重视金属非金属矿开采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以认识层面上的理念转变为起点为切实提高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以至于每一个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扭转经济和安全相对立的错误看法,以安全施工保障并促经济效益的达成一致。通过组织学习、分析典型案例、模拟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安全事故的认识,提高对事故的应对处置能力。安全警钟长鸣,才能使安全生产赢在起跑线上。

3.2细化主流技术,提升技术规范性

事实上,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本质上是辩证而统一的,安全生产对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作用,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是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的基础,当前这种重经济而轻安全的观点与看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对采矿事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技术上而言,我们要深挖每一个数据,强化对设备、操作的指标控制,通过培训让各个每一个员工充分掌握安全的各项技术要领,降低经验因素主导操作的存在,提升技术的规范性与精准性,以具有先进性、稳定性的规范助力施工安全。

3.3以创新发展推进设备与技术的优化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采矿作业中亦不例外,当前我国坚持科技兴国的政策为我们推进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国举办的金属非金属矿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为我们进行技术的交流、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展出的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到实际作业中,部分技术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具有有益的启发。此外,技术管理和安全施工之间的融合和潜力已经在业内多方人士之间达成了共识,以创新创造为动力源泉,引进借鉴并创造出适合我国采矿施工的设备和技术,逐步实现设备的升级优化和技术的精细化,我国采矿工程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3.4建立健全安全基层质量管理体系

观念的更新、技术的升级最终都要通过需要制度的制定固化并展开执行,所以制定安全标准规范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必须提到日程上。这一制度的建设应该涵盖多个环节和多个层面,不仅要有意识上的理念灌输还要有安全生产中的培训细则,不仅需要有完善的生产准入标准还要有相应的监督和奖惩系统,以此为采矿作业打造一个完整的保护伞,不断提高采矿施工作业团队的水平,为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持。

3.5加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力度

一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的开采都是一项高危工种,在井下作业环境中,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后果一般比较严重,且不易弥补,严重的会造成人员伤亡,这样严重影响了金属非金属矿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行业安全规章、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坚持严抓安全管理,加强落实监督责任体系。在实际作业之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宣传工作号召领导层、基层工人与民众加入监督队伍,及时发现并处理不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制度的行为和企业,还要跟进整改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环境建设和安全生产意识,以监督促安全。

4结语

采矿工程在实际采矿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处地区的地质结构以及地层构造等因素,优化选择施工技术,并在施工全过程加强安全管理,保证采矿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开展。采矿工程在合理选择采矿技术后,还要合理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和安全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安全技术规程,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熠梁.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四川水泥,2017(06):281.

[2]常小强.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09):169-170.

[3]崔大帅.采矿工程技术及施工安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81-182.

[4]曹庆远.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41.

[5]胡泽一.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探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2):78+80.

论文作者:王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分析论文_王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