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世界近代史第二章(第一卷)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新高中世界近代史第二章(第一卷)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二章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史论文,第二章论文,上册论文,近代论文,新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研究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就它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言,关系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极其深远;就其结果而言,关系西方和东方的盛衰,教训值得汲取。全章分七节,即“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欧洲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以及“16至18世纪的亚洲”。这些内容从时间上说主要包括17和18两个世纪,从空间上说跨欧、亚、美三洲。这一时期,欧洲继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政治、经济和文化仍然处在大变革的趋势中,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编写历史教材或进行历史教学,都需要把握每个历史时代的时代特点,关于这一章所涉及的历史时代特点,我觉得以下几点是特别值得强调的。

第一,本书前一章讲述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在本章,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在一些国家如英国的具体发展,又可以看到一些国家都在推行重商主义,或同时进行殖民扩张,其目的都在加紧搜刮财富,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这都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时,重商主义风靡一时。倡导重商主义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法国的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柯尔伯等。重商主义者认为:(1)一国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重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或者无法获得贵重金属的矿场,就得通过商品输出来换取贵金属。(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也就是少买多卖,取得出超。(3)殖民地必须作为出口商品的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因此殖民地不得发展制造业,殖民地和母国之间的商业应由母国垄断。(4)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奢侈品的需求,必须尽量减少,以免消耗国家的财富。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厉行节约的法令,保证降低需求。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造和积累资本。英国都铎王朝为了增强国力,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它限制羊毛出口,以发展本国的制呢业;限制制成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为了同荷兰争夺海外贸易的优势,英国在17世纪中期一再通过“航海条例”,还同荷兰一再进行战争。托马斯·孟在他发表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说,对外贸易是“我国财富之源泉,我国战争之支柱,我国敌人之恐惧所在”(转引自《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中译本第22页)。我们可以这样说,随着重商主义的推行,欧洲国家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加强了西欧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的力量;随着殖民扩张,西欧的资本积累又得以扩大。而这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助于欧洲一些国家的强大。由此不难看出,近代欧洲是靠掠夺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兴旺起来的。

第二,欧洲国家在推行重商主义的时候,就标志着它们在经济上的重大转变,即由农本转向重商。在这个过程中,西欧一些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起来。它们要向海外倾销商品,特别要向亚、非和美洲开拓市场,这就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它们为倾销商品和夺取原料产地,不仅在贸易上竞争,而且为争夺殖民地作殊死的搏斗。其中的胜利者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又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转化为资本,这就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工业革命因此于18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市场终于形成,先进和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囊括进去。经济上如此的大变革虽不在本章里讲述,但都是在本章时空范围内进行或开始发生的。

第三,马克思曾经说:“我们应当把资产阶级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资产阶级在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的统治下形成为阶级;第二是在形成阶级以后推翻封建主义和君主制度,把社会改造成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95年中文版第193页)。在本章,我们可以看到,西欧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开始掀起了推翻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如此,法国亦如此。其结果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早先强大而此时仍然强有力的贵族统治阶级达成了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国经过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虽然波旁王朝卷土重来,却已无法恢复昔日的君主专制的统治地位了。这就是历史的进展。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北美的英国13个殖民地和西葡统治下的拉丁美洲,相继掀起了独立战争,由此建立了美国和一系列拉丁美洲独立国家。它们的革命目的,首先是摆脱外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它们的革命也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第四,17和18世纪欧洲政治大变革的局面,也从欧洲大陆一系列国家的改革上反映出来。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彼得一世统治下的俄国,腓特烈二世统治下的普鲁士,玛丽亚·特雷西娅统治下的奥地利都相继进行了改革。有的由于其他的原因,改革功败垂成;但总体上看,改革都适应了大变革的历史潮流,因此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

