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吴红梅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时的作用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使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内心焦躁不安情绪。

【关键词】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29-02

Investigation?for?Effects?of?Inspiring?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in?Treating?Elderly?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and?Effects?on?Psychological?State Wu Hongmei

The Leshan People's Hospital,Sichuan,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s of inspir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reat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its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Method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since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total efficacy of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of nursing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of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spir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ducing anxiety and unease for patients.

【Key words】Inspir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sychological state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很多,较为典型的综合征表现是患者胸骨后出现疼痛现象,烧灼感很强,疼痛甚至会呈持续性状态进行[1]。这种病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具有肥胖或者高血压家族病史的患者,更容易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积极应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措施,在缓解病人紧张、焦躁心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年龄,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25±5.14)岁,男性人数有25例,女性人数有25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1±0.16)年。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年龄,年龄61~~岁,平均年龄(66.25±4.14)岁,男性人数有26例,女性人数有24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1±0.14)年。入选标准:患者自愿、依从性较好、思维清晰者。排除标准:心脏破裂患者;思维言语无法正常交流者;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时间为1个月。观察组使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激励内容主要是从老年患者心理出发,通过激励患者认清病情,面对现状,敢于面对新生活为主。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小组成员从病理等多方面出发,告知患者该类疾病治疗及预防的措施,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病情。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普及基本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内容,了解疾病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尽可能让家属协助医生工作。医生要让患者相信,患者要按时吃药,积极治疗,积极身体,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病情的,甚至痊愈。鼓励患者进行锻炼,制定每日锻炼计划,增强身体抵抗力。饮食护理:因患者年龄较大,饮食上需特别注意,食物内容既要方便消化,又要营养健康,采用少食多餐原则。疼痛护理:给与患者止痛药物,按时吃药,记录患者吃药时间及反应,做好病情记录。

1.3 评价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测量表评定患者心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分数及护理效果。治疗效果:痊愈,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消失,内心情绪平稳;显效,急性冠脉综合征基本消失,内心情绪平稳;有效,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消失较少,内心情绪平稳;无效,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没有消失,内心情绪不平稳;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0软件,其中对两组产妇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测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经过一个月的激励式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测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测量表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影响较大的疾病,在发病后患者不仅仅要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还要承受较为强烈的负面心理。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正是为了解决患者负面心理而产生,在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中,护理人员要随时注意老年患者的心内波动情况,尽可能的鼓励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形成一个阳光、健康向上的心理[2]。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内摆放新鲜花草,播放舒缓音乐等措施来缓解病人内心焦躁不安全的心理[3]。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测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患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时,面对患者较为负面的心理状态可以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激励式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康复的信心,还能从心理层面上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日后生活,对治疗效果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弘海.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B03):880-881.

[2]张渝萍,张颖,刘晓,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3):519-522.

[3]刘雪莲.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5):240-241.

论文作者:吴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吴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