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运会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区域变化及其趋势研究论文

十三届全运会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区域变化及其趋势研究

王 宇,陶 于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本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第11~13届全运会的田径奖牌榜及奖牌的区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其特征,分析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田径各项群竞技实力区域分布以及对田径项目少年组运动员的地区分布与性别比例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在竞技运动中,良好的开始就是运动选材。我国已推出多项措施提升我国田径等项目的竞技实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借助各个地区的优势建立了上百所田径单项(群)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进一步发展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研究旨在通过客观分析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和区域演变的趋势,合理构建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为我国十三运后田径项目的发展提供帮助,以期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佳绩。

关键词: 田径;全运会;区域分布;优势项目;竞技格局

田径素有“运动之母”之称,且自古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不难看出田径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可我国田径项目的竞技能力却不容乐观,除了女子投掷项目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其他项目仍旧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世界锦标赛的赛场,我国的田径选手都难以闯入决赛圈中。因此,客观分析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和区域演变的趋势,合理构建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有如下语义内容:“数据结构包含数据元素及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有[[结构类型::线性结构]],[[结构类型::树型结构]],[[结构类型::图结构]]。常见的存储结构有[[存储结构::顺序结构]]和[[存储结构::链式结构]]。”通过语义检索[[结构类型::线性结构]],则会将包含上述标记内容的页面以超链接的形式显示出来。如果包含该标签的页面有多个,将会以列表的形式将所有的页面列举出来供用户选择。若想在检索时,获取其他的属性信息,可在检索框中输入“?属性名”。比如在上述内容中还想看看“存储结构”的信息,可在检索框中输入“?存储结构”。其检索界面和检索结果如图4所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1、12和13届全运会的田径比赛项目。

1.2 研究方法

查询、收集第11、12和13届全运会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料,运用OS系统中的Numbers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 区域划分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的划分有好多种,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七大地理区域划分是比较合理的,我国的行政区域亦如此划分。因为全运会参赛队伍除了各省份代表队还有其他组织的代表队,如解放军、火车头等,本文将其所获奖牌归属运动员来源的省份再计算,以作比较分析。因台湾地区没有参加全运会,香港和澳门地区在田径项目上的参与人数极少,所以没有进行统计和比较,省份的地区归属见表1。

表 1各地区包含的省级行政单位

Table 1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cluded in each region

3 第13届全运会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及区域分布态势分析

3.1 第13届全运后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及区域分布特征

3.1.1 华东地区占据霸主地位

纵观近三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的奖牌榜,华东地区都牢牢占居着第一的位置,三届金牌榜上,除了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东北地区超常发挥,略有接近之外,其余两届都是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榜头名。更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地区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几乎都占到了总数的50%,可见华东地区在我国田径项目上的“霸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速度性项群一直以来也是华南地区的优势项目,从(速度性项群金牌榜)我们可以看出,华南地区在速度类项群的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华南地区也盛产“飞人”。全国纪录保持者,我国第一个100m跑进10s的人——苏炳添,还有中国女飞人韦永丽等。可见,华南地区在速度性项群上的竞技实力在我国占居一定地位。

华北地区近三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所获的金牌总数逐届上升,慢慢赶超东北地区,凭借男子短跑、跳跃及女子投掷等小项的优势实现了十二运和十三运金牌总数上的的超越。十三运上,华北地区的表现依然不俗,在保持自身男子短跑、跳跃和女子投掷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在男、女子竞走和女子马拉松上的优异表现得以在奖牌总数上对东北地区实现超越。反观东北地区,虽然继续在男、女投掷项目上保持自身的优势,但是在男、女子中长跑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其他地区正蚕食其耐力项目中的奖牌。加之其在短跑项目上的弱势仍然得不到提高,使得东北地区金牌、奖牌总数连届下降。

3.1.3 各地区竞技实力日趋平衡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在药品上市审批过程中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专利侵权纠纷,但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的专利挑战相关诉讼情况来看,这一立法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

