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张维新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张维新

张维新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450007)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术治疗中发生急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实施介入手术,观察急性低血压发生情况,分析临床处理方法和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低血压6例,占比4.0%。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后症状缓解、心率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过程中,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但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危险性高的特点,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急性低血压;治疗方法

数据调查显示,在生活饮食方式改变、老龄化社会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近年来持续提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介入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普遍,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急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均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中男性87例(58.0%),女性63例(42.0%);年龄处于38—75岁阶段内,平均(57.4±2.3)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7±0.5)年。急性低血压症状表现:患者出现胸闷、恶心、血压指标明显降低,其中合并面色苍白11例、出汗6例、心率改变8例、视物模糊4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实用内科学》[2],患者满足急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在90mmHg以下,舒张压在60mmHg以下。(2)排除认知障碍患者、血液疾病患者、肝脑肾功能病变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选择去枕平卧位,适当抬高足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及时停药,给予静脉补液操作,输注1000ml生理盐水,滴速控制在每分钟100—150滴;心率不足每分钟50次的患者,静脉滴注阿托品,剂量控制在1.0mg左右;血压过低患者滴注多巴胺,剂量在5—20mg。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情况。(2)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水平。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分析 15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低血压6例,占比4.0%。此外还发生恶心呕吐1例,占比0.7%;心率减慢4例,占比2.7%;心律失常2例,占比1.3%。

2.2 治疗效果分析 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后,低血压症状缓解、心率恢复正常,用时5—30分钟不等。体征监测结果显示收缩压平均为(105.6±4.7)mmHg,舒张压为(78.4±3.6)mmHg,心率为(56.1±2.8)次/min。

3 讨论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时,发生急性低血压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3]:第一,神经源性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损,导致动脉调节能力减退,患者的血管、血容量严重扩张,机体内的血液循环容量不足,致使血压急剧下降。第二,血管迷走神经出现低血压综合征。指的是患者在血管压迫、机体损伤、疼痛刺激等影响下,导致大脑的运动中枢发生应激反应,继而出现心率、血压骤减的现象,患者出现急性低血压的症状。第三,手术操作因素。手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患者发生机体损伤,例如心包填塞、休克、血气胸、血栓等,引起急性低血压。

实践表明,患者在接受PCI手术时发生急性低血压的概率大,要求临床医师提高手术质量,做好积极的防治措施。具体来说,术中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尤其是容易发生并发症的动脉周围;在拔管前首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按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疼痛感、不适感[4]。另外,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创建静脉通道,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补液、输血操作。拔管后医护人员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心包填塞、出血等并发症。

另外,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程度,要求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尤其注重心理干预和饮食规划。总结并发症高发的时间段,一般包括术中、拔管前后、术后止血,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讲解临床操作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疾病认知。针对存在焦虑、过度紧张的患者,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进行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为了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消化道反应,嘱咐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术后1小时给予流质进食,术后3小时补充血容量,能够有效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仅有6例发生急性低血压,发生率为4.0%。患者经治疗处理后症状缓解、心率恢复正常。

综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过程中,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但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危险性高的特点,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敬淑.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的特点与处理方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02):135-136.

[2] 张密,程飞,周明,等.42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的特点与处理[J].中外医疗,2014,06(11):48-49.

[3] 万雪永.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10(25):63-64.

[4] 伍美兰.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8):162-163.

[5] 黄流强,陆健,阮锡勇,等.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特点与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16):115-116.

论文作者:张维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张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