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论文_刘勇建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论文_刘勇建

刘勇建

(苏州杭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8)

【摘 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彻底根治关系到建筑结构质量及使用安全。最大程度上根治质量通病,确保建筑结构构件的安全性,已成为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由于我国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缺陷,在建筑领域存在采取非法手段竞争行为,而这种非法竞争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中国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建筑业相关从业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蜂窝

1.现象。混凝土的一些部位松散、石子含量多而砂浆含量少,两粒石子间存在间隙,出现很多像蜂窝一样的洞洞。

2.出现蜂窝现象的原因。1)配制混凝土过程中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砂、石子、水泥及水的掺量不精确,石子用量过多而砂浆又偏少;2)砼的拌合时间短,搅拌不均,工作性差,振捣不到位;3)不按规定投料,掺量过多或过少,没有设置串通将石子聚集到一起,导致砂浆分离;4)砼投料没分层,未充分夯实,欠振,振捣用时短;5)模板间隙堵塞不严,造成漏浆;6)钢筋分布过密,石子太大,混凝土坍落度小。

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例并严格执行,做好检查,精确计算掺量,均匀搅拌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均匀,坍落度大小合适;当砼的浇灌高度大于2m时,需要使用滚筒、料槽进行下料。为避免欠振应分层浇筑与夯实。模板缝隙要堵严,施工中做好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检查,避免发生漏浆;关于基础墙柱混凝土的浇筑, 要在下层浇完后停歇1—1.5h,确保夯实后再浇筑上层,预防产生烂脖子现象。2)若蜂窝较小,先用清水洗刷,再将水泥、砂浆以1:2或1:2.5的比例进行调配,然后用其压实抹平;若蜂窝较大,应将结构薄弱酥松的颗粒凿除,用清水洗刷,采用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养护;若蜂窝较深,不易清理,则需要置要放预埋管,比如浆管、排气管埋,用砂浆填平整或用混凝土封堵,采用水泥压浆技术进行养护。

二、麻面

1.砼麻面现象:砼表面部分砂浆脱落,有很多麻点、小的凹坑,表面粗糙,但钢筋并未暴露。

2.出现原因:1)模板平面凸凹不平,或未能及时清理附着于表面的水泥浆渣,砼表面因拆模受损;2)未采用洒水方法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使其吸干砼结构表面的水分,混凝土因水分大量流失而产生麻面;3)模板间有缝隙,引起泥浆外溢;4)隔离剂未均匀的涂刷在模板上甚至漏刷或不能保持长效,使砼表面和模板粘在一起而形成麻面;5)未捣实混凝土,模板上出现气泡且不易排出,从而产生麻面。

3.预防措施。1)保持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的清洁,将粘附的水泥浆渣等废物处理干净,在模板足够湿润的基础上浇筑混凝土,宜采用油毛毡、填泥等将模板接缝赌塞严密,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要确保其长效性,涂抹匀称,严禁漏刷;混凝土必须分层捣实,待不再冒气泡为宜;2)对于经过涂刷的表面,可先搁置一边,对于未经涂刷的表面,需向麻面位置处洒水,待足够湿润后采用同混凝土标号的砂浆修补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露筋

1.露筋现象:砼内一部分主筋、负筋及箍筋暴露在构造物之外。

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塑料垫块错位、垫块不够或忘记放置,使钢筋贴服于模板上而造成露筋;2)结构断面尺寸较小,钢筋太密集,石子被钢筋搁住,水泥、砂浆未将钢筋全部覆盖而外露;3)由于调配比例不合适,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贴近模板处含浆量少或在泥浆外溢;4)砼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或此处的混凝土未充分捣实;由于振捣器碰撞、践踏钢筋,钢筋错位而引起外露;5)提前拆模或吸水粘合,脱模过程中砼的棱角被破坏,造成钢筋外露。

3.控制措施。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钢筋不发生位移以及保护层的厚度大小合适,同时做好检查,在钢筋较密的部位宜使用粒径符合条件的石子,确保混凝土调配比例的合理性及优异的工作性;若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m,投料需设滚筒、料槽,避免发生离析;提前洒水浸湿模板并将拼缝堵塞严实;振捣棒不得与钢筋发生碰撞,施工中防止钢筋被践踏,若发现钢筋变弯或脱扣,应及时作出调整保持钢筋正直;捣实混凝土保护层;准确把握拆模时间,避免因提前脱模而出现缺棱掉角现象。2)关于钢筋外露的处理,应先用清水冲刷干净,再将水泥、砂浆按1:2或1:2.5配合比配制,并将其涂刷与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裸露在外的钢筋;对于钢筋外露较深的,应将松散混凝土与多余颗粒剔除,用清水冲刷,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子砼修补并凿平。

四、缝隙、夹层

1.现象。砼结构内层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存在薄弱夹层。

2.出现原因。1)没对施工缝、变形缝进行接缝施工,没有及时处理附着在水泥表面的松散颗粒,混凝土浇筑前并未凿除薄弱的混凝土,也没有使其保持湿润;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出规定范围,投料时未使用滚筒或料槽而产生离析;3)底层接缝部位未采用砂浆封填,振捣也不到位。

3.控制措施。1)施工缝及变形缝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处理掉堆积在接缝部位的废物,比如锯沫、泥块、砖头等,再用清水冲刷,当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投料宜考虑使用滚筒或料槽,关于接缝施工,用原混凝土配制比例砂浆(不含石子)进行浇筑,浇灌厚度要控制在50—100mm之间,确保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间良好结合,还要认真捣实。2)若空隙、夹层较浅,应凿除酥松的混凝土,用水冲刷,采用水泥、砂浆(二者配合比为1:2.5或1:2.5)堵塞严实;若空隙夹层不浅,宜将薄弱部分或夹杂的废物清理干净,采用高压水清洗,之后进行支模,用细石子砼浇灌,用砂浆填平或用混凝土封堵,再采取压浆施工。

五、强度等级不足

1.现象。同标号试件的平均强度达不到强度等级规范要求。

2.出现原因。1)水泥出保质期、潮湿、活性下降;砂、石、骨料级配差,缝隙大,水泥用量大,废物多,外加剂的选择不合适,,掺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2)配制混凝土比例设计不合理,用量计算不精确,多次任意向商砼中加水,提高了水灰比例;3)搅拌时投料顺序混乱,拌合时间短,搅拌不均;4)冬季施工中随意提前脱模时间或初期遭受冻结;5)制作砼试块时捣实不够,管理不当、养护不力,养护的条件达不到标准要求,同条件养护过程中,在初期发生脱水现象或因外力受损。

3.控制措施。1)水泥必须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使用新鲜且无凝块水泥,对于出保质期的水泥,要通过检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砂粒径、碎石粒径、级配、水泥用量等按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配制比例符合设计要求,正确计算掺和料用量,严格按照混凝土加料顺序进行搅拌,确保充分拌合以及混合料均匀;预防砼在初期遭受冻结,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浇筑混凝土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值的30%以上,混凝土结构工程选用矿渣水泥,抗压强度超过40%,避免受冻,保证混凝上试块的制作符合标准规定,对试块进行妥善管理并且善加养护。2)若混凝土强度不够,宜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若还是达不到标准,应根据实际强度对砼结构的安全强度进行校核,积极探讨解决方法,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补强加固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从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存在很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比如施工环境、施工材料等。因此,必须在设计、施工工艺、选材、后期保养方面加强控制措施,结合大体积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内外部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关赛飞。论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2010

[2]张书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论文作者:刘勇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论文_刘勇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