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撞刀问题解决方案论文_王猛

数控车撞刀问题解决方案论文_王猛

菏泽技师学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一、培养数控车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数控车是数控机床中比较典型常见的一种,它在社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就学习数控机床基本操作理论知识而言,数控车无论在编程指令意义上还是在对刀上均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如数控车对刀的基本思想同样也适用于包括数控铣、数控镗及车、镗、铣加工中心等各类数控系统。而在编程指令上,其他种类的数控机床的指令相对数控车来说,较少且较易理解。因此,学好数控车,扎实掌握好数控车的操作理论,可以为学习其他种类的数控机床打下一个非常良好、坚实的基础,也非常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数控人才。

二、现阶段进行撞刀事故分析的意义

1.提高学生在数控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通过对撞刀事故的分析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控车学习者的系统知识,使他们能更加扎实地掌握好数控车的操作理论,为成为较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好地防止撞刀事故的发生。撞刀事故的发生,不仅易造成人身伤害,而且对价格昂贵的数控机床的危害也极大,严重的可造成数控机床的报废。因此,怎样避免撞刀一直都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数控是一门技术密集型的专业,系统种类多,它包含的相关知识也较多,在数控车的培训过程中,学员往往缺乏数控操作的实际经验与系统的理论知识,往往更容易导致撞刀事故发生。

3.利用仿真软件,不能完全消除撞刀事故的发生。现代的数控系统,一般会有配套的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对刀和模拟加工,非常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与编程技巧,同时也可以大大地降低撞刀事故的发生。另外仿真软件还非常有利于进行数控技能人才的批量培训。可以说仿真软件给数控的生产加工与培训带来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仿真加工不能代替实际加工,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1)仿真软件的熟悉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实际培训中,由于学生的素质不一,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看似明白实则不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问题在仿真加工中往往体现不出来,一到实际加工中就会原形必露。一知半解是学生在机床实际操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2)仿真加工与实际加工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实际加工中学生心理压力大,环境也不一样,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紧张和思维混乱。(3)实际加工中出现的很多实际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解决,但却难以在仿真软件里进行模拟练习。(4)仿真软件的水平高低不等。 事实也证明,即使配套有仿真度较高的仿真软件,实训中的撞刀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分析撞刀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防止发生撞刀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对数控车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撞刀问题的分析与防范

按照数控车加工的一般过程:程序的编制与输入、对刀、运行程序加工工件,将撞刀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类分析如下:

1.程序错误。这里的程序错误指的是系统的自检功能不能检测的非语法逻辑上的错误。按照错误发生的原因我们又把它分类如下:(1)输入错误。输入错误指操作员在输入程序时漏输或错输指令。如将G01指令错输为G00指令。对于这一类错误,问题简单,危害却不小,它要求操作者在程序输入或校对检验时要小心谨慎。(2)对指令含义理解不透。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要求编程者对被指令的刀尖轨迹一清二楚。因此也要求编程者对指令的含义、用法等完全掌握。譬如G00快速移动指令,不光要知道它是快速移动指令,还要更进一步了解它的移动轨迹-通常为一折线而非直线。对指令含义一知半解,起点与终点混淆不清,是数控编程之大忌。在这种情况下编制的程序极易出错造成撞刀。据笔者在长期的数控应用教学中的统计,初学者在使用较复杂的复合循环指令时最容易出现这个问题。(3)不了解同行程序中不同指令执行的先后顺序。为了减少编程行数,数控系统一般允许一个程序段中同时可有 G指令、M指令、T指令、F指令、S指令等各一个。且不同系统,其执行各指令的时间顺序可能不同。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喜欢将T指令(换刀指令)与G指令写在同一程序段中,这是一种不太好的编程习惯。(4)系统指令张冠李戴。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上现有的数控系统种类较多。相同的指令,在不同的系统,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初学者由于对系统知识掌握、记忆不牢靠,在编程时极易将不同系统中的指令混用。防范措施: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实践中的编程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要防止编程错误,主要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引起重视:首先,要真正掌握好系统的编程指令,理清其实际意义及其使用环境,剔除一些不良的编程习惯;其次,在编程时要小心谨慎,仔细校对,要善于利用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查错;第三,编程时要注意与工艺实践相结合。

2.刀补错误。数控车削零件通常需使用若干把车刀,一般情况下选用外圆粗车刀(当然,根据实际也可选用其他刀)作为基准刀,以它的刀尖来建立零件加工的坐标系。刀补其实就是非基准刀刀尖与基准刀刀尖分别在XZ方向的偏差,刀补的测定过程一般我们称之为“找刀补”、“找刀偏”或“对刀”。手动对刀是学习数控机床操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新手在学习测定刀补时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刀补误差较大;二是刀补错误。误差偏大的问题主要由测量误差引起,它会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但一般不会引起撞刀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且误差可以通过试切后修正予以解决。刀补错误主要是因为测量时读错数或对刀的方法、步骤不正确引起。刀补错误表现为某把刀在执行其刀补换刀后,刀尖与基准刀刀尖的重合度偏差较大。而系统在加工零件时却默认换刀后每把刀的刀尖均与基准刀刀尖重合的原则。因此,在这种实际与理论不符的错误前提下,就有可能导致撞刀事故发生。

论文作者:王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数控车撞刀问题解决方案论文_王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