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戴玉红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戴玉红

戴玉红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超声检查,对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对肾人各级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实质回声增强,肾血流明显减少,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RI)增高,搏动指数(PI)增高。结论:超声显像根据肾形大小、肥胖程度、肾内回声改变等比较容易作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对早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对临床预后评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8231(2018)09-0061-02

超声检查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测肾脏的血流及变化,对临床判断肾脏疾病及功能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肾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1]。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清晰显示肾内各级动脉的血流灌注状态,准确测量各级动脉的血流速度,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流信号的分布情况、频谱形态以及血流参数的变化等,现对我院收治的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2.5±2.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5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多囊肾4例,肾结核2例。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4MHz,患者取仰卧、侧卧或俯卧(可在腹部垫枕)。依次作腰腹部纵切、横切或斜切检查。检查时可嘱患者吸气或呼气以配合医生。仔细观察肾脏的轮廓、形态、结构及血管走行,彩色多普勒功能进一步检查肾脏血流状态。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影像显示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取决于原发泌尿系疾病的性质,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双侧肾结核、多囊肾及双侧尿路不全梗阻等都各有其声像图特点。这里只描写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声像图特点[2]。在肾功能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声像图表现为无明显异常或者只是有肾实质回声增强的表现。然而在氮质血症期之后,肾体积会逐渐缩小,包膜不光滑,实质回声会明显增强,与肝脏和脾脏实质回声相等或高于。皮质厚度明显降低小于0.5cm。严重者肾皮质与肾锥体、肾窦分界不清,肾内结构不能分辨。更严重者肾脏与周围组织无法分辨,呈中等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显示肾皮质回声内无血流信号显示。仅在肾窦回声内见少量血流,呈“点状”或“条索状”色彩,十分稀疏。脉冲多普勒,为收缩期峰速度降低、舒张期流速低平的低速高阻力频谱。

2.2 检查结果

彩色超声所测肾脏大小、长度,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肾脏长度80~100mm者2例,<80mm者26例;多囊肾4例中均肾脏长度大于100mm;肾结核1例,大于100mm者1例,小于80mm者1例。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多种病因引起的逐渐发生并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常见病因为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如各型肾炎、肾病、肾肿瘤、肾动脉硬化、双侧肾结核和慢性下尿路梗阻等。与急性肾衰不同的是,慢性肾衰是渐进的,不可逆的。慢性肾衰依照临床症状,肾功能减退程度和适应程度分期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期[3]。

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综合征,其特征为肾体积缩小,肾功能损害程度越重,肾萎缩越明显。而糖尿病肾病无明显肾萎缩。皮质变薄,肾内结构模糊,髓质内可出现散在小囊泡。如肾小球,肾小管纤维化可使皮质回声增强,轮廓不光滑。肾血流减少,阻力增高。彩超观察时肾内血流信号微弱,呈星点状,而RI增高,一般>0.7。多囊肾、肾结核、慢性尿路梗阻等可具有原发病的声像图改变;多数肾脏体积增大,结构模糊,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弱或消失。

超声检查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后作出评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后好坏与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直接有关,肾大者较肾小者预后要好。彩超检测时,肾内彩色血流显示的多少是反映肾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显示的肾血流条数愈少,肾功能不全预后不好。肾内无血流显示时,提示病人应做移植肾治疗[4]。

在临床上最常用和最方便使用超声诊断,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无创的检查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B超常规显示肾脏体积增大,皮质的厚度、血流速度和阻力均有较明显改变,而慢性时常示双肾同步缩小,皮质变薄、血流明显减少,有时还可见到积水、结石、肿瘤、囊肿、出血、肾脏畸形。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无创的检查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肾脏病变肾功能改变的进展和转归。为临床肾功能不全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可提示早期肾功能变化,特别是对单肾损害或病变的诊断优势明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航.彩色超声诊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7):83-84.

[2]张蔚,穆丹梅,万霞,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2):847-849.

[3]刘永生,李新,战英杰.彩超对慢性肾功不全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5):126-126.

[4]吴作辉,闵杏珍,胡瀚中,等.彩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2):134-137.

论文作者:戴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诊断价值论文_戴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