抛开华东地区在我国田径竞技实力上的“一家独大”不谈,我国其他六大地区的田径竞技实力可谓是渐趋平衡。虽然金牌数量上大家略有差距,但是三届全运会上所获奖牌的总数不相上下。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项目,再凭借优势项目外“昙花一现”的奖牌收入,六大地区可谓是平分秋色。

3.2 我国田径格局整体发展趋势

根据表4我们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在速度性项群的项目上是鹤立鸡群,独占“半壁江山”,具有不可动摇的统治能力。众所周知,在培养了前110m栏世界纪录保持者,我国第一位田径奥运冠军刘翔后,上海已经培养了多位跨栏好手,俨然将男子直跨变为优势项目。华东地区自然在男子110m栏上实现了对金牌的垄断。华东地区在女子400m栏同样表现不俗,包揽三届全运会女子400m栏三块金牌。第十三届全运会100m、200m双冠王谢震业同样也属华东地区。从十二运男子100m摘铜,200m夺银后,谢震业近几年状态极佳,百米成绩进步神速,加上自己原本在200m项目上就实力强劲,一举拿下两块金牌。

3.3 全运会田径项目金牌的分布

根据表3我们不难看出,山东、江苏、辽宁和广东的位次始终保持在金牌榜的前五名,是名副其实的金牌“第一集团”,这4个省份三届全运会中获得的金牌总数也占到三届全运会金牌总数的46%左右。河北、内蒙古和上海分别依靠在投掷、中长跑和跳跃项目的优势瓜分一部分金牌,

表 2三届全运会各地区获得金牌、奖牌总数

Table 2 Total number of medals and medals won of all regions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成为“第二集团”。其他省份也靠着自己各自优势项目或多或少拿到一两块金牌,勉强称为“第三集团”。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湖南和四川这3个省份,他们的金牌数量稳步上升,在十三运上表现抢眼,分获奖牌榜第2、8和9名。

1.课后的面批面改,有利于纠正学生选材上的模糊认识,促进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生选材模糊,不够正能量,我们就可以及时纠正,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表 3三届全运会金牌榜前 8名

Table 3Top 8 Gold Medals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3.4 我国田径竞技格局之演变

奖牌的获得体现竞技实力及竞技项目的基础性普及度,只有良好的竞技基础,才能带动一个项目的发展[1]。从图1、图2中我们看出,华东地区夺金的实力趋于稳定,且稳中略有上升,可谓是强者恒强,甚至说是强者更强。而东北地区无论是金牌榜还是奖牌榜上的名次都逐渐下降,连续性地走下坡路,展现出“廉颇老矣”之态,已经被华北和西南地区超越。在华南地区的竞技实力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同时,华中地区的竞技实力悄然上升,一副“后起之秀”的模样。而西北地区除了十二运金牌榜上的昙花一现,并无其他建树,处于垫底的位置。总体来看,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形成了“一超五强一弱”的新格局。

图 1 三届全运会各地区所获的金牌数 图 2三届全运会各地区所获的奖牌数

Fig .1 Number of gold medals won of each region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Fig .2 Number of medals won of each region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4 第13届全运会我国田径区域演变趋势分析

4.1 我国田径总体竞技格局

研究表明:金牌数量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是竞技实力的直接而具体的反映,而奖牌的数量体现出冲击金牌的实力[2]。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华东地区的夺金实力遥遥领先,东北和华北地区并列第二,华南地区第三,西南和华中地区并列第四,西北地区第五。华东地区领先优势较大。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竞争越发激烈,在保证传统优势项目夺金的同时都要发展新兴优势项目争取金牌。西南地区在男、女子短跑和男子长跑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屡有建树,但不具备全面的竞争力,与华东地区在实力上仍有一定差距。而华中地区夺金项目复杂多样,没有形成传统优势项目,“游击式”的夺金点显然形不成气候,更无持久的竞争力可言。西北地区只有在长距离跑项目上偶有建树,难以同其他地区竞争。

第五届参评作品的拍摄风格已趋向于时尚摄影,时装人像、婚纱摄影与人体写真所占的比例较大,一些作品题材出现缺失。外模占据了很大比例,模式化、类型化、形式感,缺乏个性和神情表达是这一时期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时有评委提出 “中国的人像‘十杰’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人像创作”。