第五,从16到18世纪,亚洲和欧洲在各自的发展上拉开了距离。就资本主义萌芽说,14、15世纪,它在地中海沿岸稀疏出现。东方的中国,在明朝的中后期,也有相同的情况发生。这就是说,亚洲东部一些国家的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欧国家。但是在此以后,亚洲东部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却故步自封,闭关自守,放弃海外活动的良机,固守传统的农业经济。由此,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对农业经济国家的决定性的优势。这一力量对比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反映在政治和军事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仗着这种优势进行扩张,采用“炮舰政策”打开经济落后国家的门户,使它们日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其中的教训是极其深刻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编写,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的水平为基础的。它们之间除了在内容上有所分工,尽量作到彼详则此略外,还须从程度上有所提高。这种提高要从两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一拓宽知识面;二加强分析层次,深化对历史的理解。而这两个方面又是联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这里拟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三节为例,试作剖析。

第一,本章第一节讲述“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标题本身说明,它的内容既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又比革命涉及的内容有所延伸和拓宽。

在这一节里,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除了通过手工工场的发展和扩大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外,具体讲述了英国的圈地运动,拓宽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对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构成,也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由于这次革命同宗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讲到英国的宗教改革,引出了“英国国教教会”和“清教徒”。这同初中的有关内容相比就丰富多了。为了做到彼详则此略,关于革命的进程,此处大体上是一笔带过的。

以前,教材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只讲到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本节专设“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一目,目的在于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革命结束时就完成的。让学生从历史事实中形成这个概念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我们知道,英国的《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作了具体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出现。在此以后,英国还继续通过法案限制王权,完善君主立宪制。教材讲到的“王位继承法”就是一个例子。这都具体标明,在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的条件下,英王日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其统治的政治制度,这在英国就形成了内阁制。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史上的一个创举,后来对其他许多国家影响深远。英国是一个以“习惯法”(commonlaw)著称的国家,许多政治体制往往是由历史惯例形成的,而不是由一纸法令就定下来的。因此,英国的内阁制也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其间重要的一环包括它同议会之间关系的确立。

教材从1688年政变以后辉格党在英国政坛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和辉格党首领华尔波尔长期当政的情况,说明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为了让学生对内阁制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教材讲述了它的几个要素,即(1)组成内阁的政党,必须在议会的下院占有绝对多数的议席,或获得多数议员的支持;(2)内阁成员必须在议会拥有议席;(3)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4)内阁必须有一个首脑即后来所称的首相,他有权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又必须是议会多数派的领袖。在此以后,英国的内阁制还在继续发展,如内阁政策遭到下院反对时,首相可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举行大选,如获胜继续任职。经过长期的演变,英国的内阁和议会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确立起来,其中都有历史惯例可循。到19世纪中,英国的内阁制才最后形成。

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在英国的确立。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又经过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从而在经济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双管齐下,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最后确立,而这已是19世纪中期的事了。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此已经经历了两个世纪。

第二,本章第四节讲述“欧洲的启蒙运动”,同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的有关内容相比,知识面有所拓宽,涉及的思想学说层次也略有深化。由于课时所限,本节重点在于讲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关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只在第一目里略提到这几点:(1)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2)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主义批判现实,他们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威;(3)他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4)启蒙思想后来波及全世界,在政治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本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有霍布士(1588—1679年)和洛克(1632—1704年)。教材在讲法国启蒙思想家学说的有关地方才提到他们。

在法国众多的启蒙思想家中,教材只讲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他们的政治学说,教材只略举主要之点。如教材讲伏尔泰,只重点讲他对天主教会的批判。但是,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不是从无神论的观点出发,而是以天主教的腐化、堕落和滥施淫威为出发点的。限于课时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没有讲述这些,并作必要的批判。

在启蒙思想家中,有许多大体相同的思想观点。教材讲他们各自的思想观点时,仅讲他们各自的突出观点,有时候互相略作联系,以表明他们之间的影响。如教材讲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说他“发展了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学说”。至于洛克的分权学说如何,孟德斯鸠在什么地方有所发展?教材唯恐讲得多了深了,只在注解里简略提及。再如教材讲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只在一个注解里提到英国的霍布士也曾倡导社会契约论,仅止于此,至于他们之间的说法有哪些不同,谁的提法更进步,同样限于课时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也没有讲到。

