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研究论文

智能物流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研究

文/古贞

摘要: 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类新型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深化应用,智能物流作为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实现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的转型升级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问题。本文在总结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出智能物流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推进我国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智能物流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智能物流;发展现状;对策;转型升级

智能物流是智能集成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类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型物流分支,是物流产业高端化发展形式,目的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自动感知和数据采集,有效控制物流的整体流程,实现物流的智能化来提升物流效率,最大化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智能物流的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当前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实现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转型升级,已成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但需要注意到是,智能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实现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1.智能物流发展的现状

(1)智能物流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智能物流整体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具前瞻经济研究院统计的智能物流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的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增速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8年的市场规模达到4860亿元,同比增长19.4%。到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会超过5000亿元,2025年,智能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我国的智能物流设备市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

(1)智能物流基础建设不健全

(3)部分企业缺乏发展智能物流的实力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物流业务数据,为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大量物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实现对物流数据的高效整合、管理和调度,对于协同物流活动、分析物流需求、制定科学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将大幅度提升智能物流的效率。

最后,伴随着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物流作业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极大地减少人工作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优化物流环节,提升物流行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向科技密集型服务行业转变。阿里、京东、顺丰等一批领先企业已经在无人驾驶、无人仓储、物流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整体而言,现有基础设施仍不能支撑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现有物流基础设施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网络不健全的现状;另一方面,现有物联网、高速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支撑智能物流高速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了智能物流的快速普及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六分法已难以满足图书分类的需要。西晋武帝时期,秘书监荀勖等编撰《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此书正文十六卷,另附佛经两卷,共收录图书1885部,20935卷,是一部综合性的藏书目录。《晋中经簿》对传统的六略图书分类体制进行改革,创立了将目录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的四部书目分类体系,此分类方法奠定了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的基础。

除电视、报刊外,充分利用互联网、QQ、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传递无偿献血能帮助别人点燃生命希望的正能量;开展主题宣传和献血者关爱活动,通过表彰先进等措施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济南血站启动的“公益爱心网络团购”活动,它联合相应团购网站搭起无偿献血参与平台,为献血者提供个体化无偿献血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国家政府密切关注智能型物流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2016年)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等政策和发展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能物流将成为我国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动力[2],要加快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转型发展,实现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在政策上的持续跟进,即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智能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4)企业积极开展智能物流实践

另外,“吃亏是福,想开点,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心宽体健嘛,懂得忍让和谦和,也是李老先生健康的又一秘诀。在华人社区,常常可以看到,老爷子身边围了一群朋友,中外黑白老幼都有,大家的脸上都喜笑颜开,其乐融融。

构建智能型物流也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还是顺丰、申通等快递企业,都开始探索并尝试打造智能物流系统,有效地促进了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例如,京东、菜鸟、顺丰等物流较为先进的企业正进行试验无人机、无人搬运车、拣选机器人等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未来各类先进的智能物流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2.智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各类智能物流相关技术不断深化应用

(3)智能物流行业的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This is known by all.The sun is the center of the solar system.

(1)加强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物流涉及物流、物联网等多个产业,有关智能物流的相关标准缺乏,阻碍了智能物流的发展。一方面,物流行业自身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在物流设备、物流信息化等许多方面的物流标准不统一,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物流成本偏高,物流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智能物流是物流业与物联网等行业相融合的产物,尚未有针对智能物流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出现,不利于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

孙冬虎《历史地看待京剧的现状与未来》[5]阐释了京剧的萎缩现状,提出了京剧未来的发展应当不断创新,需客观鉴赏京剧现代戏,并强调京剧需要政府的帮扶。这也正是笔者在下文调查中得出的结论,京剧现代戏的上演并没有想象的乐观。

如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却依然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信息系统之间相对独立,账号密码较为杂乱,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地共享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由此可见,企业工作人员承担着较大的建设维护工作量。信息化管理建设无法将其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工作人员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之所以构建一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务部门主要是为了实施电子化办公。然而,由于系统之间无法共享数据,关系度较差,数据录入也存在着一些重复,形成“信息孤岛”。