图 3 金牌总数地区分布特征 图 4奖牌总数地区分布特征

Fig .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gold medals Fig .4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edals

4.2 我国田径各项群竞技实力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4.2.1 速度性项群竞技实力的区域分布

本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少年组的单项比赛共有27个省级行政单位排出队伍参加。其中参加男子项目有27支代表队,占全国省级行政单位总数的87.1%(港澳台均没参加少年组比赛),其中海南、重庆、西藏和陕西等4个省份没有排出男子选手。参加女子项目的共有25支代表队,占全国省级行政单位总数的80.6%,其中西藏、重庆、贵州、黑龙江、河南和天津等6个省份没有排除女子选手参赛。参赛人数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9。

从表2统计的数据来看,近三届全运会上,所获金牌总数前三名的是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三者所获金牌数约占金牌总数的75%,说明这三个地区具有极强的竞技实力,奖牌数也占到奖牌总数的70%左右,足以见得这三个地区引领和控制我国田径竞技格局的走势。除了东北地区所获奖牌数占奖牌总数的比例下降明显外,三届全运会其他地区所获奖牌占奖牌总数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我国田径竞技格局整体趋于平稳。

表 4三届全运会各地区获得速度性项群金牌、奖牌总数

Table 4 The total number of medals and medals for speed groups of all regions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3.1.2 华北、东北地区各有升降

西南地区的短跑(跨)项目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我国已有一定的竞争实力,而华北地区在张培萌退役后,短跑人才逐渐减少,如果不及时选材,将逐渐失去在速度类项群项目中的竞争力。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情况近乎相同,两个区域仅靠少数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分得一小部分奖牌。而西北地区目前在速度性项群的项目中颗粒无收,是速度类项群竞技实力最弱的区域。

4.2.2 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实力的区域分布

东北地区则在男女投掷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三届全运会的男、女子链球项目上更是垄断了金牌。辽宁的张文秀在女子链球项目上成就了全运会三连冠,同样来自辽宁的赵庆刚在十一运惜败获银后连续获得十二运和十三运男子标枪的金牌。除华中地区竞争力稍稍突出一些外,其他四个地区在快速力量项群上并无优异的表现。

表 5三届全运会各地区获得快速力量类项群金牌、奖牌总数

Table 5 The total number of medals and medals for the fast strength group of each region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快速力量性项群上的另外两大赢家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他们分别拿到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两成。首先看华北地区,提到我国女子铅球,就不得不提巩立姣。来自河北的巩立姣刚刚在2017伦敦田径世锦赛和8月底的田径钻石联赛苏黎世站夺金,状态正酣,实力在世界强手中都极具竞争力,本届全运会实现女子铅球项目的三连冠也是意料之中。除了巩立姣,华北地区的男子跳跃项目也实力不俗,代表人物就是北京队中的王宇,王宇中学时就是泛太平洋地区中学生运动会跳高项目的冠军,2013和2015年分获北京国际田联挑战赛男子跳高的冠军和亚军,2016年更是平了2.33m的个人最好成绩,虽然近期山东的选手张国伟表现不俗,但是王宇还是凭借稳定发挥在十三运上成功卫冕。

快速力量性项群涵盖了所有田赛项目[3],它的奖牌的归属可以用四分天下来形容,见表5。华东地区豪取三届全运会快速力量项目金牌的四成,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在男、女跳跃类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和男子铁饼三块金牌的贡献,华东地区拿到快速力量性项群项目的金牌榜头名。男子撑杆跳高和女子标枪一直都是山东的优势项目,而且薛长锐还是男子撑杆跳高全国纪录保持者,可谓是实力强劲,李玲蔚更是2017年田径世锦赛女子标枪的银牌得主。女子撑高跳高华东地区更是拥有绝对实力,因为在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的前七名里有五名浙江选手,队中的李玲更是女子撑杆跳高的新科亚洲纪录保持者,加之华东地区在同项群的其他项目上均有收获奖牌,所以说华东地区也成了快速力量项群项目奖牌榜的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男、女子撑杆跳高三届全运会的九块奖牌里华东地区只丢了一块奖牌。