关于启蒙思想的影响,教材从有关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它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发挥了动员作用,对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也影响深远;对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更起了舆论动员作用。由此足以说明,精神力量一旦化为物质力量,其巨大作用是难以限量的。

第三,本章第五节讲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由于这一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教材在内容的取舍和评述的深浅上都是颇费斟酌的。不难看出,教材在彼详此略的原则下,对革命的过程和拿破仑战争的叙述,都是一笔带过的。由此而腾出的篇幅,用以讲述和分析以下的问题:

1.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开幕以后,第三等级为了能在会议决定大政方针时起到应有的作用,坚决反对开会议事和表决的传统方式,主张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议事,表决时按人数计票。国王和宫廷为了控制会议,阻挠改革,坚持一切方式照旧。第三等级代表坚决斗争,因此而有三级会议名称的改革,而有“网球场誓言”。最后,国王和宫廷表面同意第三等级的主张,暗中却向巴黎和凡尔赛调集军队,因而引起了巴黎人民7月14日的起义。关于三级会议开会和表决方式的斗争,成了法国大革命的近因。这是本节知识扩大的一个点。

2.革命就是对旧社会的改造。从大革命爆发到“1791年宪法”颁布,法国得到了一定的改革,教材对此重点讲述了三点:(1)1789年8月,制宪会议作出了有关废除封建制度的一些规定,接着发布了《人权宣言》。(2)制宪会议对法国行政体制作了许多改革,如重新划分行省;规定地方官吏由选举产生;撤消内地关卡;废除世袭爵位;取消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力等等。(3)制宪会议又颁布“1791年宪法”,确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除(1)以外,其余都是教材新增内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革命者一方面力图借革命来消除法国的旧制度;另一方面又可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有其局限性。教材引用了“1791年宪法”有关选民财产资格的规定,分析了它与《人权宣言》精神相抵触的地方,正是为了借此说明那种局限性。

3.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俱乐部纷起,又起了巨大的作用。在革命的三个发展阶段中,裴扬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相继起着领导作用,而它们在当初都是相处在雅各宾俱乐部里。新教材扩大了俱乐部的讲述范围,涉及到这三派,并且在注解里说到雅各宾俱乐部的两次重要分裂。即第一次分裂发生于1792年7月19日,君主立宪派即裴扬派退出。第二次发生于1792年10月17日,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分裂出去。经过这两次分裂,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雅各宾俱乐部才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治团体。

4.教材讲述雅各宾派专政,一向难在对它的评价上。雅各宾派执政于革命的危急关头,以其革命措施渡过了危难,并且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一面。这都是应当肯定的。历来有争议的焦点是,如何评价雅各宾派实行的恐怖统治。新教材没有回避这个问题,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不容抹煞的作用,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至于那些负面影响,教材采用注解列举了主要几点。

5.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教材对法国历史的叙述是一笔带过。一段小字讲述拿破仑的起家过程,从人系事,带出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教材讲述拿破仑夺取政权,引用了恩格斯那段名言说明了必然中的偶然。关于拿破仑的内政,教材特别提到他为培养人才致力于学校教育;又鼓励发展科学和技术教育。关于拿破仑统治前十年在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一笔带过。那些战争所起的进步作用及其侵略性,教材最后一段对拿破仑的评价有明确的说明。总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一目里,内容涉及广泛,教材只作了轮廓的讲述,富有弹性,以便教学中灵活处理。

本章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和第七节“16至18世纪的亚洲”都是第一次引入教材,在教学中有必要给予注意。

