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进德

农村学校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进德

摘要:推进依法治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农村学校由于其自身环境的不足和发展的缺陷,对依法治校的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依法治校;问题;对策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中,由于其自身环境的不足和发展的缺陷,实践依法治校显得尤为迫切。

一、农村学校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依法治校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个农村学校虽然都在积极实践着依法治校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来衡量,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依法治校的认识存在误区

如今,虽然大多数农村教师都受过法制教育,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制意识,但不可否认,在农村学校中,仍然有部分教师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依法治校的认识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学习法律的理解存在错误观念

在农村学校中,上级司法部门每年都要统一举行普法教育工作活动,并要组织教师进行考试。但大多数教师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法律知识,完成任务后就将所学的法律知识抛到了九霄云外。另外,许多农村学校每学期都会为师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但在大多数学校中,这种活动基本流于形式。很多教师都不是真心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根本不能使教师真正领悟到法律的意义和内涵。

(2)对依法治校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依法治校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首要就要使学校师生对“依法治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很多教师对依法治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错误。

首先,很多农村教师片面地理解依法治校的涵义,缩小“治”的范围。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依法治校就是为了防止教师、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只要教师和学生能规规矩矩地上课,校园内没有违法行为、学校在上课期间不出现事故,就实现了依法治校;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认为,依法治校只是校长依“法”管理教师和学生及学校的事务,而与教师、学生无关,教师只管教学,学生只管学习。

其次,一些教师将依法治校看作是教条主义式的校园文化。他们认为,依法治校就是要把法律领域的“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管理方式运用于学校管理中,强调建章立制,制度越完善、越周密,就越可以实现法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他们的观念中,学校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条文化”“量化”。而这恰恰是对依法治校的误解,过分强化了“法”的作用,而没有把握其实质。

2.大多数教师在依法治校的实践中存在消极执行的倾向

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管理者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并依据法律来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依法治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但同时,一些教师对依法治校的消极执行,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也限制了人的发展。比如,为了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许多教师不敢组织学生去春游、甚至不敢轻易批评或惩戒学生。因此,依法治校不应该是僵化的、教条化的。

二、对农村学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1.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农村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其次,农村学校的管理者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榜样。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做到由己及人。

2.学校管理者应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农村师生的法制观念

学法是基础、用法是关键、依法治理是目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法制宣传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将法制安全课列入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法制安全课程。其次,要为学生配发法律常识资料。例如:《法律常识》《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宣传资料。最后,要聘请当地派出所所长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为学生定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播放有关法制的案例录像、悬挂普法宣传海报、讲解鲜活的法制事件等手段,引导和教育广大师生学法、守法、用法。

3.学校管理者要健全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法治化

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还要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章程、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校内外寄宿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师生奖惩制度、学校教师评优选先和晋升职称管理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以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等,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都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学校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总之,推进依法治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教分开、管办分离的管理方式的需要;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需要。同时,推进依法治校,也是农村学校维护其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2500)

论文作者:李进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农村学校在实践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进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