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有尊严,教育有底气,多措并举提高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论文_尹德群

师道有尊严,教育有底气,多措并举提高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论文_尹德群

尹德群 湖南省洞口思源实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02-02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直以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深受百姓尊重。文革期间教师地位一落千丈,不时挨批挨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政策,重振教育地位,重树教师形象,维护教师权益,让教师的内心充满自豪、溢满幸福。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却在周围人群中日渐羞涩,地位日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中小学教师,教师内心的幸福感正在慢慢消失。近些年来,除了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的县城、乡镇中小学都存在严重的招考遇冷、师资短缺和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基本素质低下等问题。

教师是撒播阳光的使者。当一个教师自己心中的那缕阳光都日渐惨淡时,还怎么去照耀学生前进的道路?近些年来,教师的窘状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尊师重教是国家之所望,人心之所向,时代之所唤,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道’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国家才有未来。”如何重振教师信心,增强从教幸福感,使教师能够扎根岗位、愉快从教,是摆在党委、政府、社会和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调研和思考,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地方各级政府,要依法依规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合法权益

1、建立问责机制,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落实教师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文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保障中小学教师合法待遇的一些文件。可是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教师待遇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让教师心有怨气。

2018年1月2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2018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调研督查情况汇报后,强调要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凡未达到上述要求的都要限期整改达标,国务院适时开展督查。这意味着各地不能再有任何借口拖延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如果到时间还不解决,就将追究地方的责任,必须整改。这无疑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注射了一支强心剂,让他们在追逐幸福的梦中又看到了灿烂的阳光!

2、政法机关要铁腕打击校闹,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管理要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但学生在来返校途中,在校园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偶然出现一些意外伤害甚至死亡事故,也是正常的,社会不能太求全责备。教师违法,家长可以向主管部门、纪委投诉,可以向法院起诉,学校、教师该承担多少责任就承担多少责任,而不是家长纠集一伙人冲进校园辱骂、威胁、围殴,以暴力来整死一个老师,搞垮一个学校。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是纯洁的,它应该是一块净土。建议从立法上禁止一切形式任何原因的校闹,要像全国扫黑除恶行动一样,露头就打,以铁的手腕保障教师安全,维护校园安宁。

3、从立法上给予中小学教师一定的惩戒权。

现在很多孩子,家庭宠溺骄纵,性格乖僻执拗,无法无天不服管教。家长动辄就找教师麻烦,你老师这也不对那也不是。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不背书、不写作业、不搞卫生,要玩手机、要打游戏、要打瞌睡,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戒学生,万一学生想不开了咋办?体育课不敢让学生跑800米、练单双杠,万一出事了咋办?周末不敢带学生外出郊游、亲近大自然,万一失足了咋办?教育是如此脆弱,不知孩子长大后拿什么去挣取面包。古语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当孩子过于任性、不守规矩而耐心教导又失效时,恐怕没有比惩戒更好的教育方式了。父母不教,老师也不能教,那将来恐怕就只有等着恶人来教,或到监牢里去教了。国家要从立法上赋予中小学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教师在教室、办公室等办公场所有批评惩戒学生的权利,如果批评无效,可以进行必要的惩戒,只要不过度,家长无权干涉、指责老师。

二、政府主导,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提出“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说:“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对如何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指导意见。

早在2013年5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做法,从中择选三条:1. “设立‘湖南省扎根农村基层优秀人才奖’,重点激励长期在片区农村工作且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 2.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3. “ 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片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职工周转宿舍建设力度和政策支持倾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片区农村教师统筹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笔者所在县,每年教师节前夕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以党委、政府的名义表彰“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名教师”“名校长”“教坛新秀”等一批优秀教师。笔者所在学校,还争取到了民营企业家的的赞助,设立了“洞口思源实验学校云宁教师奖励基金”。各级党委、政府、学校的这些举措,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广大教师的幸福感。

除了上述各种举措之外,笔者还提出三种建议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参考:一是教师在购买车费、飞机票、景区门票等时实行半价优惠,在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人口密集场所,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的各类优秀教师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在岗在编教师,国家统一编号,配备制服,工作期间必须统一着装;三是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各级地方政府要利用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牌、移动车辆广泛宣传尊师重教的意义和举措。这样,既让教师时刻明确自己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又让教师感到处处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幸福感自会油然而生。

三、创造条件,关心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

不了解教育的人,以为教师每天就是上几节课、批改几十本作业,还享受寒暑假,非常轻松。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教师的工作有多繁重、复杂和艰辛。就拿上课来说,一般每天3—4节,但课前要精心备课,就要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备课的时间远多于上课的时间。学生作业一般都是一课一练,教师批改作业要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往往需要面批,单个辅导,花费的时间肯定不少。文化课以外,要组织学生开展演讲、阅读、写作、绘画、唱歌、打球、文艺汇演、科技创新、社会调查与实践等各种活动,想想有多少的工作要做。教师还要应对各种检查、考核、评比,参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很多中小学是寄宿制学校,还有早晚辅导课,班主任每天在学生晨操前要赶到学校,晚上要在学生安稳就睡以后才能离校,午睡纪律要管,就餐秩序要维护,其他时间要备课、上课、阅卷、填写各种材料,还要时不时查查课堂纪律,一天从早到晚十四五个小时全耗在学校。而且学生安全压力、教学质量压力、各种检查考核压力,更让教师身心疲惫。可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事情多、责任重、压力大,劳心劳力,时间一久,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据调查,大部分教师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因此,体贴老师疾苦、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也是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让老师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之余获得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校园内配备适当的健身器材和体育场馆设施,鼓励教师加强锻炼,劳逸结合;每隔几年为教师组织一次体检,让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适当开展心理讲座,帮助教师疏导不良情绪,排除心理故障;了解教师需求,体贴教师困难,尽力为教师排忧解难,等等。

四、教育、引导,帮助中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和周边的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教育、引导教师首先要淡薄名利观念,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意味着奉献,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如果特别爱钱爱虚荣就别当老师。其次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争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品德高尚的名师、大师,以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培养职业热情,关爱学生,努力工作,从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学生成长中发现并享受教师的快乐。第四,热爱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净化自己的灵魂,保持读书人的一份清高与宁静。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各级政府以满腔热情关心中小学教师,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只要全社会发自内心重视教育、尊重教师,让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教师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如汩汩泉水涌流不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扎根教育,则教育兴国、强国之梦将指日可待。

论文作者:尹德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师道有尊严,教育有底气,多措并举提高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论文_尹德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