4.2.3 耐力性项群竞技实力的区域分布

根据表6我们看出,华东地区在耐力性项群项目上的夺金实力依然强劲,三届全运会所获奖牌数量也是最多的。华东地区在男、女子中距离跑上面具有较强的竞技实力。尤其是在1 500m跑这个项目上,三届全运会男、女子六块金牌没有旁落他人,全部被华东地区收入囊中。女子800m和5 000m的六块金牌也只丢了一块。华北地区依靠杨家玉等(内蒙古籍)选手在竞走项目上的优异表现取得金牌总数的第二名。华北地区虽在竞走项目上大放异彩,但在其他耐力性项目上却没有丝毫竞争力,所以在奖牌总榜上表现平平。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1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约有26名受访者表示根本不了解运费险。根据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数据结果,在此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表 6三届全运会各地区获得耐力性项群金牌、奖牌总数

Table 6 Total number of medals and medals for endurance groups of all regions in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东北地区耐力性项群项目的竞技实力很平均,几乎每个项目上都有收获奖牌,可谓是耐力性项目上做到“全面发展”。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类似,在耐力性项群的项目上也是多点开花,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西南地区的奖牌总数逐届增加,虽身为后起之秀,但已具备赶超“东北老大哥”的实力。西北地区在耐力性项群的项目中获得的金牌总数和东北地区一样,并列耐力性项群金牌榜第三位。华中和华南地区则依靠少数优秀运动员的表现收获为数不多的奖牌。

难道真的是杜朗吗?一个被刺穿心脏,火化之后的人,真能回来吗?罗恬不敢再想下去了,无边的恐惧让她浑身冰凉。

4.2.4 综合性项群竞技实力的区域分布

同于其他几个项群金牌榜分布的多样性相比,综合性项群的金牌榜可就“冷清”了许多。只有华东和东北地区“二分天下”(见表7)。因为项群中的项目设置只有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两个,且项目所需要的竞技能力是多种的、全面的,所以综合性项群奖牌榜上的局势十分明了。三届全运会男女全能项目共计6块金牌,18块奖牌。东北地区傲视群雄,获得3金3银4铜共10块奖牌,华东地区紧随其后,获得3金2银1铜共6块奖牌,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获1银1铜。其余地区没有收获奖牌。

表 7三届全运会各地区获得综合性项群金牌、奖牌总数

Table 7 The total number of medals and medals in the comprehensive project group in each of the three National Games

5 十三运引发的思考

5.1 项目设置推陈出新,意义深远

十三届全运会上创新颇多,增设多种群众项目,田径大项上也有两个改变:恢复青少年组的比赛,接力项目跨区域组队参赛。上一次在全运会上出现少年组的田径比赛要追溯到1979年的第四届全运会,距今已有38年的历史。此次恢复全运会青少年组比赛意义深刻,体现我国已经意识到田径后备人才储备的重要性,正加快建成田径后备人才网络。新增青少年组的比赛共20项,其中男子7项,女子9项,男女混合团体4项(见表8)。成年组新增男女4×400m 混合接力1项。

汉麻籽油在可见光处吸收曲线,其中叶绿素吸收波长为670 nm、610 nm、535 nm,类胡萝卜素吸收波长为475 nm、448 nm、414 nm[12];室外环境在可见光波长350~750 nm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减少;室内环境下油脂在475 nm波长消失,说明类胡萝卜素减少;烘箱中的吸收波长在 475 nm、448 nm、414 nm处均消失,类胡萝卜素减少[1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较强光照下不稳定[13],与油脂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颜色变浅相符。室内避光与低温避光储存的油脂相比,可见光处吸收波长变化不大。

表 8十三届全运会增设的青少年组项目

Table 8 Youth group projects added in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短、跳项目等我国的优势项目悉属其中,本届全运会项目设置意图明显:锻炼、培养新人,完善优势项目的人才梯队。少年选手们的表现也十分优异,本届全运会上共打破三项全国少年纪录。

