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论文_何万里

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论文_何万里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地铁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地铁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某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行车调度。行车调度的手段是多样的,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从全局角度来看待问题,需要各岗位工作人员协同工作,这样运输的安全性才有保障。

关键词:地铁行车组织;行车调整;探讨

1行车调整工作的原则

1.1安全

安全是调度工作的首要原则也是运营工作的首要原则,在正常或者是突发的情况下都要将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确保行车,乘客生命安全。

1.2快速

在行车调整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快速反应,要求行动要快,处理要快,作用效果要快。考虑到地铁的运行环境与较大的人口密度,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局面,将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1.3全面

全面是指在出现问题进行调度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出现的问题,而要从整个地铁运行系统来考虑,以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要求调度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有全局意识,在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从地铁运营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1.4服务

调度工作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对乘客造成的影响,列车在调度过程中要及时将相关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告知乘客,便于乘客依据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调度过程中信息通畅非常重要,要避免由于信息不畅引起乘客情绪问题。

2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调度体系不健全

与其他的城市交通工具箱比较,地铁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等优点。但是当前我国地铁运输调度工作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健全的行车调度体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没有相关的标准作为参考,还有很多的操作流程等不是很规范,这对于地铁的运行调度等方面是有害的,极有可能引发一些意外的事故等,并且很多的原则和规定都缺乏相应的操作性,地铁在行车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协调和沟通,出现一种秩序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地铁安全运营。

2.2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地铁交通工作人员缺乏非常严重,现有的调度人员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训,业务能力仍有待提高,所以很容易造成许多人为的事故。此外,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地铁调度人员培训机制,这使得根本无法提供地铁交通方面相应的专业人才,现有的操作人员也很难获得更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因此,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地铁车辆调度的重要课题,应尽快解决。

2.3地铁行车设备相对落后

地铁交通控制设备应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有的地铁交通控制设备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自动化的程度已经不能满足地铁的正常运营需求,在许多情况下,除了手动操作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还存在一些行车设备不能够调取和储存故障处理规章和提示连续停车的时间以及发出的警报声等一系列的问题。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很难保证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3地铁行车调度调整方式

3.1列车停运下线

如果列车在运行当中存在故障,并对具体服务提供产生影响时,则需要采取停运或者下线的方式使存在问题的列车退出服务,主要在列车运行的终点站以及始发站对该种方式进行应用。而如果是列车在运行当中出现问题,则可以将其组织进入到中间站后进行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该种方式来说,其在整个地铁运行中主要具有着抽线的特征,在使用该种方式之后,运行图中所具有的列车数量同计划运行图相比则要减少。

3.2列车加开替开

在故障列车下线、列车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或者客流段时间内出现了较大的增加,则可以对列车进行组织加开,即通过出厂列车或者备用车实现线路的加开。而对于在线路终点位置退出服务的列车,则可以通过备用列车的应用实施替开,并依然按照原来交路方式运行。实施该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列车数量的增加更好的满足线路运输量。

3.3扣车及区间临时停车

如果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车站设备或者前方列车出现了故障问题,则需要对故障点后方的列车进行区间临时停车或者扣车。所谓扣车,就是将故障列车后续的列车在后方车站进行扣停,即按照“谁扣谁放”的方式实施。而区间临时停车方式则是通过通知的方式使司机在接受指令之后能够将车停留在区间位置,并在停留的过程中做好车上乘客的安抚。在地铁线路调度调整中,临时停车以及扣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调整手段,能够使前方故障设备或者故障列车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而如果故障问题较小,则可以通过列车停站时间增加以及减速运行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在对列车运营节奏进行控制、放缓的基础上为前方故障点提供处理时间。

4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构建科学完善的行车调度体系

首先应该加强地铁行车安全体系的构建,深入贯彻地铁行车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等,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定进行调度工作。其次,应该规范地铁的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并且制定一套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且做到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严格管理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应该在发生问题之前就能够及时掌握关键的时间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最后,应该完善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控制体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及时的协调和沟通,不仅能够有效的面对突发的状况,还能够排除故障,有效的把控全局。

4.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在地铁的行车过程当中,不能够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是否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是考验工作人员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还应该具备丰富的事件处理经验,并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相关科学知识,能够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找出其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以及业务培训,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整体地铁运行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3加强行车调度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要加强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自动化管理,更好的提高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开展水平和运行效率,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地铁运输服务。对此,相关人员要针对当前地铁行车调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起的科学研发力度,在预警机制构建、站前折返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减少因人工介入而可能产生的工作失误。同时,通过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可以全面准确反映其运行过程的全线情况,对中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纠正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切实有效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地铁行车调度工作要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确保在运行过程中安全、高效。作为地铁运营生产组织“大脑”,控制中心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下的行车调整能力尤为重要,调度指挥得当、措施有效能将客运服务影响降至最低。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情况都具有复杂的随机性特征,需要地铁工作人员对组织中的调整方式良好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牛成龙.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J].科技视界,2016,01:106.

[2]黄承国.浅析地铁运营调整中清客的必要性[J].科技风,2016,12:88.

[3]黄创坚.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1:56-57.

[4]周继续.地铁列车节能优化及行车调度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6.

论文作者:何万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论文_何万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