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素的维持_语文素养论文

关于语素的维持_语文素养论文

语文素养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了报刊、著作、网络上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一、语文素养的涵义

要解释“语文素养”一词就得先解释“素养”一词。“素养”,从词素构成上看,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素质”一词原本的含义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主要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但是后来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含义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由原来的“遗传素质”“禀赋”扩大为经后天努力形成的“基本品质”。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的序中说:“什么叫素质?我个人认为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1]“修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是:“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从以上解释看,“素质”和“修养”为近义词,原来“素质”偏“禀赋”,“修养”偏“后天培育”,但后来两词均偏“后天培育”,缩为“素养”一词后仍偏“后天养成”。所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二、语文素养的要素构成

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在语文学科中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和基本品质。但“语文素养”到底具体指哪些“基本品质”,它是由哪些“基本因素”构成的?这一点争议很大。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祺先生在《语文建设》上指出:“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2]

杨再隋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认为: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包括: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③丰富的语文知识。④语文能力。⑤培养语感。⑥发展思维能力。⑦良好的个性。⑧健全的人格。[3]

赵福祺、李菀编著的《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则概括为八点: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言态度。④语言体验。⑤语感能力。⑥语言积累。⑦语言品质。⑧语言行为。[4]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5]

另外,王尚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则称“语文素养”为“语文素质”,认为包括四个方面:①语感。②语文思维。③语文知识。④语文技能。[6]

以上列举的是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从以上观点来看,“语文素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综合概念。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它应该是指语文学科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是“人文素养”,但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素养,是语文学科独布的“个性修养”,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包括语感能力)、语文思维、语文情感、语文习惯与方法、语文态度、语文审美等等。如赵福棋、王尚文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素质)。

从广义上看,语文素养包括狭义上的语文素养,以及与其有关联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品位、智力水平、人格个性、审美情趣、知识视野和言语社会环境等方面。如巢宗祺、杨再隋、倪文锦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把语文素养划分的四个层次是深刻的。我们可以把听说读写看成是语文素养的外层,把语文知识、技能、思维等看成是语文素养的表层,把动机、情感、态度、习惯、意志看成是语文素养的浅层,把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环境看成是语文素养的深层。这样认识语文素养就深广、立体。

为了更通俗地解释“语文素养”,我个人认为可以把它分为四个层面:①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程序性知识。②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③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④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

三、语文素养的特征

要真正清楚地认识语文素养,我们还得考察、深究它的基本特征。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基本属性。语文素养与其他素养有什么区别和标志性特点呢?

其一,综合性和整体性。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语文素养是复杂的、综合的、全面的、多因素多层次的。它不但有广、狭义之分,还有外层、表层、浅层、深层之别。但语文素养是整体的,是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基本品质,其各种因素无法割裂、各自为政。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靠整体感知,由此,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评价也难以定量,只能“类化”。王富仁指出:“所谓类化,就是它只能分出被考核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类型,而无论怎样考试却不能区分彼此量上的差别。”王富仁先生从语文知识能力的角度,这样表述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的核心):“一、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二、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三、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四、基本上没有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7]这是对语文素养综合性、整体性认识之后对学生语文素养正确的评价方式。

其二,基础性和基本性。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关于语言言语)方面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它不是专家学者的高深水平、素质,所以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基础性”。可以说,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小学毕业生都必须达到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即《语文课程标准》所言的: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发达的思维,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其三,积累性和发展性。语文素养不是“天赋”的,是“后天”长期实践、训练习得的,或换句话说,语文素养是在长期言语生活中的积累、发展、培育而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它具有发展的“开放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持续不断地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的状态。作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种内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持续地进行,并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四、语文素养的培育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因此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应该是多途径、多方式方法的。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思想理论水平、语言能力、表达技巧等诸因素的提高,都有利于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呢?

第一,从语言材料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课内、一条是课外。课内,我们要走进“教材”,让学生朗读、背诵、积累、感悟、体验优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养良好的语感;课外,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让学生在母语的环境中,不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机制,自然而然地提高语文素养。并且,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动。语言材料不断积累,就是学生不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每当优秀的语言材料内化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广义上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从言语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是技能课,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不是“语言学”课,不需要大量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学习,却需要大量有计划地进行言语训练、实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写字、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不断优化语文素养。识字,识大量的汉字,不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过程本身就是接受祖国文化熏陶的过程。写字,写一手好字,也不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门面”,而且也能在我国传统书法艺术感染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本质功能是理解文字承载的意义内涵,是接受特定文化的浸润,是与文章作者进行的心灵沟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背诵、默读、浏览、精读、研读中不断接受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影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今后终身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精神底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只有学才会写。”通过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华东师大中文系方智范说:“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8]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肯定,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较好的途径。我们要在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沟通。课堂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融合这四个方面下苦功,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四,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中提高语文素养。“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有:知识技能与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目标等因素;条件性资源有:人力物力与财力、时间空间与媒介、设备设施与环境,以及认知因素。另外,从性质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学科资源和活动资源,从形态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从显现形式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等。

语文学习环境也是语文学习资源,属条件性资源、课外资源、隐性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地说,语文教师要重视以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①自然资源(自然形态、人工形态)。②社会资源(祖国、民族、家乡……)。③人文资源(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④家庭资源(家长、亲友、家庭文化环境等)。⑤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社团、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⑥社区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艺术馆、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环境等)。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学得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品质。这一品质显多层面、复合式,并呈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结构形态。它的发展和培育,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多渠道多方面的引导和激励。我们要以“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为目标,共同搞好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标签:;  ;  ;  

关于语素的维持_语文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