第一,第二节教材包括四个国家的改革,除俄国外,都是第一次引入教材;它们改革的时间跨度前后一百多年,看起来分量比较重。实际上,四国的改革都有共同之处。它们的改革目的都在于富国强兵,便于对外侵略扩张。它们改革的具体措施大同小异,都有(1)为消除国内的封建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2)为富国而力图发展工商业和强调科学技术;(3)为对外而扩充兵力和进行其他的军事改革;(4)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大力推行学校教育等等。但是由于各国的条件不同,它们的改革又有各自的特点。举例说,法国为发展工商业,曾经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俄国在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把农奴制引入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到工场劳动;普鲁士特别注意扩大兵力,由此形成军国主义传统。对它们各自的国家说,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学中,如果紧抓改革的共同点和各国的特点,或可取得举重若轻的效果。

第二,第七节“16至18世纪的亚洲”,包括日本、朝鲜和印度。在中学世界历史教材中,设专节讲述这个时期的亚洲国家,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尝试。为便于教学备课,试说它们的历史发展脉络以供参考。

1.12世纪末,日本一个武士集团的首领赖源朝,当上了“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立将军的政厅“幕府”。自此,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代,相继出现了三个幕府,即“镰仓幕府”(1192—1333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和“德川幕府”(1603—1868年)。

教材讲述的正是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其历史发展线索可归结为三点:(1)德川家康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消灭了残余的敌对势力,完成和巩固了日本的统一,建立了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国家。在这种体制下,幕府对藩国拥有最高的统治权,这从幕府发布的《武家法令》中可以看出。但是,藩国的首领大名,在自己的藩国内却拥有政务、军事、司法和税收的权利。(2)德川幕府建立后,同前两个幕府相比,它的统治比较稳固。因此日本出现了和平环境,封建农业经济有所发展。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刺激。城市不断兴起,号称三都的江户、大阪和京都成为全国的中心市场。商业和金融发展起来,出现了像鸿池(大阪)和三井(京都)这样富有的高利贷家族。(3)为了防止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德川幕府没有采取积极的对策,而是一再发布锁国令,采取锁国政策。日本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2.说到朝鲜,其内容包括朝鲜王朝建立之初的经济发展状况,16世纪末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朋党之争(朝鲜史上称作“士林派”和“勋旧派”的斗争),朝鲜的抗日战争和由此开始衰落的原因。这里所讲的内容主要是15、16世纪的朝鲜。从客观选材标准衡量,教材不再往后继续讲述。

3.教材讲“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印度”,除了讲中亚封建主、蒙古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外,重点讲述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统治时期(1556—1604年)的印度。巴布尔开疆拓土,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广大地区。他对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令丈量土地,作为征收租税的标准;设立财政官征收赋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在印度这样宗教复杂的国家,实行宗教宽容和协调政策,又废除了对非伊斯兰教徒的人头税。这些改革有助于印度的统一,使印度在为一个富强的大国。17世纪中期,莫卧儿帝国处在黄金时代。后来,在奥朗则布统治时期(1658—1707年),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虽然达到了鼎点,但是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强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对印度教商人征收重税,造成了消极的后果。到他去世时,印度已呈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为英国的殖民侵略提供了便利条件。政策的正误,关系国家的兴衰,这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例证。

4.16世纪时,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欧。但是西欧国家一直在国内致力于发展商品经济,对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同时期的亚洲国家或因采取锁国政策,故步自封(如中国和日本),或因内讧(如印度),逐步衰落。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由此出现,以致落后而挨打。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应在教学中加以强调。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特点,那些特点有的从历史事件本身体现出来,有的从历史事件中折射出来,有的须综合诸多历史事件才能显现,有的要从历史内涵的分析中才能明白。在教学中要求把握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诸多的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那个时代获得一个整体的而不是零碎的认识、本质的而不是表象的理解。至于探索历史经验,那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即古训所谓的“以史为鉴”、“殷鉴不远”。这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我们编写历史教材和进行历史教学均应时时处处加以注意的。对此就不用多说了。

标签:;  ;  ;  ;  ;  ;  

新高中世界近代史第二章(第一卷)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