无尽的驾驶乐趣,令人疯狂的激情,令人沉醉的体验,“从天而降”的六辆跑车为我们略显枯燥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5.2 少年组运动员的区域分布及性别比例特征

报名参加本届全运会少年组田径比赛单人项目的选手共有218名,其中男子项目106人,女子项目112人。实际参赛的人数共有212人,其中男子项目105人,女子项目107人。其中男子组以个人名义参赛的有3人,女子项目解放军代表队有2人。在分析本届全运会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数据时不将这5名选手计算在内。因本届全运会接力项目是跨省组合完成比赛,部分运动员只参加了接力这一集体项目,对单项的后备人才分析没有意义,所以对接力项目的选手进行数据分析。

5.2.1 十三运田径项目少年组运动员区域分布特征

目前,有不少的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或者绩效考核体系较为落后,无法充分的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功能。这些企业无论是在考核内容,还是考核方法的选择方面都较为落后,绩效考核体系对于企业员工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的改善并不十分理想,反而在绩效考核中暴露了许多问题,诸如考核的定位不清、考核指标的设计不够科学性等,这些问题反而严重阻碍了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提高。

表 9十三运少年组田径运动员的地区分布

Table 9 The total distribution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观察表9可以发现,华东地区的运动员人数最多,占到总数的42.58%,男、女运动员占到各自总数的42.16%和42.99%。这也与华东地区田径项目的霸主地位形成正比。运动总数排名第二的是华北地区,预示其赶超东北地区的势头不减,充满决心和信心。西北地区运动员总人数第三,立志甩掉田径运动“弱势群体”的帽子。运动员总数第四的是西南地区,其他几个地区并列第五。

5.2.2 青少年运动员性别比例特征

总体来看,本届全运会田径项目青少年组选手的男女比例保持相对平衡,约为1∶1.05(见图5)。但是反观各个地区运动员的男女比例就不容乐观了,除了华东地区的男女比例相对平衡外,其他六大地区的男女比例都差距较大。差距最小的华南地区为1∶1.5,差距最大的西北地区甚至达到了1∶5.25.

各个地区严重失调的男女比例之所以造成了整体男女比例的平衡是因为各个地区演化成了“相对互补”的异常男女比例,有的地区是“阴盛阳衰”,如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有的地方则是“阳盛阴衰”,如华北、西南和华中地区。虽然整体男女比例的平衡假象掩盖了各地区男女比例失调的事实,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改善各地区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男女比例的平衡,做到“两条腿一起走路”。

图 5各地区少年运动员男女比例分布

Fig .5 Distribution of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by region

5.3 优势项目的发展

中国田径的发展历史悠久,刘长春早在1932年就参加了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田径运动迅猛发展,1956年,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朱建华于20世纪80年代三破男子跳高项目的世界纪录;20世纪90年代我国女子中长跑项目更是称霸世界。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田径优势项目逐渐减少,如今只有女子投掷项目还“屹立不倒”,好在近年我国男子跳跃项目上涌现一批高水平的选手,使得男子跳跃项目有了起色,逐渐成为我国“新兴”的优势项目。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竞技运动中,这“良好的开始”指的就是运动选材了。悉尼奥运会后,我国相继推出了“119工程”和“1516计划”等措施来提升我国田径等项目的竞技实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借助各个地区的优势建立了上百所田径单项(群)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进一步发展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4,5]。而各地区参赛人员的分布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地区项目发展的重心即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向。

定义1 对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由系统的状态量xi(t)(i = 1,2,…,N)和控制变量uj(t)(j = 1,2,…,m) 及自变量时间 t 为坐标组成的空间称为广义状态空间.根据广义状态空间概念,显然,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是一个初值问题.

