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应掉以轻心_收入差距论文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应掉以轻心_收入差距论文

对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掉以轻心论文,贫富差距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亦在不断加大,尤其在最近若干年贫富悬殊这一趋势渐渐显露。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热点不仅仅是企业管理承包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投机大户、文娱体育明星大腕等部分人的高收入与普通工薪阶层的对比反差大。这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多方位的收入差距拉大,且态势有增无减速度加快。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比看, 1978—1994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1994年是1220元;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78年为316元,1994年是3179元。 城乡居民上述人均收入差距比例由2.37∶1扩大到2.61∶1。

——地区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机构对全国3 万多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东部地区与西部中部地区居民收入人均差距,1994年又比上年有所扩大,东西中排列以西部为1,1993年是1.37∶1 ∶0.93,1994年为1.47∶1∶0.95, 扩差明显。再从省际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993年,前四位与后四位排名为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和山西吉林江西内蒙;1994年,上海升为首位,江西由倒二落为末位。1993年的数据表明,榜首广东与排名最后四省的人均收入倍数分别为2.36倍2.37倍2.41倍2.45倍;首末货币绝对值为4632.4和1893.2,人均收入值差2-739.2元。

——城镇居民之间收入档次尚在拉开:据有关部门对10万住户抽样调查计算,以各20%的高低收入户人均收入比较,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由1993年的1.8倍扩大到1994年的2.9倍。

——优势行业职工收入超水准增长强硬:统计数字表明,以全国平均工资为100,1990—1994年,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从102.9 下降到102.8;而运输邮电行业则从117.8上升到120.4,金融保险业更从97.9跃进至110.4,流通领域诸行业工资水平多偏高。 如果计算工资外收入,分处优势劣势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会更大更明显。

上述数据和情况告诉人们,无论是在古老的城乡差别上,还是在悠久的地区异域里,还是在纷繁的各行各业中,还是在分化的居民阶层间,人们的收入差距都在近一个轮回基础上一步步增大拉开。前些年曾引人注目的部分人收入畸高暴富的状况依然如故并常为人所熟视无睹,收入差距拉大的形式与内含已变化着扩展到多方位的全社会范围,因此,这里所反映的收入分配贫富差距问题呈现着一种发展中的社会经济机制转形转换时期的特征性状。

收入差距拉大以及问题的普遍化现已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造成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购买力不足,农村市场不活跃,并使我国耐用消费品工业近5 年来一直面临销售困难。持续多年消费品实际销售量增幅逐年下降,1994年,农村市场销售量实增5%左右,大大低于10%的正常水平, 致使我国耐用消费品生产能力闲置率达1/2或1/3。反过来,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影响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更为严峻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货币收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78—1994年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8.8%,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前者比后者高2 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固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通货膨胀。而由于收入差别悬殊的存在,通货膨胀对高低不同的收入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危害最大的乃是低收入者,严重到使低收入者进入贫困人口的行列。因此,无怪乎,面对这些年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贫困人口数有增无减。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当前我国城乡贫困人口数在1亿左右。而且, 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后果还远不止如此。目前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此都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多年来普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一直处于历史低谷,最近几年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以及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一直成为社会热点,都或多或少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由此引起的公众心理失衡有关。因此,对于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问题,以及寻求有效对策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如何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应该是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了。

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宏观调控上的问题,也有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的问题,更有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不可避免的一些混乱和漏洞。因此,对于抑制收入差距扩大,须寻求综合治理对策。其基本原则应当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向的,建立起长期适用的制度,而不仅仅追求短期的治标之策。

第一,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必须摆脱这样的认识:即以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经济增长中的正常现象。人们对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不平多是道义上的愤闷。一些学者以及部分舆论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合理的范围,似乎人们不必为此担心。但什么是“合理的范围”?这众说纷纭难界定。难道非要达到两极分化“国际标准”才认可超“合理范围”吗?更何况“两极分化”是一个敏感的概念和相对更难把握的实际问题。但是有一点是明显的,各种统计数字与调查均表明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延伸,而且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已不仅是前些年的一部分人暴富与另一部分人低收入的问题,不良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可能致使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第二,最痛苦、也是最容易解决的应该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变相侵吞公有资产的暴富问题。全社会下决心,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坚决贯彻执行,这一问题就可以得以抑制。一个时期以来,党政军各界已制定对策、着手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显著的效果。

第三,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问题来自于一些带垄断性质的行业工资收入增长过快。这些行业大部分是国有国营性质的,但是我们现在一般对企业均采取工资总额的弹性调控方式,工资收入随经济效益增长而增长,这些垄断性质的行业在经济效益上占有优势,而其中有许多非劳因素难以测定。这是其工资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这些行业应该采取更严格的工资调控方式。如果是国有国营,采取类似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体制更为合适。

第四,要充分利用税收调节手段。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税收政策已经成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大大改变了初次分配的收入悬殊状况。在我国,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实行的历史还较短,制度上也还要进一步完善。要通过所得税制度的实行,调节收入悬殊的幅度,努力达到抑制不合理的高收入高消费和鼓励生产收入用于再投资的目的。

第五,要为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采取必要的措施。低收入者一般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表现极为敏感,反对加大普通劳动者的经济负担。相对而言,他们的支出中用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份额最大,因此,他们不仅要求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以保障最广大居民的生活稳定,此外,也要求为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对食品等基本消费品制定最低税率,以调控基本消费品的价格,更好地保障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存权益。

第六,从长期而言,要把整个社会范围内实现同工同酬共同富裕作为努力的目标。实行同工同酬自建国以来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也是作为工资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但实际上,在一个企业内部容易达到,而社会范围内的同工同酬则需要假以时日。但无疑我们必须作这方面的努力,因为它对于抑制较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状况将会有积极作用。要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同工同酬,需要进行长期的制度建设。首先,国家要建立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使职工的工资增长不脱离经济发展轨迹和幅度;其次,要在行业层次开展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增长的制度,使同一行业、同一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基本相当。总之,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管理体制。

对于社会收入分配,有差距是正常的,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需要。但是如果长期存在收入差距悬殊状况或者说这种状况在迅速扩大,以致于一方面虽然获得了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越来越多,那么,这就不正常和不可取,说明社会收入分配机制上存在问题。而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下去,必定会对社会带来危害。正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可掉以轻心,应该扭转这种趋势。

标签:;  ;  ;  ;  ;  ;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应掉以轻心_收入差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