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鹰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超声图像回顾分析及产后影像学检查对比,验证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8例半椎体畸形胎儿中单发8例、多发10例,共23个椎体,产前超声诊断出21个椎体。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准确率较高,因此可以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临床价值

胎儿半椎体畸形主要是指胎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椎体的两个骨化中心有一侧出现发育不良,从而导致胎儿半椎体畸形。在临床中胎儿半椎体畸形并不常见,大约1000例活产儿之中只有0.5~1例为半椎体畸形胎儿,但这同样应该引起医学界的重要,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优生优育,及早在孕期做出诊断十分重要,为此我院对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关临床资料调查,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产妇年龄区间为24~35岁,平均年龄28.6士1.2岁;孕周区间为22~27周,平均孕周为24.2士1.2周,所有产妇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对引产后胎儿或者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进行X线检查,以产后影像学检查判定产前经超声诊断的准确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对18例产妇进行超声诊断时,我院采用是西门子S2000超声诊断仪,仪器二维凸阵探头频率为2~5MHz,三维探头频率为4~8MHz,在检查过程中主要是对胎儿的颅脑、颜面、脊柱、腹部、脏器、四肢、脐带、胎盘、羊水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超声检查,其中脊柱是超声检查的重点,如在进行胎儿脊柱检查过程中,矢状面可以观察胎儿的脊柱的整体形态,如椎体、椎弓的排列形态,而冠状面可以观察胎儿脊柱的椎弓是否排列整齐,而横断面则可以观察胎儿脊柱的三个骨化中心的闭合三角区是否完整,在诊断检查过程中,若是怀疑胎儿为半椎体畸形,医护人员则应该仔细观察胎儿的脊柱自然弯曲度、受累部位、形态数目等,同时还应该将超声诊断切换到3D模式,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从而以中心病变位置为中心,通过三维旋转,然后在三个空间的处理中,从而综合判断胎儿是否为半椎体畸形[1]。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与产后胎儿X线检查结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讨论

胎儿半椎体畸形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疾病,具体而言,人的椎体由左右对称的两个软骨组成,若是胎儿其中有一个软骨发育不健全,就可以被称为半椎体畸形。根据胎儿脊骨受损部位的不同,胎儿半椎体畸形又可以细划分为背侧半椎体和侧向半椎体,而根据胎儿上下椎间盘发育情况进行划分,胎儿半椎体畸形又可以分为完全分节性半椎体畸形和部分分节性半椎体畸形,此外对于半椎体畸形胎儿而言,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如合并蝴蝶椎、融合椎等。

关于胎儿半椎体畸形的原因现下还明确的说明,有部分专家学者指出胎儿半椎体畸形是由于胎儿的脊柱节间的动脉分布异常,从而导致胎儿的一侧软骨出现畸形。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在脊柱发育的初期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半椎体畸形,如通常情况下,胎儿的脊柱发育应该是在胚胎第五周,从胚胎的神经管出开始出现体节,体节逐渐分化出生骨节,同时在左右生骨节的中线为主处出现软骨进化,并继而形成椎体,第七周发育完成,若是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影响软骨发育,就会导致胎儿出现半椎体畸形[2]。对于半椎体畸形胎儿而言,多发手术纠正治疗难度比较大,同时容易对胎儿的脏器造成损伤,而单发有由于牵连脏器功能较少,因此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由于很多患儿发现较晚,在患儿脊柱侧弯后才发现,而最合适的治疗时机已经错过,因此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能够及早对胎儿半椎体畸形做出诊断十分重要。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在临床诊断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声诊断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疾病诊断中,而有学者认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半椎体畸形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的超声特征,如脊柱矢状面显示椎弓排列整齐、冠状面显示病变位置成楔形。为进一步验证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半椎体畸可行性,我院专门针对于此展开了相关临床资料调查,通过本次临床调查研究发现,18例半椎体畸形胎儿中单发8例、多发10例,共23个椎体,而产前超声诊断出21个椎体,整体诊出率很高,既为单发治疗提供了临床诊断依据,同时也为优生优育提供了保障,且P值为0.01<0.05,这极大的验证了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半椎体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由于超声检查过程中胎儿脊柱会受到体位及羊水的影响,从而影响诊断准确性,因此在对产妇进行超声诊断时,医护人员提升自身的半椎体畸形鉴别能力十分重要,对此笔者针对几种典型的半椎体畸形超声诊断声像做出了下述总结,希望对日后医护人员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提供帮助。首先是蝴蝶椎,蝴蝶椎作为半椎体畸形的一种,主要是指胎儿椎体中央有脊索,导致脊柱后凸,在产前超声诊断中,若是胎儿存在蝴蝶椎,那么矢状切面则会呈现出一个前窄后宽的楔形,而在冠状面则会呈现两个尖端相对的三角性,在横切面的椎体中有矢状的裂缝,胎儿的椎体分离成两个部分。其次是椎体冠状裂,胎儿椎体冠状裂也是半椎体畸形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指胎位脊索或者椎体的背侧中心非正常融合所致,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男性患儿中,并且多在腰椎处,在产前产生诊断中,若是胎儿存在椎体冠状裂,矢状切的回声是不连续的,同时会呈现椭圆形,而在横切面可以发现患儿的椎体分为两个部分,并且在中部处可以会呈现出一个冠状的裂缝。最后开放性脊柱裂,这也是一种胎儿半椎体畸形表现,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时,若是患儿存在开放性脊柱裂,那么在横切面图像中表现出背侧的椎弓中心向两侧分开,也就是呈现出了一个“U”字型,同时患儿的脊髓或者脊膜有膨胀突出的表现,但是脊髓周围的椎骨环是完成的[3]。在对胎儿进行产前超声半椎体畸形诊断时,一定要认知的分析超声图像,从而为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胎儿半椎体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疾病,及早诊断是治疗纠正的保障,同时也是优生优育的可行性依据,而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的超声特征,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准确率较高,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覃罗好,郭子玉,梁玉玲,高素芳.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肿瘤影像学,2017,26(02):145-148.

[2]王炜琦,籍雪晶.产前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21-122.

[3]张贵琼,罗应香,修斌,李亚.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5,19(23):168-169.

论文作者:李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  ;  ;  ;  ;  ;  ;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