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论文_皮晓东,孙开宁,李静坤,马成林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论文_皮晓东,孙开宁,李静坤,马成林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就目前我国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技术的存在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从而根据此对本身行业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达到提高该行业发展水平的目的。而电力行业,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中,能够给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并通过应用相关数据来提高电网反馈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电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前景

1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主要特征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具有两种特征,分别为一次特征与二次特征。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关系较为复杂、结构形式多样化以及来源广泛等特点都是一次特征,而二次特征则是基于一次特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包括了数据处理困难、信息存储量大等特点。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的发展,我国用电个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用电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这些作为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来源,其信息来源和信息产生的方式十分多样化,这也就导致数据信息处理较为困难。

2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应用技术与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逐渐成为大数据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电力工业系统复杂多样,要求智能电网对数据的应用与处理技术也能够相应的发展;(2)智能配电网数据的巨大利用价值,可以将电网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其应用技术与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并具备广阔的市场和光明的前景。在智能配电网系统中主要运用了数据的收集、检索、解析、存储等方法,进而提取出重要信息和有效知识,为智能配电提供新型的信息技术服务。

2.1大数据收集技术

对于能源、冶金、电力等行业,大数据应用系统多采用分布式架构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网络数据采集,不仅能够统计规律性较强的相关数据,亦使得非结构化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与传统数据单一式的数据采集方法相比,大数据信息收集技术有数据来源广、收集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可信度高等优势。传统信息采集往往通过人力的市场调研等方式进行,即使相关单位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其所收集的信息也只是代表局部,并不具普遍性,更甚,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所收集的信息并非完全准确无误,存在一定偏差。智能配电网与大数据信息采集技术相结合使得电力数据的采集更加优化,为智能配电提供更为实用的信息技术服务。

2.2大数据解析技术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解析技术主要通过研究不同的数据类型,探索各个数据之间不同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当前,对智能配电网大数据解析主要分为过程挖掘、数据可视化两种形式。过程挖掘主要目的在于采用不同方式构建电力数据与不同模型之间的有效联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美结合智能配电网这一端的电力信息与大数据应用技术。数据可视化,主要针对将各个智能配电网数据定义为不同图像或表格,以形成一目了然的数据形象,从多种维度、以多种方式仔细观察、详细分析电力数据。所采用的的“多种维度”,在电力系统方面主要指时间、空间等,使得数据分析更为精确并且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数据可视化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数据解析形式,这一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使得数据信息处理的结果更加鲜明、具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更能充分反映智能配电网的价值。

2.3大数据存储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配电网领域,数据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大大超出以往,因而大数据的存储技术应用相当广泛。大数据的存储有其自身的特征,传统的数据存储技术远远不能满足配电网这一领域庞大数据存储处理的要求,智能配电网充分利用网络云存储这一新兴技术节约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并且通过大数据存储技术将整个电力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整个互联网网络资源中,可以运用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满足广大用户对数据处理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电力方面的数据资源的备份和存档冗余度过高,因此,要求高效的重复删除技术得以发挥功用,使得数据的占用空间能够得到大大缩减以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

2.4大数据处理技术

传统配电网数据的处理是以处理器为中心,存在管理和分析数据量小的局限。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处理技术与传统并无太大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大数据智能配电网能够处理大量、非结构化的电力数据,并且具备扩展性和有用性,这能够特别适合电力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混合处理。且智能配电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用于互联网服务,便于科学计算,以架构形式对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并能够做到对用户透明。电力系统的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并且降低运营成本,其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3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智能配电网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使得其发展势头正盛,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预测用电、优化网架、驱动电网创新管理等方面。

3.1实现智能用电

大数据在配电网领域的应用使得其能够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规律的分析建立相应的用户用电模型,预测不同用户用电模型的变化趋势,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调度不同量的电力,制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用电方案,强化电力生产消费的主动调节,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科学调度电源、合理发电,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又不至于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

3.2优化网架规划

在配电网应用这一领域,网架结构作用不容小觑,正是因为如此,对网架进行优化、完善更显必要。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优化方式早已不再适用如今这种快速发展的电力系统。自2009年大数据时代到来至今,大数据应用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恰好可以解决传统意义网架结构存在的问题,如:提高网架结构的关联性、动态性,解决传统意义上网架结构的迟延、模糊化等弊端,并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规划电网,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3.3驱动电网创新管理

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领域的应用不仅仅能够优化网架、实现智能用电,同时也能够驱动电网的创新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电力大数据信息的高效智能存储、快速方便检索及其它功能应用的深入挖掘。比如,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大量工商业、居民用户的空间位置、用电需求、电力消费特征进行有效集结,不仅能够直接支撑电网企业的创新管理,而且还能够附加带动关联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大数据应用技术与智能配电网领域的结合,使得智能配电网更具市场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领域仍然存在速度不足以满足需求、信息灵活性有待提高、存储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使得大数据应用技术在智能配电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化配电网中,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电力的服务质量,同时让电力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用户的需求,是其在网架规划中以用户需求为目标来优化配电网的设计,从而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配电网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优化智能配电网的运行,让其朝着数据驱动型智能配电网的方向发展,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我国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

[2]肖翔.探析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2).

[3]张健,徐强.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及实践研究[J].低碳世界,2015(12):4-5.

论文作者:皮晓东,孙开宁,李静坤,马成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  ;  ;  ;  ;  ;  ;  ;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论文_皮晓东,孙开宁,李静坤,马成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