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金宏波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金宏波

(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电力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其技术以及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之中,让电力系统中的科技含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同时也对电力系统中的检修情况提出了更高程度上的要求。因此在电力系统的检修过程中解决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修的质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35 kv;变电检修;问题及措施分析

1变电检修介绍

1.1 变电检修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之中,变电检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结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检修即为电力系统的维修人员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进行。在变电检修的工作中,主要检修的设备有互感器、电力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容器组等所有的高压设备,通过变电检修将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以及日常的维护,保障变电站中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1.2 变电检修的基本模式

1.2.1 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

传统检修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力设备故障检修,另一种是预防检修。故障检修是指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进行变电检修,这种检修模式具有较大的被动性,而且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进行维修,因此进行维修的代价是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出现了损坏。而预防检修则是一种主动的检修模式,它对于变电检修的内容以及检修的时间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再加上平时检修资料的分析,使得电气设备时刻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在电力系统中,如果不注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修,而是等到电力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变电检修,这对于电力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安全威胁,甚至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2 变电状态检修模式

变电状态检修模式是一种起步相对较晚的检修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检修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变电检修中的发展趋势。状态检修模式主要是对电力系统中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便能够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及时掌握。同时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化分析,从而得到检修内容以及检修时间的安排,使得电力系统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同时也使变电检修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样的检修模式同时也能够节约维修费用以及时间,从而节约变电检修的成本。在变电状态检修之中,检修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变电站中电气设备各个元件的检修,通过对电气设备元件的检修能够降低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减少因为电力系统故障而导致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2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2.1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工作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就要做好检修准备工作。但是,一些检修人员对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的过程中,变电站值班人员没有针对设备缺陷、隐患、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作好详细记录。针对紧急缺陷没有立即请示相关领导和通知有关部门处理,重大缺陷没有及时将设备缺陷简要情况及处理建议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已消除的设备缺陷进行注消,更没有进行跟踪处理,导致变电检修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且会存在一定的检修风险。

2.2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中没对细节认真处理

35 kV 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对检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检修人员工作中需要做到细心谨慎,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细节问题。但是,检修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仍然会存在各种细节问题没有认真处理的现象,而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另外,对细节问题的处理,还能够体现出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技术操作能力上不足而影响检修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没有明确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功能

变电检修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系数,而且系统设计复杂。要确保变电检修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就要注重对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完善。但是,一些变电检修管理部门并没有对系统的维护予以重视,使其功能无法正常地发挥出来。特别是变电检修系统对变电检修没有发挥指导性作用,导致变电检修人员单纯地以电气设备为检修的对象,而没有明确管理系统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导致检修人员在工作中不会主动地承担责任,而是被动地执行检修,特别是一些维修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导致检修工作质量不高,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3 35 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措施

3.1 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规范化管理

电力系统中变电检修工作是一项具有很高技术性的工作,对于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检修人员专业素质与专业技术的加强对于变电检修工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严格规定检修人员在具体工艺上的执业标准,树立安全意识,时刻牢记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操作过程中对检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监督并督促检修人员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并且对检修结果进行严谨准确的记录,掌握每台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制定检修计划日程表,科学检修

进行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而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疏漏。因此对于变电检修人员的管理需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35kV以下变电检修进行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日程表,检修人员根据该日程表进行检修。另外,在进行检修时,积极改进变电检修的方式,将传统的检测方式与状态检修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够完成变电检修工作而且降低检修成本。因此进行科学的检修需要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更新检修技术,对检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以保证变电检修高效的进行,减少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制定完善的状态检修流程

状态检修是变态检修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对于这种检修技术的管理模式也要区别与传统管理模式,因此在进行状态检修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明确的技术要求。首先对电力系统设备的状态情况进行信息的采集,而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分,评分的结果可以判断出电力系统设备的健康情况,可以将此作为设备检修周期长短的依据。状态信息主要包括有设备的预试数据、在线监测数据、运行工况等,评分方式主要包括有加权计算以及综合分析两种方法。评分采用百分制,根据状态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系数的合理选取,再加上分析计算,能够有效地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3.4注重细节处理

细节问题的处理水平是体现检修工作是否安全、到位的有效凭证。必须严格检查变电检修工作中的配件、设备等,杜绝发生设备短缺或遗漏的现象,以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增强和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定期开展日常检修工作,准确记录每一项检修前、后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况,从而全面掌握变电设备操作方法。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变电检修中需要用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变电检修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高速发展的变电检修技术相适应,一方面促进变电维修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维修人员的自身素质,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少南,何捷.基于35 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J].科技风,2012,(20).

[2] 修圣洁.小议35 kV变电运行模式及管理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

[3] 郭线霞.浅谈煤矿35 kV变电站运行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20.

论文作者:金宏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金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