借助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实现了对物流信息的高效自动感知和数据采集,以及相关物流作业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操作。如我国已有超过400万辆重载货车安装北斗定位装置,还有大量托盘、集装箱、仓库和货物接入互联网[1],为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智能物流已在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实践,并取得相应成效,但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现有的物流配套设施设备较为落后,且不健全,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建设智能物流系统的能力,限制了智能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

2)加大智能物流园区的建设,将各类智能技术应用到物流园区,打造智能物流园区,发挥园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

2.2.2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药材样品细粉(过4号筛)50 mg,置于2 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甲醇1.5 mL,称定质量,超声(功率:250 W,频率:40 kHz,下同)处理30 min,放冷至室温,再次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我国智能物流整体发展不均衡,限制和影响了智能物流的推广和发展。一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在某些物流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提升了某环节的物流效率,但往往缺乏统一规划,各环节间沟通衔接不畅,造成企业内部资源浪费,没有实现物流效率整体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智能物流的实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与其合作的相关企业智能物流水平偏低,企业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和协作机制,很难实现企业间资源有效整合。

1.5.3 宫腔再粘连情况 在TCRA术后3个月,患者月经干净后3~5 d,行宫腔镜探查术进行常规复查,再次进行宫腔粘连评分,若评分≥5分判定为宫腔再粘连。

(5)智能物流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人才主要以应对常规物流业务运作、物流系统运营与维护的工作为主,缺乏即具备物流运作能力,又掌握物联网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大部分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仍以培养从事物流操作、管理的传统物流人才为主,对于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的新物流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3],智能物流专业人才的供给不足,限制了智能物流的健康发展。

3.智能物流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智能物流发展是一个探索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转型升级,针对智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材料三 所谓致知在格物,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2)智能物流产业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目前我国智能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完善物联网、智能终端、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物流的智能化奠定基础。

取不同处理组植株,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不同处理组植株拍照记录,用Image J软件测量根长及株高。然后将鲜植株置于烘箱105℃杀青20 min,75℃烘干至恒重,称其地上部(茎和叶混合)干重、地下部干重(根系)及全株干重(根茎叶混合)[14]。

(4)智能物流整体发展不均衡

3)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投资,借助民间资本进一步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如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联合众多民营企业共建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对于完善我国智能物流基础设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多渠道培养综合型智能物流人才

为满足智能物流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模式。一方面,可考虑在现有高校开设智能物流专业或者物流管理(智能物流)专业方向,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同时关注学生物流知识以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物流人才的专业培养,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相关主体应相互协作,为相关人才提供在职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提升渠道,鼓励员工提升自身素养,以适用智能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3)加强智能物流技术、体制、模式的创新

我国智能物流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智能物流技术、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等,因此要保证智能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实施创新。首先,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实现各类新技术与物流的深度融合,开发出更能适应我国物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的产品或技术,驱动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其次,完善智能物流运行的机制体制,改善智能物流的运作环境,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创新,为智能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最后,创新智能物流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智能物流的优势和效率,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更好地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

(4)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

智能物流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因此要切实发挥好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

Ts为采样周期,T为滤波器时间常数,y(k)为本次滤波器输出值,x(k)为本次采集输入值,y(k-1)为上次滤波器输出值。Ts和T根据信号的频谱来选择[17]。

首先,加强政府对于智能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颁布并切实落实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智能物流的健康发展。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智能物流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应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物流技术的更新和应用,帮助和带动物流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再次,政府应推进物流、物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加快统一、开放的智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我国智能物流领域的标准化问题。

最后,鼓励和支持智能物流共享平台建设,借助平台加强物流企业内部及物流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为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智能物流的发展。

4.结论

如何发展智能物流,实现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的转型升级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出我国智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健全、产业标准化有待加强、部分企业缺乏发展智能物流的实力、智能物流人才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物流人才培养、智能物流创新和政府引导和支持四个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希望对物流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黎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11-14.

[2]符瑜.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与提升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1):90-92.

[3]余娟.我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9,501(02):68-72.

基金项目 名称: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智能物流研究,编号:2018SJA2141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标签:;  ;  ;  ;  ;  

智能物流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