5.3.1 优势项目的发展特征

女子方面。华北地区的项目发展特点较为明显,均衡的发展投掷项目,为华北地区女子投掷再续辉煌创造条件;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类似,不过增加了耐力性项群项目的人才培养,旨在重拾东北地区女子中长跑的优势;华东地区各项目发展较为平均;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侧重点类似,只不过华南地区开始发展补充耐力项目上的不足;西北、西南地区将中心放在竞走项目上,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耐力项目。

师:很好!函数f(x)=ax2+bx+c(a≠0)的值为0时的实数x,起到了联结方程与函数的作用,我们将这个数称为函数的零点.

表 10十三运各地区女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项目分布情况

Table 10 Distribution of projects of women’s junior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each reg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表 11十三运各地区男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项目分布情况

Table 11 Distribution of projects of men’s junior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each reg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男子方面。华北和华东地区各项目的发展较为平均;东北地区开始弥补自身男子短跑的不足,和西北地区一样,重心放在耐力项目上;华中地区着重发展短跑(跨)项目,华南地区开始发展快速力量型项目;和女子项目一样,西南地区在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耐力项目的同时,均衡的发展其他项群中的项目。

综合表10、表11来看,男、女子的各项目发展相对均衡,女子的侧重点在投掷和竞走项目,男子侧重点在短跑和短跨项目。这与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交相呼应,说明经历过近几个奥运会和世锦赛周期的检验,我国在保持竞走和女子投掷项目上的优势的同时,在男子短跑(跨)开始补足短板。由此可见,我国优势项目的后备人才丰富,人才梯队也建设较为合理,“东京登峰”的目标更进一步。

5.3.2 年龄特征

而且,由于长久以来教学督导工作主要通过对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对教学结果的效度评价来进行,其中行政管理和约束的偏重更明显,这就使得教学督导和评价机制同样显示出教学评价的行政化和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而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秩序和学生学习的环境有些束手无策,同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督导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

仔细观察近年来我国田径项目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不难发现,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年龄越来越小,参加国际大赛的运动员也出现年轻化的特点。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实现我国在世锦赛男子跳远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的王嘉男是1993年出生的;新科100m、200m双料全国冠军谢震业也是1993年出生;今年世锦赛女子20km竞走冠军杨家玉更是1996年出生的“95后”……众多实例证明我国优势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5.3.3 优势项目的变化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田径队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此外还收获了3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和1个第八名。中国队在走跳投三大项群中都收获了奖牌,证明中国田径整体实力进步明显,项目结构更趋合理,项目发展更为均衡,而且呈现出男女同步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6]。借近几年男子短跑、跳跃类项目优秀人才“井喷”式涌现的东风,我国男子跳跃项目正逐渐成为我国新兴的优势项目,届时我国优势项目将进一步增多,夺牌项目也进一步增加。

参考文献:

[1] 赵鲁南,孙晋海.2008年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9(10):23-25.

[2] 浦义俊,吴贻刚.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2):108-116.

[3] 郭春阳,张玉超.从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坛竞争格局[J].体育文化导刊,2009(4):37-40.

[4] 黄文敏.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的动态时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2):141-145.

[5] 陆国田,王林.中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0):78-81

[6] 刘志民,陈红玲.对德国竞技体育强国之道的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2):8-13.

Study on Regional Change and Trend of Competitive Pattern of Athletics in the Thirteen National Games

WANG Yu, TAO Yu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methods of document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statistics on numbers of golden medals,medals from 11~13th Chinese sports meetings,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summariz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thletic strength of various athletics in China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gender proportionality of athletes in track and field ev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competitive sports, a good start is sports selection. China has launched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projects. At present, with the advantage of each region, hundreds of track and field individual (group) Olympic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bas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nationwide to further develop China’s track and field. Advantage pro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trend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and regional evolution, and reasonably construct a training system for China’s track and field reserve talents, and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events after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in China, in order to create success in the Tokyo Olympic Games.

Key words : athletics; Chinese sports meet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advantage project; competitio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648( 2019) 04-0065-10

收稿日期: 2018-09-25

作者简介: 王 宇(1993-),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和竞技体育。

标签:;  ;  ;  ;  ;  ;  

十三届全运会我国田径竞技格局区域变化及其趋势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