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股骨颈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_袁纯锋

126例股骨颈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_袁纯锋

集贤县鸿博骨伤医院骨伤科 黑龙江集贤 155900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评价样本选取我院接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以2014.1~2016.1为样本选取时段,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方式完成,其中实验组为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3例患者,对照组为予以西医治疗的63例患者,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对。结果:相较于对照组(68.25%),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93.65%)明显较高,形成P<0.05的比对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无发生感染的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具有满意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作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老年人为常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反应较为迟钝,髋周肌群发生退变,对髋部有害应力无法有效抵消,髋部会受到较大的应力,然而复杂多变的局部应力造成无需大暴力骨折就会发生[1]。股骨颈骨折青壮年患者主要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或车祸等严重损伤。股骨颈骨折没有良好的预后,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内容和结果如下论述。

1 评价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评价样本选取我院接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以2014.1~2016.1为样本选取时段,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方式完成,其中实验组为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3:30,年龄最高者为83岁,年龄最小者为27岁,中位年龄为(55.5±5.8)岁;对照组为予以西医治疗的6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5:28,年龄最高者为84岁,年龄最小者为29岁,中位年龄为(56.4±4.5)岁,经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样本的基本信息,P>0.05,比对差异统计学意义未形成,样本可比性增强。

1.2 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骨折后3周行牵引治疗,经测量骨性标志基本复位成功,通过X线机透视,予以患者局部麻醉,满意复位之后经皮采用双头加压空心螺针和多根螺纹斯氏针进行交叉固定,在牵引复位时要对倾角恢复进行特别注意,正常的前倾角,尽可能恢复解剖位[2]。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复位后3d对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服用,共进行为期7d的治疗,活血化瘀中药的组成为红花、桃仁、忍冬藤、归尾;经过1~23d的停药之后予以续筋接骨中药进行口服,经进行1~2周的连续服用,主要以骨碎补、川芎、自然铜、杜仲、牛膝为主要中药成分;在第3周,则予以强筋骨和补肝肾中药进行口服,主要以黄芪、川芎熟地、党参为主要成分[3]。如果需要则进行3周的加服,在2个月之后,对股骨头坏死倾向的患者进行观察,予以中药对股骨头坏死进行预防,适当调整固定处方。每隔3周进行1次拍片,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以骨痂生长情况为依据,8周后将承力小的1支骨圆针拔出,以骨痂生长呛咳为依据依次拔除。留置双头加压空心螺钉,对用药进行随时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标准[4]

对2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当患者伤前功能基本恢复,外旋不存在判定为优;小于15度的轻度外旋,且有轻微跛行判定为良;15~30度外旋角,走路时有轻微的疼痛,需要扶拐,生活可以自理判定为中;不符合以上标准评价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9.0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n(%)为计数数据的表现形式,行卡方验证,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数据的表现形式,行t验证,统计学具有意义的评价标准为P<0.05。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45例、14例、3例、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1.43%、22.22%、4.76%、1.59%,优良率为93.65%;对照组患者中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23例、20例、11例、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6.51%、31.75%、17.46%、14.29%,优良率为68.2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形成P<0.05的比对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X2=13.1765,P=0.0003);无发生感染的病例。

3 讨论

目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老年人群因为钙流失现象也变得较为严重,并且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骨质疏松现象,通过扭转暴力之后,虽然暴力较小,同样会产生肢体骨折。临床研究证实,由于人们年龄的上升,人体相关器官功能则呈现下降趋势。在全身骨折中股骨颈骨折所占比例约为3.58%,股骨颈骨折在中医看来其致病原因为骨质不坚、年老气衰、筋骨稀疏、肝肾亏虚,在轻微创伤或突然暴力作用下所致。骨折主要分为外展型、内收型,其中外展型主要包括线型或嵌插型骨折,有较小的局部剪力,较少破坏血运,有较高的临床愈合率;然而内收型骨折因为外展肌群、大腿内收肌,影响,使得骨折远端呈现外旋短缩畸形、屈曲外展下肢、内收上移的情况,同时会较大破坏血运,有较低的骨折愈合率,同时也有较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5]。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提升优良率至93.65%,同时没有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满意复位和固定的前提下予以中药分期内服治疗提升了治疗效果。在骨折早期进行活血化瘀,可尽早改善患者骨折局部营养状态,对骨折端愈合发挥促进作用。14d之后行瘀血机化,骨痂生长应用中药进行辅助,对骨痂形成发挥促进作用,同时促进恢复软组织损伤,将疗程缩短,也对软组织废用性退化进行规避。在3周之后予以强筋骨和补肝肾中药治疗,对骨痂进行强化,以促进塑形,使其尽早活动,并且对骨质状况进行改善。最后予以股骨头坏死预防中药,以对发生股骨头坏死进行预防,以此实现有效治疗的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升了患者的优良率,同时无发生感染的病例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病例,治疗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具有满意的效果,提升了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申明高,周清,戴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31):83-84.

[2] 李建功,张洪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34):98-98,100.

[3] 李朝亮.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新进展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45-145.

[4] 刘海潮.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83-284.

[5] 雷从明,杨兴勇.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J].饮食保健,2015,2(15):172-173.

论文作者:袁纯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126例股骨颈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_袁纯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